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移动式平台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79101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1810832819.2

    申请日:2018-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移动式平台,包括成对设置在车载方舱或厢式车两侧底部两侧内的固定座和安装座,安装平台通过其两侧的移动机构从固定座内拉出或收回。移动机构包括垂直设置的过渡板和成对角设置在过渡板纵向两侧的第一重载导轨和第二重载导轨,第一重载导轨连接固定座垂直侧面和过渡板的一侧面,第二重载导轨连接过渡板另一垂直侧面和安装座的一侧面。L形挡板分别设置在固定座一端上,安装平台锁定机构分别设置在安装平台和固定座两侧上。本发明结构紧凑、适用范围广,实现了两根重载导轨的全行程收放,增加了安装平台的承载面积。滚珠传动的重载导轨导向精度高,拉出收纳阻力非常小,安装平台拉出和收纳非常省力。

    车载大型无人直升机快速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08751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86390.4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大型无人直升机快速固定装置,包括限位拉绳固定机构、限位压板,以及成对设置的转运小车、移动滑板、压紧锁定机构和交错设置的2组滑轨总成,限位拉绳固定机构分别设置在舱顶壁和舱体地板之间,滑轨总成分别嵌入安装在车载方舱的舱体地板上,移动滑板嵌入支撑在外滑轨中,大型无人直升机的起落滑撬支撑在移动滑板上,横置的限位压板将大型无人直升机的起落滑撬压紧固定在舱体地板上,2架首尾交错平行排列的大型无人直升机固定在车载方舱内,转运小车分别与大型无人直升机的起落滑撬两侧的下滑杆中部固连。使用本发明大大提高了大型无人直升机的机动性,操作方便、可靠耐用,在大型无人直升机车载应用技术领域有广泛用途。

    车载快速移动及翻转式组合工作台

    公开(公告)号:CN11674986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921996.9

    申请日:2023-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快速移动及翻转式组合工作台,包括一侧分别与舱壁连接的边工作台,以及两侧分别与边工作台连接的中间工作台,与舱壁相邻的边工作台一侧分别通过抽拉滑轨与舱壁连接,边工作台台面另一侧下部和相邻的中间工作台台面一侧下部共同支撑在直立的工作台框架顶部上,工作台框架底部通过滑移机构支撑在防静电地板的限位滑轨中。中间工作台台面一侧与相邻的一个边工作台台面一侧铰接,中间工作台台面另一侧与相邻的另一个边工作台台面下的工作台框架顶部通过锁定机构锁定连接。本发明操作方便、可靠耐用、成本低廉,提升了组合工作台横移的可靠性,可广泛应用于车载方舱或厢式车。

    车载方舱伸缩吊臂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2389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083948.2

    申请日:2022-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方舱伸缩吊臂,包括固定框,移动框,滑移导轨组合,电机减速机组,前、后双筒绞车,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和手摇传动箱,移动框嵌入固定框中,移动框外侧与固定框内侧分别通过滑移导轨组合连接。电机减速机组固定在槽形底板中部上,电机减速机组的蜗轮轴两端分别与前、后双筒绞车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推杆后端上侧固定在槽形横板一端下;第二电动推杆后端固定在固定框的后连接横板一端下,电机减速机组上部一侧与固定在槽形底板上手摇传动箱一侧连接。本发明不占用车载方舱内宝贵的使用空间,明显提高了车载方舱的空间利用率,结构紧凑,使用快速高效且使用成本较低,解决了舱外设备或重物吊运进舱内的难题。

    车载气密屏蔽换气扇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7769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06213.7

    申请日:2018-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气密屏蔽换气扇,包括换气扇、数排翻转窗叶、电动窗叶翻转机构和连杆机构,换气扇固定在盖板中心的的凸台底面上,盖板和翻转窗叶安装板分别固定在垂直舱壁内、外侧面上。翻转窗叶安装板中央的中心沉台即为屏蔽板,蜂窝板固定在屏蔽板的安装孔中。上下排列的数排翻转窗叶从上至下嵌装在中心沉台中,电动窗叶翻转机构位于翻转窗叶安装板的内侧,通过连杆机构分别与对应的翻转窗叶一侧铰接。本发明结构紧凑、密封良好、屏蔽有效、使用便捷,数个翻转窗叶均可通过连杆机构和电动窗叶翻转机构自动进行同步开启或关闭,并可使翻转窗叶自动停止在完全开启的角度或完全关闭。本发明密封良好,使舱内具有良好的气密和光密性。

