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41409A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710832325.X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1N21/552 , G01N33/57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554 , G01N33/574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倾斜布拉格光栅的癌症标记物检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光源、起偏器、偏振控制器、传感探针和光谱仪,传感探针为倾斜光栅,在倾斜光栅表面镀有一层纳米薄膜,作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载体,纳米薄膜表面设置有化学修饰层,化学修饰层上固定有生物药剂;光源发出的光通过起偏器和偏振控制器后进入传感探针,传感探针置于待检测物中,传感探针表面的生物药剂用于与待检测物结合并发生免疫反应,进而引起纳米薄膜表面的介电性质发生改变,导致共振波长发生漂移,通过光谱仪分析波长的变换,得到待检测物的浓度特性。本发明能够得到待测分析物的浓度等特性,实现癌症因子的检测以及在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相关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896066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16657.8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1N2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25 , G01N2021/25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传感探针包括单模光纤,该单模光纤的两端各熔接一根多模光纤,形成M‑S‑M结构;该传感探针表面沉积有一层纳米薄膜,以作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的固相载体;且该传感探针经过生物药剂的缓冲溶液固定。本发明利用对泄露到单模光纤包层里面的光进行检测,避免了对光纤包层的处理。将受体固定于传感器表面,含待分析物的样品流经传感器表面,若流过传感光纤表面的样品中含有与之结合的物质,它们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将导致传感膜表面的介质折射率发生改变,最终导致共振波长发生红移,通过检测波长变化,获得被分析物的浓度和特异性等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6114612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72622.3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SC赛车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方向盘上固定连接方向盘快拆;方向盘快拆连接着传动机构,传动结构包括两个十字轴万向节及连接两个十字轴万向节的传动轴,其中一个十字轴万向节与方向盘快拆的一端铰接,传动轴与水平面保持固定角度,另一个十字轴万向节连接着转向器,转向器包括安装底板、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的转向器支座、安装在转向器支座上的转向器套筒、设置在转向器套筒外侧的转向器壳体、设置在转向器壳体内部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及与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固定的齿轮轴,齿轮轴的一端与另一个十字轴万向节铰接;转向器支座的两侧分别连接着转向横拉杆,转向横拉杆通过转向节臂与立柱相连。本发明保证转向系统工作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8007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82938.0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B60G3/20 , B60G21/0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3/20 , B60G21/0551 , B60G2200/14 , B60G230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SC赛车悬架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前悬架机构和后悬架机构,前悬架机构和后悬架机构的立柱和轮毂采用铝制成以降低非簧载质量,提高悬架系统的响应速度;前悬架机构和后悬架机构均采用拉杆结构来实现换向,便于减振器的布置,降低重心,降低非簧载质量;采用U型横向稳定杆补充赛车侧倾角刚度,控制赛车过弯姿态;通过分析软件Adams来对悬架几何进行优化,保证最大程度发挥轮胎性能;通过软件对零件结构做出合理优化,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本发明降低加工成本,同时在有限的时间实现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实现四轮定位参数和悬架刚度的可调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306767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250630.0
申请日:2011-08-2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H01M4/5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锰酸锂的制备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1)原料选择:选取锰氧化物、锂源材料和掺杂金属元素氧化物进行混合;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混合均匀后送入连续烧结炉中进行高温梯度烧结处理,梯度烧结详细步骤如下:第一步烧结,在1000~1200℃下烧结3~5小时;第二步烧结,在800~900℃下烧结4~6小时;第三步烧结,是在500~700℃下烧结5~8小时,同时通入压缩空气。烧结结束后自然冷却,经过粉碎和分级处理即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工艺简单,通过超高温烧结处理控制锰酸锂的结晶度和表面状态以降低锰溶解,此后通过低温烧结处理控制或者消除氧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2306767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110250630.0
申请日:2011-08-2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H01M4/5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锰酸锂的制备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1)原料选择:选取锰氧化物、锂源材料和掺杂金属元素氧化物进行混合;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混合均匀后送入连续烧结炉中进行高温梯度烧结处理,梯度烧结详细步骤如下:第一步烧结,在1000~1200℃下烧结3~5小时;第二步烧结,在800~900℃下烧结4~6小时;第三步烧结,是在500~700℃下烧结5~8小时,同时通入压缩空气。烧结结束后自然冷却,经过粉碎和分级处理即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工艺简单,通过超高温烧结处理控制锰酸锂的结晶度和表面状态以降低锰溶解,此后通过低温烧结处理控制或者消除氧缺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