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5765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56458.3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壳聚糖修饰的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药物载体技术领域;本发明在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合成过程中引入壳聚糖分子对其进行修饰,从而提高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所述壳聚糖修饰的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近红外响应性能,在808nm近红外激光照射后可以展现良好的光热转换性能;所述壳聚糖修饰的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能够作为药物载体制备结合化疗药物阿霉素的纳米载药体系,所述纳米载药体系在温度升高时,可以有效的促进阿霉素从载药体系中的释放,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165909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334224.6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马酸的生物电化学检测方法,属于生化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用于对富马酸的专一性检测,将活化培养的希瓦氏菌的菌液和缓冲液混合共同作为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反应液,将含富马酸的样品加入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反应液中,控制一定的电位,检测输出电流信号的变化,根据电流响应和富马酸浓度变化关系来计算测定样品中的富马酸浓度。该检测方法不依赖大型仪器设备,降低了测定成本和操作难度,不受富马酸结构类似物干扰,专一性强,准确性高,高效快速,测验结果准确可靠,可应用于生化样品的检测、食品药品的检测、肿瘤的筛查和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04165909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334224.6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马酸的生物电化学检测方法,属于生化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用于对富马酸的专一性检测,将活化培养的希瓦氏菌的菌液和缓冲液混合共同作为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反应液,将含富马酸的样品加入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反应液中,控制一定的电位,检测输出电流信号的变化,根据电流响应和富马酸浓度变化关系来计算测定样品中的富马酸浓度。该检测方法不依赖大型仪器设备,降低了测定成本和操作难度,不受富马酸结构类似物干扰,专一性强,准确性高,高效快速,测验结果准确可靠,可应用于生化样品的检测、食品药品的检测、肿瘤的筛查和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808633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49110.2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8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金银花转录因子LjMYB11基因及其应用;该转录因子LjMYB11基因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编码具有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将上述基因插入载体并导入到植物细胞中,可在植物细胞中成功实现表达,所培育转基因植物不仅细胞中的绿原酸和总黄酮类等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显著增加,而且细胞壁中木质素含量显著降低,提高了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降解转化效率。本发明可应用于培育绿原酸和总黄酮类等含量显著提高的药用植物、经济作物或牧草新品种,也可应用于培育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可高效降解转化利用的能源草和牧草等新品种,具有重大利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908000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111206314.3
申请日:2021-10-1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促进苜蓿生长作用的根瘤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所述根瘤菌为草木犀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meliloti)HY04,保藏于中国微生物保藏中心,保藏号CGMCC No.22805,保藏时间为2021年6月30日,其具有结瘤能力强的特性,接种该根瘤菌能够显著促进苜蓿根的生长及快速、高效结瘤,接种该菌株后4周单株根鲜重增加49.87%,平均结瘤数为33.6±15.68个/株,可作为苜蓿常规栽培接种的优良根瘤菌菌剂,有助于本地区苜蓿种植业发展,缓解南方地区畜牧业饲草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0800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1206314.3
申请日:2021-10-1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促进苜蓿生长作用的根瘤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所述根瘤菌为草木犀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meliloti)HY04,保藏于中国微生物保藏中心,保藏号CGMCC No.22805,保藏时间为2021年6月30日,其具有结瘤能力强的特性,接种该根瘤菌能够显著促进苜蓿根的生长及快速、高效结瘤,接种该菌株后4周单株根鲜重增加49.87%,平均结瘤数为33.6±15.68个/株,可作为苜蓿常规栽培接种的优良根瘤菌菌剂,有助于本地区苜蓿种植业发展,缓解南方地区畜牧业饲草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4721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96537.0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源四倍体象草的基因组编辑方法,包括象草幼穗诱导及外植体的制备、胚性愈伤的诱导、基因组编辑载体的构建、农杆菌侵染、抗性愈伤筛选及分化、象草再生编辑植株的获取等步骤。本发明提供的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编辑系统在异源四倍体象草中具有精准高效的靶向突变能力,技术完善,为象草的分子育种和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可促进象草育种及产业化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8739364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654373.9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A01H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植物育种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自交不亲和性禾本科植物杂交制种效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材料准备:将芒草幼苗或根状茎盆栽。2、植株培养:盆栽芒草采用24℃、光照16小时/18℃、黑暗8小时培养,每天浇一次透水,每周补充三次Hoagland植物营养液。3、植株修剪:开花期每天及时剪掉已经开花完毕的分蘖,促使植株不断抽生新分蘖并抽穗开花,开花完毕后再剪掉,如此循环,植株即可周年抽穗开花。4、暗诱导花序小穗散粉:选取即将进入扬花盛期的花序进行整理后,植株在室温、完全黑暗条件下诱导8‑12小时。5、花粉收集:暗诱导处理后,花序上大部分小穗露出花药,抖动花序收集花粉。该方法简便高效,有利于提高芒草杂交育种及遗传学研究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30707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010862.7
申请日:2015-01-0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源于象草的内生鞘氨醇单胞菌及其用途,具体涉及一种促进杂交狼尾草生长发育功能的植物内生菌鞘氨醇单胞菌的分离、培养方法和用于促进杂交狼尾草苗生长的用途,属于农业应用微生物技术领域;该内生鞘氨醇单胞菌为象草内生菌菌株pp01,分类名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sp. pp01,于2014年7月4号在中国微生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号CGMCC 9414;该菌株是一种优良的植物促生内生菌菌株,具产IAA、固氮、产铁载体等特性,且在植物根部有很好的定殖能力;利用该菌株侵染杂交狼尾草,能显著提高处理植株对盐胁迫的抗性,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其地上部鲜重相对未接种的阴性对照组增加101.1%;干重相增加138.6%;植株高度增加42.4%;本发明可用于促进盐碱边际土地植物的生长发育,对于微生物肥料研制,盐碱边际土地资源的利用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762228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010884.3
申请日:2015-01-0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源于象草的巨大芽孢杆菌及其用途,属于应用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菌为象草内生菌巨大芽孢杆菌pp02,分类名为巨大芽孢杆菌pp02(Bacillus megaterium pp02),于2014年7月4号在中国微生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号CGMCC 9415;该菌株具有产铁载体、固氮、产IAA的特性,IAA产量达10.57μg/mL,且在植物根部定殖能力强,耐盐能力强,在5%NaCl(50g/L)培养基中能生长,是一种优良的植物促生内生菌菌株;利用该菌株侵染杂交狼尾草,能显著提高植株的耐盐能力,促进其生长,植株地上部鲜重、干重、植株高度显著增加;该菌株的发现对于杂交狼尾草微生物肥料研制,促进其在盐碱边际土地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开发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