    车载移动式平台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9101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832819.2

    申请日:2018-0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P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移动式平台,包括成对设置在车载方舱或厢式车两侧底部两侧内的固定座和安装座,安装平台通过其两侧的移动机构从固定座内拉出或收回。移动机构包括垂直设置的过渡板和成对角设置在过渡板纵向两侧的第一重载导轨和第二重载导轨,第一重载导轨连接固定座垂直侧面和过渡板的一侧面,第二重载导轨连接过渡板另一垂直侧面和安装座的一侧面。L形挡板分别设置在固定座一端上,安装平台锁定机构分别设置在安装平台和固定座两侧上。本发明结构紧凑、适用范围广,实现了两根重载导轨的全行程收放,增加了安装平台的承载面积。滚珠传动的重载导轨导向精度高,拉出收纳阻力非常小,安装平台拉出和收纳非常省力。

    车载气密屏蔽换气扇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962820U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821548398.2

    申请日:2018-09-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气密屏蔽换气扇,包括换气扇、数排翻转窗叶、电动窗叶翻转机构和连杆机构,换气扇固定在盖板的凸台底面上,盖板和翻转窗叶安装板分别固定在垂直舱壁内、外侧面上。翻转窗叶安装板中央的中心沉台即为屏蔽板,蜂窝板固定在屏蔽板的安装孔中。数排翻转窗叶从上至下嵌装在中心沉台中,电动窗叶翻转机构位于翻转窗叶安装板的内侧,通过连杆机构分别与对应的翻转窗叶一侧铰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密封良好、屏蔽有效、使用便捷,数个翻转窗叶均可通过连杆机构和电动窗叶翻转机构自动进行同步开启或关闭,并可使翻转窗叶自动停止在完全开启的角度或完全关闭。本实用新型密封良好,使舱内具有良好的气密和光密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舱门下翻平台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098665U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20660805.X

    申请日:2020-04-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舱门下翻平台,包括上方舱门和下方舱门,下方舱门一侧与厢舱地板外侧铰接;下翻平台设置在关闭状态的下方舱门内侧,折叠拉杆分别位于下翻平台的两端,下翻平台收纳锁定机构分别设置在下方舱门的两端和下翻平台的两端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下翻平台直立收纳时,通过限位销锁定在关闭状态直立的下方舱门内侧,不占厢舱内的宝贵空间。碳纤维材质的下翻平台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的优点,提高了下翻平台的承载能力。使用时,先将解除锁定的下方舱门下翻至垂直状态,再解除限位销对下翻平台的锁定,就可快速将下翻平台下翻至水平状态后使用,既快捷又方便。

    车载移动式平台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615791U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21191673.X

    申请日:2018-07-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移动式平台,包括成对设置在车载方舱或厢式车两侧底部两侧内的固定座和安装座,安装平台通过其两侧的移动机构从固定座内拉出或收回。移动机构包括垂直设置的过渡板和成对角设置在过渡板纵向两侧的第一重载导轨和第二重载导轨,第一重载导轨连接固定座垂直侧面和过渡板的一侧面,第二重载导轨连接过渡板另一垂直侧面和安装座的一侧面。L形挡板分别设置在固定座一端上,安装平台锁定机构分别设置在安装平台和固定座两侧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适用范围广,实现了两根重载导轨的全行程收放,增加了安装平台的承载面积。滚珠传动的重载导轨导向精度高,拉出收纳阻力非常小,安装平台拉出和收纳非常省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车厢顶部翻板立柱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683833U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20238969.0

    申请日:2019-0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厢顶部翻板立柱,包括上矩形管、下矩形管组件和插销组件,下矩形管组件包括底板、下矩形管和矩形插管,矩形插管下端插入固定在下矩形管空腔的上端中,上端插入在上矩形管空腔的下端中。矩形管下端端口抵靠在下矩形管上端端口上,插销组件横穿出套成一体的上矩形管和下矩形管组件,将上矩形管和下矩形管组件连接成一体。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立柱的高度,从而使得卫星天线在旋转方位时不会与立柱发生干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