-
公开(公告)号:CN11033067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476683.0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8J3/24 , C08J3/075 , C08F120/54 , C08F2/44 , C08L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反蛋白石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物理交联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反蛋白石水凝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以聚苯乙烯光子晶体为模板,将含有锂藻土、碳点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凝胶前驱液注入到聚苯乙烯光子晶体模板中,利用“三明治”法使其在光子晶体模板中聚合反应,得到物理交联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反蛋白石结构水凝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新颖,操作简单,具有可选择性,可重复性好,绿色环保,仪器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制备的水凝胶具有鲜明的结构色和优异的荧光性能,而且具有很好的温度刺激响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02173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82659.2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现可控释放壳聚糖/明胶壳核胶囊的制备方法,是一种温度、酶协同响应下实现可控释放壳聚糖/明胶壳核胶囊的制备方法,具体是:首先利用天然高分子明胶的温度刺激响应性,制备包载有壳聚糖酶的明胶微球;然后将明胶微球分散于壳聚糖溶液中,利用阳离子聚电解质壳聚糖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静电吸引作用,进一步制备得到壳聚糖/明胶壳核胶囊。本发明方法所用的明胶、壳聚糖以及壳聚糖酶均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无毒性、来源丰富及价格低廉等特点;并且该方法具有制备过程方便,步骤简单,反应时间短,易于控制,绿色环保,成本低廉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302173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1910682659.2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现可控释放壳聚糖/明胶壳核胶囊的制备方法,是一种温度、酶协同响应下实现可控释放壳聚糖/明胶壳核胶囊的制备方法,具体是:首先利用天然高分子明胶的温度刺激响应性,制备包载有壳聚糖酶的明胶微球;然后将明胶微球分散于壳聚糖溶液中,利用阳离子聚电解质壳聚糖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静电吸引作用,进一步制备得到壳聚糖/明胶壳核胶囊。本发明方法所用的明胶、壳聚糖以及壳聚糖酶均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无毒性、来源丰富及价格低廉等特点;并且该方法具有制备过程方便,步骤简单,反应时间短,易于控制,绿色环保,成本低廉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330672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1910476683.0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8J3/24 , C08J3/075 , C08F120/54 , C08F2/44 , C08L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反蛋白石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物理交联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反蛋白石水凝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以聚苯乙烯光子晶体为模板,将含有锂藻土、碳点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凝胶前驱液注入到聚苯乙烯光子晶体模板中,利用“三明治”法使其在光子晶体模板中聚合反应,得到物理交联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反蛋白石结构水凝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新颖,操作简单,具有可选择性,可重复性好,绿色环保,仪器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制备的水凝胶具有鲜明的结构色和优异的荧光性能,而且具有很好的温度刺激响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6952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11134231.0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8L53/00 , C08K9/04 , C08K3/08 , C08F293/00 , B01L3/00 , B22F1/00 , B22F9/24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亲性共聚物自组装复合纳米银粒子的方法。该方法是:采用一种自制的玻璃毛细管三维微流控装置,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和合成纳米银粒子一同引入微流控的微通道中,在聚焦水动力及毛细管力的驱使下使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与纳米银粒子自组装复合在一起,得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与银纳米粒子的复合胶束。通过改变微流控水动力条件(外相水流速),进一步优化共聚物胶束与纳米银粒子的复合效果。本发明具有设备制作简单,组装复合过程可控性较好,可通过调整微流控条件优化复合效率等优点,且该方法适用于多种两亲性共聚物及金属纳米粒子,应用范围较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