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2045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0473534.X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杆作物的分段式收获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切割装置、输送夹持装置、顶部切割导流装置和底部切割粉碎装置;两组所述切割装置对称布置在输送夹持装置前部,两组切割装置反向运动用于对作物进行切割收获并从两个切割装置之间进入输送夹持装置;所述顶部切割导流装置位于输送夹持装置后上方,用于对作物茎秆顶部进行切割并导流;所述底部切割粉碎装置位于输送夹持装置后下方,用于对作物茎秆底部进行切割并粉碎。本发明可以实现高杆作物的分段收获,切掉的作物尾部被输送至下方粉碎抛洒还田,而切掉的作物顶部可顺着引流板进入顶部料箱或者粉粹还田,中间段则通过后续的打捆堆放至中间端料箱,特别适用于甘蔗与芦苇等高杆作物。
-
公开(公告)号:CN11890140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325245.1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宽窄行种植模式的再生稻联合收获机分段浮动式仿形割台及再生稻联合收获机,将割台主体根据行走底盘上两个行走履带划分为两个履带外侧区域、两个履带之间区域;所述割台主体的两个履带之间区域前端铰接中段浮动式仿形切割器,所述割台主体的履带外侧区域前端分别铰接左段浮动式仿形切割器和右段浮动式仿形切割器;左‑中段切割器传动机构用于将动力分别传递给左段浮动式仿形切割器和中段浮动式仿形切割器;右段切割器传动机构用于将动力传递给右段浮动式仿形切割器。本发明满足不同区域不同植株长势和地势起伏情况下,再生稻植株不同的最佳切割高度,避免误伤休眠芽,为第二季再生稻的正常生长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17434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485259.X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芦苇收获机割后输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收获机,包括割台、割后输送装置和控制单元;割后输送装置包括四个输送带、旋转轮式输送装置、支撑底板;第一输送带平行安装于旋转轮式输送装置前方、且位于割台和旋转轮式输送装置之间;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安装在旋转轮式输送装置左右两侧,垂直于第一输送带的方向;第四输送带位于旋转轮式输送装置的后方;四个输送带和旋转轮式输送装置安装在支撑底板上,支撑底板安装在芦苇收获机的底盘机架上;四个输送带分别与驱动机构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输送带的运行速度和旋转轮式输送装置的运行方向。本发明芦苇作物不需要停机卸料,便于装载机同步作业收集芦苇物料,提高收获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6439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25243.2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1C21/20 , G06Q10/047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田块棋盘格填充的再生稻联合收获机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基础数据,构建田块棋盘,田块棋盘中的最小单元格为基础格;将田块棋盘最外层一圈轮廓的基础格记为功能区;从功能区中确定收获机进入田块起始作业的位置;根据收获机粮箱容积确定当前收获机的状态,当前收获机的状态包括不可工作状态和可工作状态;根据收获机的起始作业位置和当前收获机的状态生成多条收获作业路线;选取已收获区格数最多、损伤区格数最少的收获作业路线作为最佳收割与卸粮路径。本发明实现对再生稻的最佳收获作业路线规划,解决了收获机因粮箱积满而需要临时停止收割并移动至田边进行卸粮,进而造成额外碾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570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25241.3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再生稻单产农机农艺融合的机械化种植、管理和收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种子预处理;播种育苗;使用宽窄行插秧机进行宽窄行交替插秧;在头季水稻收获时,采用宽割台窄履带的再生稻联合收获机进行收获;所述宽割台窄履带的再生稻联合收获机的履带位于垄间内;在季水稻收获时,采用宽割台窄履带的再生稻联合收获机进行收获;所述宽窄行插秧机的作业轮距、高地隙植保机的作业轮距、行间中耕除草机的作业轮距和宽割台窄履带的再生稻联合收获机的履带轨距相同;本发明可在插秧到收获期间中降低再生稻的碾压率,同时提高再生水稻休眠芽头萌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472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325248.5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再生稻种植增产的有机绿肥播种收获粉碎还田装置及有机绿肥播种方法,包括切割装置、输送装置、粉碎装置、洒水装置、播种装置、底盘机架、后置旋耕机和前置旋耕机;所述底盘机架一端设有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后端设有输送装置,用于将切割后的有机绿肥植株输送至粉碎装置中,所述粉碎装置用于将粉碎有机绿肥植株并抛洒;所述底盘机架中部设有洒水装置;所述底盘机架末端设有播种装置用于播种有机绿肥种子;所述底盘机架的前后分别设有前置旋耕机和后置旋耕机,用于将粉碎后的有机绿肥植株翻入土中用作土壤绿肥。