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51747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1112433.5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 连云港众创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埋栖型贝类的高效立体生态养殖系统,包括养殖箱、曝气增氧池和饵料培养池,养殖箱分为多层并列的养殖单元盒,每层养殖单元盒底端设有支撑板,最下层养殖单元盒的下方设有带集污排污管的集污排污室;每层养殖单元盒上方处设有进水分流管,进水分流管两端垂直接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相邻两层养殖单元盒的进水管或出水管通过套接方式进行滑动密封,进水管、出水管分别与曝气增氧池连通,饵料培养池通过带吸泵的吸藻管与曝气增氧池连通。本发明系统模拟自然状态,将饵料培养系统与循环水养殖系统有机融合,解决贝类养殖饵料单一、饵料培养耗费人力等问题,更加高效的利用实验时间,减少不必要的耗费。
-
公开(公告)号:CN110592071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700739.6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 连云港众创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IPC: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从贝类排泄物中提取贝类DNA的方法,该提取方法为采集贝类排泄物置于筛绢网上,ddH2O缓慢冲洗,加入ddH2O,吹打成排泄物匀浆,离心取上清液;加入SDS、蛋白酶K,混匀后水浴;加入RNA酶,混匀后水浴,离心取上清液;加入冰冷饱和酚,混匀后水浴,离心取上清液;加入氯仿,混匀后水浴,离心取上清液;加入异丙醇沉淀DNA,混匀,离心,弃上清;加入乙醇漂洗沉淀DNA,混匀,离心,取沉淀干燥,即提取获得贝类DNA。本发明可应用于贝类DNA的无损伤提取,对贝类无刺激无损伤,操作简单,检测准确性高,宜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138206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0227772.8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蟹贝循环水混合暂养装置和系统,该装置的养殖箱外壳底部设有支撑空间,支撑空间左侧壁向右延伸有上隔板,支撑空间右侧壁向左延伸有下隔板,上隔板的端部设有开孔隔板,下隔板上设有底泥,上隔板上部设有养殖纱笼,养殖纱笼的框架架设在外壳上,框架的四周与底部的内外均用纱绢包裹,两层纱绢之间铺设砾石,内层纱绢上面铺设细沙,下隔板对应的外壳外部设有聚水口,支撑空间内自聚水口处依次用硅藻土层、蓬松绵层、硅胶层与活性炭进行填充。本发明模块化设计适应各种场地,可根据场地大小更改蟹贝循环水混合暂养装置大小,最大化利用水体空间,同样的养殖面积,可同时暂养蟹贝,解决了蟹贝混合暂养问题、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7713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491833.6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 蓝湾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埋栖型贝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埋栖型贝类自清理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包括养殖箱,所述养殖箱的内部底端设有养殖底质,所述养殖底质由底板、第二排水管和排气管组成,所述底板的内部安装有蛇形输气管,所述蛇形输气管的一端设有充气连接口,所述充气连接口通过充气管道与气泵相连,本发明的养殖底质采用玻璃珠底质,在工厂化养殖过程中不和贝类的排泄物和投喂的藻类发生反应,采用本发明的养殖装置可以高效的排除有害杂质,保证健康的养殖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并且减少工厂养殖带来的土沙不易清理的问题,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玻璃珠底质还可以循环利用,还能促进高密度养殖,提高养殖经济。
-
公开(公告)号:CN11874947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29802.X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54 , A01G33/00 , C02F3/34 , C05G3/40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缢蛏养殖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缢蛏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养殖池塘,并投入水体底质改良剂;(2)池塘放苗后进水;(3)池塘进水后施肥一次,以后每6~8d施肥一次。本发明提供的缢蛏养殖方法,不仅能促进缢蛏的快速生长,还能提高缢蛏的品质,缩短了缢蛏的养殖周期,提高了养殖效率,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59237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68861.5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IPC: A01K61/59 , A23K50/80 , A23K10/22 , A23K10/37 , A23K10/30 , A23K10/16 , A23K10/18 , A23K20/158 , A23K20/121 , A23K20/111 , A23K10/26 , A23K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疣梭子蟹膏蟹工厂化培育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三疣梭子蟹投放入培养池中,在光暗培养周期为16~20h/4~8h条件下培育;(2)三疣梭子蟹投放1~2天后,投喂培育饲料,每天投喂2~3次;(3)培育20~30天后捕捞,得到三疣梭子蟹膏蟹。本发明通过增加三疣梭子蟹培育时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以及投喂本发明制备的育膏饲料添加剂,可以明显提高三疣梭子蟹的品质,增加工厂化培育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54241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29798.7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IPC: A23K50/80 , A23K10/22 , A23K10/14 , A23K10/30 , A23K20/105 , A23K10/37 , A23K20/174 , A23K20/20 , A23K2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缢蛏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缢蛏养殖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缢蛏养殖饲料,由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玉米粉15~25份、豆渣8~12份、酶解肽20~30份、混合藻粉13~23份、氯化胆碱0.4~0.6份、大蒜素1~2份、复合维生素1~2份和复合矿物质1~2份。本发明提供的缢蛏养殖饲料,根据缢蛏营养生理需求设计,具有营养成分均衡,易消化吸收,能增强缢蛏免疫力,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特点,可应用于缢蛏大规模养殖当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17713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91833.6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 蓝湾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埋栖型贝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埋栖型贝类自清理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包括养殖箱,所述养殖箱的内部底端设有养殖底质,所述养殖底质由底板、第二排水管和排气管组成,所述底板的内部安装有蛇形输气管,所述蛇形输气管的一端设有充气连接口,所述充气连接口通过充气管道与气泵相连,本发明的养殖底质采用玻璃珠底质,在工厂化养殖过程中不和贝类的排泄物和投喂的藻类发生反应,采用本发明的养殖装置可以高效的排除有害杂质,保证健康的养殖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并且减少工厂养殖带来的土沙不易清理的问题,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玻璃珠底质还可以循环利用,还能促进高密度养殖,提高养殖经济。
-
公开(公告)号:CN11570849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1434135.X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IPC: A01K61/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埋栖型贝类的养殖底质及其在埋栖型贝类养殖中的应用,属于埋栖型贝类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碳酸钙、硅藻土和石英砂以特定配比进行组合,为埋栖型贝类的养殖提供优良的材料,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缺少新型养殖底质的问题。本发明的养殖底质能够使底质富有一定通透性,在兼顾埋栖型贝类潜埋需求的同时通过提升底质持温效果、含氧量等方面来提升埋栖型贝类的生理状态,进而使其摄食能力、吸收效率提高,最终实现产量的提升。由养殖结果可知,本发明中特定配方的埋栖型贝类养殖底质具有优良的稳定性,能够提高养殖埋栖型贝类的产量增长率,并且养殖结束后通过消毒、过滤等步骤还可进行重复使用,环保且经济效益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26772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29675.5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IPC: A01K61/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类深水播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贝类深水播种装置包括包括上下贯通的外置箱体和播苗器;箱体下方内侧铰接有挡水板;所述播苗器包括育苗盒以及控握杆;所述育苗盒包括两块底板和侧壁,底板上方贴合设置播苗网,所述播苗网固定安装在侧壁上,底板对称铰接在侧壁上且底板闭合时形成长方形通孔,握杆贯穿育苗盒且与播苗网转动连接,握杆端部设有长度大于通孔宽度的方形挡片;所述播苗器包括育苗盒以及控制育苗盒底部开合的握杆;播苗器深入塘底进行播种,提高播种均匀度,提高贝苗存活率,且同时播苗时贝苗不会击打水面造成损伤,进一步提高了贝苗的存活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