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5851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111233374.4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纳米流体培养微藻的方法和光生物反应装置,本发明利用纳米流体选择透光的特性,有效加快微藻生长趋势,在红蓝光谱段波长光透过率高的纳米材料,在光生物反应装置上利用该纳米流体进行选择性透光,纳米流体包覆在光生物反应装置外部,微藻生长所需光源在其外部,并利用纳米流体的吸热性能,使藻液维持在藻类生长的适宜温度,纳米流体由于不同选择,具有除选择透光性,吸热性以外其他特性如弱磁性,利用微藻在任意PH状态皆带负电这一特点,通过纳米流体所带阳离子,对微藻颗粒进行团聚收集,絮凝收获,在微藻收集结束后利用纳米流体所吸收热量进行共干燥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92682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302179.7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弃口罩生物炭包、复合生物炭及生物油和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废弃的一次性医用口罩经过回收后,消毒处理,将消毒后的废弃口罩过滤层和内层做茶包式样;将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的生物炭放入所述茶包式样中并进行封口,即得到废弃口罩生物炭包;将所述废弃口罩生物炭包放入有机溶液中进行吸附;将吸附有机溶液后的废弃口罩生物炭包烘干至恒重;将干燥后的废弃口罩生物炭包放置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在氮气保护下,升至300℃~550℃,慢速共热解,得到复合生物炭和生物油。本发明能够实现废弃口罩的资源化利用和闭环回收,在降低生物炭的回收成本的同时又可以得到高效的吸附剂‑复合生物炭以及高品质的生物油。
-
公开(公告)号:CN110713853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911015962.3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催化联合藻类参与含油废水利用的方法,选取藻类生物质,将含油废水和藻类生物质进行混合,将混合原料加入间歇式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并密封处理后,将反应釜放入盐浴炉中加热以开始水热液化反应,获得水热液化反应的液相产物;将液相产物作为电催化的原料加入电解槽,在电解液的帮助下进行电催化,待反应结束收集上层油相,最终得到精制生物油。本发明的方法能提高藻类生物质利用,为有效利用含油废水废弃资源产生经济效益提供了有效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279561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108005.6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复合蛋白酶酶解技术的微藻高效联产方法及产物,包括以下步骤:将碱性蛋白酶与木瓜蛋白酶或胰蛋白酶混合配制复合蛋白酶液,将微藻处理为微藻藻粉;将复合蛋白酶液加入含有微藻藻粉的藻液并均匀混合,运用复合蛋白酶酶解技术对微藻进行预处理;酶解结束后,使用高速离心将预处理后的微藻自藻液中分离,将固相产物干燥作为热解反应的原料,收集含有多肽的上清液;将干燥后的固相产物微藻与废弃植物油混合,进行共催化热解,收集热解中产生的凝结气体并冷凝,得到液相产物为微藻生物油,氮含量较低,燃料性质优越,而富含小分子多肽的上清液可作为制药业、食品生产业的原料使用,从而实现基于复合蛋白酶酶解技术的微藻高效联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05774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48431.6
申请日:2017-03-1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1/008 , C10G2300/1014 , C10L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海藻—稻壳分级水热液化制取生物油的装置及其方法,在一级反应釜中,加入部分氢气后,藻类生物质进行水热液化,30‑40分钟后,釜内温度与压力会达到亚临界条件,此时打开通气阀,将一级反应釜产生的气体通入置有稻壳与少量溶剂的二级反应釜,将放有稻壳的反应釜加热到超临界状态。该工艺中,未干燥藻类在亚临界状态下产生的水蒸气、烃、酯、酸等有机物,连同氢气一起通入稻壳的水热反应釜中,与稻壳水热产生的气体进行重组反应,利用两者共热解的协同作用特点,提高水热生物油的品质,同时不需要对藻类进行干燥,稻壳进行水热时也不需要额外添加溶剂,有效的降低了水热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505429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610022469.4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10G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海藻增压加氢热解制油、产气系统及工艺,包括快速热裂解系统和二次热解系统;所述快速热裂解系统包括增压给料系统、快速热裂解装置、颗粒分离装置、过滤装置、氢气料流管道、可燃气罐、油气分离器和储油罐,所述二次热解系统包括二次热解炉、二次热解燃料仓和落渣口,所述二次热解炉包括两个进料口;整套系统结构简单,海藻生物质产油率高,避免了固体废弃物半焦的损失和环境污染问题,最终实现了大型海藻生物质资源高效、洁净的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605828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23933.1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 F25B27/02 , F01K27/02 , F25B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锅炉烟气余热的余热余压型水源热泵系统,包括水源热泵系统和自然循环余热锅炉的废热利用系统;所述自然循环余热锅炉的废热利用系统包括蒸汽通路、给水管、省煤器、汽包、第二蒸发器、过热器和烟气管道,所述水源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蒸发器、膨胀阀、汽轮机、汽水换热器、冷凝水泵、循环水回水管和流量控制阀;该利用锅炉烟气余热的余热余压型水源热泵系统可以有效利用自然循环余热锅炉的废气,提高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505429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22469.4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10G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1/06 , C10G1/086 , C10G2300/1014 , C10G2300/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海藻增压加氢热解制油、产气系统及工艺,包括快速热裂解系统和二次热解系统;所述快速热裂解系统包括增压给料系统、快速热裂解装置、颗粒分离装置、过滤装置、氢气料流管道、可燃气罐、油气分离器和储油罐,所述二次热解系统包括二次热解炉、二次热解燃料仓和落渣口,所述二次热解炉包括两个进料口;整套系统结构简单,海藻生物质产油率高,避免了固体废弃物半焦的损失和环境污染问题,最终实现了大型海藻生物质资源高效、洁净的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473298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631970.1
申请日:2014-11-1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A23L3/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924 , Y02P60/8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藻生物质的太阳能螺旋渐进式干燥系统及方法。通过太阳能集热板吸收太阳热量加热空气,热风由不同干燥分支管吹入螺旋槽内,吹拂干燥藻样,同时进出料时也可以根据实际物料在螺纹槽内填充程度调节电机,通过电机驱动传动齿轮组旋转中轴,转速可以3-8r/min内无级变速,由不同物料实际含水状况,设定不同进出料系统启停时间,待设定干燥时间达到后,同时开启出料口和进料口,待干燥物料出料完毕,未干燥物料进料完毕后,出料口、进料口同时关闭,开始新一轮的干燥。本发明相较于常规的干燥形式不仅满足海藻利用过程中的干燥要求,而且效率更高,更加节能,更加简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279561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110108005.6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复合蛋白酶酶解技术的微藻高效联产方法及产物,包括以下步骤:将碱性蛋白酶与木瓜蛋白酶或胰蛋白酶混合配制复合蛋白酶液,将微藻处理为微藻藻粉;将复合蛋白酶液加入含有微藻藻粉的藻液并均匀混合,运用复合蛋白酶酶解技术对微藻进行预处理;酶解结束后,使用高速离心将预处理后的微藻自藻液中分离,将固相产物干燥作为热解反应的原料,收集含有多肽的上清液;将干燥后的固相产物微藻与废弃植物油混合,进行共催化热解,收集热解中产生的凝结气体并冷凝,得到液相产物为微藻生物油,氮含量较低,燃料性质优越,而富含小分子多肽的上清液可作为制药业、食品生产业的原料使用,从而实现基于复合蛋白酶酶解技术的微藻高效联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