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1718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57303.1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刀具工件系统的主动振动抑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分别在机床的主轴末端和TCP位置处布置加速度传感器;在伺服反馈系统闭合时,根据加速度传感器通过力锤试验获取主轴末端与TCP点的力锤加速度传递函数;将伺服反馈系统设定为恒定增益时,根据力锤加速度传递函数确定主轴末端与TCP点的增益加速度传递函数;根据增益加速度传递函数确定反馈回路的速度信号;将反馈回路的速度信号反馈至伺服驱动器,以实现主动振动抑制。本发明中TCP位置点处加速度信号作为附加控制回路反馈的信号反馈到伺服系统,利用机床的进给驱动器为结构提供主动阻尼信号,从而实现对加工过程颤振的主动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83825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757062.0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4069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骨架模型的机床几何模型还原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初始机床模型进行微元离散,构建机床振动骨架模型;根据机床振动骨架模型对应的多个质量节点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得机床模态参数、各质量节点对应的各阶模态振型向量和时域振动位移;对时域振动位移进行傅里叶转换,获得对应的频域振动位移;根据机床模态参数、各阶模态振型向量及频域振动位移构建模态约束条件;基于模态约束条件通过插值拟合方法对频域振动位移进行计算,得到机床几何模型。本发明中将机床质量集中在骨架质量节点上,通过抓住骨架的振动状态从而表征机床机身的振动状态,极大的减小了计算量,进而保证了机床振动可视化的真实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0731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56798.6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7/16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结合部刚度矩阵的机床薄弱环节优化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机床的多个结构参数,并根据所述多个结构参数对目标机床进行模态分析;所述多个结构参数包括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和刚度矩阵;基于模态分析结果,将目标机床的薄弱环节视为移动部件,余下的环节视为固定部件;根据所述移动部件和所述固定部件确定的结合部刚度矩阵,对目标机床的零件尺寸和质量分布进行优化,得到一个或多个优化方案;基于外加力的频带和能量,通过频响函数确定最佳优化方案。本发明通过模态分析结合结合部刚度矩阵理论对机床的零件尺寸,质量分布进行优化,计算量小,具备可重复性,并实现了动力学性能的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5726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99549.9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6C3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自动控制油膜厚度的立车工作台静压导轨及自动化控制方法,包括工作正常压力继电器、电机加速压力继电器、电机加减速停止压力继电器、电机减速压力继电器、驱动电机及依次连通的变量泵、单向阀、过滤器、多点分油器,变量泵的输入端连接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多点分油器通过油路与工作台底座静压油腔连通,还包括工作正常压力继电器、电机加速压力继电器、电机加减速停止压力继电器、电机减速压力继电器。本发明提供的工作台底座静压导轨可以实时监控导轨静压是否正常,稳定性好,易于控制,即不受工作台导轨不平度的影响,也不受负载偏载的影响以及系统油压测厚的溢流阀因流量变化而使压力不稳定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00562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1811167364.3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5B1/00 , E05F15/6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门助力装置开关把手,为一种重型移动门动力辅助系统的开关设计。支座螺钉通过轴肩螺钉安装在把手主体内,并保证有一定角度的摆动,支座螺钉的螺杆依次穿过把手座、门板、电位器支架和螺母,将之安装于门板上,拨杆以轴肩螺钉为中心与把手支脚形成杠杆;电位器安装于电位器支座上,拨杆位于两电位器之间,以有效按压电位器实现控制推拉门驱动电机的正反转动;把手握杆上设置有电源按钮,起到把手对门控制的保险作用。本发明所述的移动门助力装置开关把手,将机电驱动装置的开关置入门把手之中,无需复杂的机电结构和高昂的成本,就可以自动启动机动驱动机构,实现手动轻便灵活地控制推拉门开启关闭。
-
公开(公告)号:CN11564793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61861.3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IPC: B23Q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拆卸铣头安装精度控制方法,包括将刀架1移至工作台2范围内,在刀架1主轴中心安装检棒3,将百分表4放置于工作台2上,对检棒3打表,指针置零,置零后百分表4吸表固定;旋转工作台2,利用百分表4对检棒3打表,依次对检棒3固定端及自由端打表测出径向跳动,其最大差值即为刀架1主轴轴心相对于机床中心的偏心值,控制测定值符合机床要求精度后进行后续步骤。本发明保证了铣头输入端与刀架主轴同轴度要求,及铣头输出端与刀架主轴垂直度要求,提高装配及加工精度,避免因安装可能产生的加工偏差,不仅提高铣头安装精度,同时可满足数控复合加工机床高精度加工需求,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92770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626405.1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IPC: B23Q1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大型零件曲面上标定待开圆孔轴线空间位置的方法,S1、在曲面上标出待开圆孔的圆心,根据待开圆孔的轴线,做出两个相交平面,两个相交平面的相交线就是待开圆孔的轴线;S2、两个相交平面与曲面相交,形成两条相交曲线,两条相交曲线均为平面曲线,两条相交曲线的交点就是待开圆孔的圆心点;S3、通过机床系统识别两条相交曲线,再在机床系统标定待开圆孔的圆心点和圆孔的轴线的空间位置参数。本方法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尺寸范围内,实现对待开圆孔的轴线的空间位置参数标定,减少了划线误差。解决了在大型零件曲面上标定圆孔轴线空间位置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2729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609138.7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IPC: B23C3/12 , B23Q15/007 , G05B19/18 , G05B19/40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柱形壳板表面金属切削方式加工圆孔焊接坡口的方法,所述圆孔焊接坡口中心线沿圆柱形壳板径向设置;将圆孔焊接坡口理解为由多个直径介于圆孔直径和焊接坡口大端直径之间的圆柱面,与半径介于圆柱体外圆半径和圆柱体外圆半径与焊接坡口深度尺寸差值之间的圆柱面相交,形成的相贯线集合。采用三轴联动加工方式,依层加工出各相贯线,最终形成圆孔焊接坡口。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工机床必须要具备五轴联动加工功能,圆柱形棒铣刀长度较长,机床主轴运动空间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812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81564.0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不落轮车床自适应检测定位系统,解决了传统的移动式不落轮车床在依靠人工与待检测车辆/列车的车轮定位时存在的过程操作复杂、定位不准确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所述移动式不落轮车床包含:机架及其上的数控系统、刀具、行走装置和抬升装置,所述自适应检测定位系统包含:测量待检测车辆的轮轴位置的2D/3D线激光测量仪,所述数控系统被配置为:基于所述2D/3D线激光测量仪检测到的所述轮轴位置,通过所述行走装置和所述抬升装置,分别控制所述移动式不落轮车床在垂直方向和待检测车辆长度方向运动,将所述刀具定位到能够对待检测车辆单个受损或擦伤车轮的踏面和轮缘进行镟削加工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5995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920785.4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床加工生产线工件质量追溯方法及系统,属于数控机床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工件对应的第一加工工序,第一工件为质量不合格的工件,第一加工工序为导致第一工件质量不合格的工序;获取在第一加工工序内与第一工件对应的刀具编号、工装编号以及机床编号,第一工件对应的机床编号用于指示生产第一工件的第一数控机床;基于刀具编号和机床编号对第一刀具进行刀具故障追溯,得到第一追溯结果;基于工装编号和机床编号对第一工装进行工装故障追溯,得到第二追溯结果;基于第一追溯结果和第二追溯结果,生成第一工件的质量追溯报告。该方法能够全面、准确地对出现了质量问题的工件进行追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