本发明可以实现再生稻种植地的土壤通过种植有机绿肥并粉碎抛洒后保持土壤肥力,提高再生稻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9014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325245.1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宽窄行种植模式的再生稻联合收获机分段浮动式仿形割台及再生稻联合收获机,将割台主体根据行走底盘上两个行走履带划分为两个履带外侧区域、两个履带之间区域;所述割台主体的两个履带之间区域前端铰接中段浮动式仿形切割器,所述割台主体的履带外侧区域前端分别铰接左段浮动式仿形切割器和右段浮动式仿形切割器;左‑中段切割器传动机构用于将动力分别传递给左段浮动式仿形切割器和中段浮动式仿形切割器;右段切割器传动机构用于将动力传递给右段浮动式仿形切割器。本发明满足不同区域不同植株长势和地势起伏情况下,再生稻植株不同的最佳切割高度,避免误伤休眠芽,为第二季再生稻的正常生长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90135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325233.9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A01C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清种功能的再生稻育秧整盘气吸式精量排种器,包括多自由度机械臂、清种装置、多针式吸种盘、振动种台和风机装置;所述多自由度机械臂与多针式吸种盘连接,用于使多针式吸种盘在吸种位置与排种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振动种台位于吸种位置,所述清种装置安装在振动种台的机架上,所述振动种台的机架内设有电动缸,用于使种台振动;所述风机装置与多针式吸种盘输气口连通。本发明通过电动缸实现符合吸种需求的振动,同时采用机械臂带动多针式吸种盘实现吸排种,配合清种装置的清种,可大大提高播种精度,为保证再生稻工厂化精量育秧播种提供技术支撑,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种盘振动不均匀,吸/排种精度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1426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94512.3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芦苇收获机装卸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收获机,包括割台、装卸料装置和控制单元;装卸料装置安装在芦苇收获机上,且位于割台的后方;装卸料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装卸料箱、升降机构和旋转装置;装卸料箱安装在旋转装置上,旋转装置的旋转底座安装在升降机构上;装卸料箱位于割台的后方,用于接收割台收获后的芦苇;当装料位置的第一装卸料箱经过时间t后装料完毕,控制单元控制旋转装置将第一装卸料箱和第二装卸料箱旋转换位,将第一装卸料箱移到卸料位置,并将第二装卸料箱移到装料位置,第二装卸料箱继续接收割台收获后的芦苇,控制单元控制第一装卸料箱卸料。本发明能实现芦苇作物的装料,不需要停机卸料,提高了收获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8936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0117028.2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振盘式精密播种机移动式间歇加种装置及控制方法,属于农业精密播种领域。包括加种机构、供种传动机构、光电传感器检测机构以及主控单元。加种机构主要包括加种电机、筛选器、种仓和落种板;供种传动机构由丝杠电机与丝杠相连构成;光电传感器检测机构安装在播种流水线入口处的两侧用于检测育秧盘,将检测到的信号发送给单片机,育秧盘个数自动加1;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电机驱动模块和显示器部分。控制系统控制各个电机的转动以及光电传感器,根据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有育秧盘经过时的信号发送给单片机,计算出育秧盘经过的个数,进而推测种盘内种群数量的多少来确定加种量,为提高吸种率和播种合格率提供了有利条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