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槽盖板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车辆及程序

    公开(公告)号:CN11979607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90630.0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流水槽盖板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车辆及程序,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流水槽盖板的控制方法包括:识别车辆的车身状态和/或外界环境,获取识别结果;根据识别结果,控制流水槽盖板的开度,以使流水槽关闭或至少部分开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根据识别到的车身状态和/或外界环境,对流水槽盖板的开度进行调节,以使流水槽关闭或至少部分开启,从而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求。

    车身结构和车辆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04953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02127.7

    申请日:2024-04-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所述车身结构包括车身主体和第一风道,所述车身主体上设置有乘员舱口;所述第一风道设置于所述车身主体上,并位于所述乘员舱口的后侧,所述第一风道在靠近于所述乘员舱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在远离于所述乘员舱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本申请提供的车身结构能够使车辆的乘员舱更舒适。

    扰流板、扰流板组件、车辆外壳、车辆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727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92313.X

    申请日:2025-02-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扰流板、扰流板组件、车辆外壳、车辆及控制方法。扰流板包括壳体、第一扰流件和第二扰流件,第一扰流件设置于壳体,第二扰流件连接于壳体或第一扰流件,第一扰流件和第二扰流件均可相对于壳体运动,第一扰流件和第二扰流件的运动方向不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扰流板,在第一扰流件和第二扰流件起到扰流作用时,第一扰流件和第二扰流件会运动至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位置起到扰流作用,进而可以提高扰流板的整体扰流作用,提高了扰流板的性能,有利于提高安装有扰流板的车辆的稳定性。

    车辆扰流装置、调整系统、调整方法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7738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90103.X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扰流装置、调整系统、调整方法及车辆,其中车辆扰流装置包括:扰流本体,围设有供气流通过的镂空区域;覆盖件,安装至所述扰流本体;驱动机构,配置为至少驱动所述覆盖件从所述扰流本体移动至所述镂空区域,以使所述覆盖件能覆盖所述镂空区域的至少部分。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扰流装置中,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覆盖件从所述扰流本体移动至所述镂空区域,以使所述覆盖件能覆盖所述镂空区域的至少部分,进而改变扰流本体与覆盖件所构成整体的形态,调整扰流本体附近的气流分布和流向,实现主动降噪,适应车辆的不同状态,提升车内乘客的噪声舒适性。

    后保险杠和车辆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2930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190537.3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保险杠和车辆,所述后保险杠包括:后保本体,所述后保本体包括:后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后板的左右两侧,所述侧板设置有安装口;侧翼组件,所述侧翼组件设置于所述侧板且位于所述侧板朝向车内的一侧,所述侧翼组件能够选择性地通过所述安装口伸至所述侧板朝向车外的一侧。通过在后保险杠的左右两侧安装侧翼组件,侧翼组件可根据车辆行驶状况如减速、加速等主动伸出至后保险杠的外侧,并且利用伸出的不同角度来增加风阻或者降低风阻,以实现车辆高速行驶时通过降低风阻来降低能耗,以及车辆紧急制动时,使侧翼组件达到最大风阻状态,有效提高了车辆安全。

    车辆的零件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98625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816359.6

    申请日:2024-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的零件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方法包括:根据车辆模型的零部件几何参数和第一识别系统确定第一识别结果;根据第一识别结果和第二识别系统确定第二识别结果;根据第二识别结果输出零部件的识别结果。本发明先通过确定第一识别结果来实现对零部件的初步识别和分类,再结合第二识别系统确定第二识别结果来实现对零部件的精准识别和分类,最后根据第二识别结果输出零部件的识别结果,以实现在车辆的研发阶段对车辆的非正式版模型中的零部件进行高效地和精准地识别以及分类,提高了车辆的研发效率,节省了车辆的研发成本。

    侧裙装置和车辆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1788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516318.5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裙装置和车辆,侧裙装置包括:侧裙板;浆板组件,浆板组件包括驱动结构、支撑杆和浆板本体,驱动结构安装于侧裙板的内侧,支撑杆位于侧裙板的外侧且相对于侧裙板可折叠和打开,支撑杆的一端与驱动结构相连且另一端与浆板本体相连,驱动结构适于在支撑杆打开时通过支撑杆带动浆板本体相对于侧裙板运动。本发明实施例的侧裙装置,通过设置浆板组件可为车辆提供在水中行驶的动力,使车辆可快速脱离涉水区域,且将驱动结构通过支撑杆与浆板本体相连,使驱动结构可通过支撑杆带动浆板本体运动,提升浆板本体工作的可靠性,以及,支撑杆相对于侧裙板可折叠或打开,以对浆板本体进行收置或打开,使车辆可适应不同的行驶工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