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52596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272362.9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 江苏集萃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C12N9/22 , C12N11/14 , C12N11/08 , C08J9/40 , C08J9/42 , C08J7/12 , D06M14/00 , C12R1/80 , C08L75/04 , C08L2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固定化桔青霉发酵制备核酸酶P1的方法,以经过化学修饰的多孔网状材料作为固定化介质,提供了适用于不同发酵容器的固定化方法,应用于核酸酶P1的固定化发酵生产。本发明中,固定化细胞所用的载体材料经过了相应的化学修饰过程,其作为固定化载体具有稳定、生物相容性好、传质效率高、可重复利用的特点,不仅实现了桔青霉在各种发酵容器中的反复批次发酵的生产应用,大大缩短了发酵周期,同时降低了糖耗和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了核酸酶P1的生产速率和设备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852596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0272362.9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 江苏集萃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C12N9/22 , C12N11/14 , C12N11/093 , C08J9/40 , C08J9/42 , C08J7/12 , D06M14/00 , C12R1/80 , C08L75/04 , C08L2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固定化桔青霉发酵制备核酸酶P1的方法,以经过化学修饰的多孔网状材料作为固定化介质,提供了适用于不同发酵容器的固定化方法,应用于核酸酶P1的固定化发酵生产。本发明中,固定化细胞所用的载体材料经过了相应的化学修饰过程,其作为固定化载体具有稳定、生物相容性好、传质效率高、可重复利用的特点,不仅实现了桔青霉在各种发酵容器中的反复批次发酵的生产应用,大大缩短了发酵周期,同时降低了糖耗和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了核酸酶P1的生产速率和设备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2149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22743.8
申请日:2023-01-08
Applicant: 江苏集萃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B09B3/65 , B09B101/7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餐厨垃圾中温厌氧发酵的随机进料工艺。具体工艺为:在餐厨垃圾中温厌氧发酵进程中,控制日总有机负荷为10.0kg VS/(m3·d)以下;在设定的一个水力停留时间内,当日平均有机负荷≤n时,不添加稳定剂,当日平均有机负荷>n时,按照当日餐厨垃圾质量比投加稳定剂;其中,n取值范围为4.8‑5.0kg VS/(m3·d);其中,所述的稳定剂由生物炭、微量元素硒的化合物与微量元素钨的化合物三者组成的。本工艺通过随机进料工艺,有效提高了餐厨垃圾厌氧体系的环境耐受性,在确保稳定性和沼气产量的前提下,简化了餐厨垃圾预处理过程,节约了现有餐厨垃圾厌氧处理厂预处理的时间,空间,人力等成本,对产业化应用有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665617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910116858.7
申请日:2019-02-1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集萃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消化装置及其在处理有机废水中的应用,包括一大一小依次串联的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第一反应器分为水解酸化和厌氧消化两个功能区,通过溢流方式相连;第一反应器的底部设有进水管,通过进水泵控制进水流速;第一反应器的厌氧消化区上部侧壁设有回流管道,并与第一反应器的水解消化区底部进水管相连,通过回流泵控制回流流速;第一反应器的上反应区的溢流口与第二反应器的底部进水管道相连,经第一反应器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第二反应器再次处理,处理结束后通过位于第二反应器上反应区的出水口排出。本发明装置工艺启动速度快,抗冲击能力强,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851176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1910222101.6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集萃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66 , C02F1/00 , C02F3/3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有机废水的厌氧消化与三级MBBR组合工艺,将有机废水经过格栅预处理后进入调节池调节pH值,然后一部分进入厌氧塔,另一部分与厌氧塔出水混合后直接进入好氧池,经好氧池处理后废水进入沉淀池,经沉淀后污泥通过排泥口排出,上清废水达标排放;所述的好氧池通过两条溢流竖沟分隔成三个区域,第一区域外壁下部设有进水口并连接进水泵,第三区域外壁上部设有出水口,当进水注满第一区域后,通过第一溢流竖沟进入第二区域,当进水注满第二区域后,通过第二溢流竖沟进入第三区域;好氧池三个区域内均填充有生物填料;好氧池的底部分布有曝气盘,所述曝气盘通过管道连接位于好氧池外部的风机。
-
公开(公告)号:CN109665617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1910116858.7
申请日:2019-02-1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集萃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消化装置及其在处理有机废水中的应用,包括一大一小依次串联的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第一反应器分为水解酸化和厌氧消化两个功能区,通过溢流方式相连;第一反应器的底部设有进水管,通过进水泵控制进水流速;第一反应器的厌氧消化区上部侧壁设有回流管道,并与第一反应器的水解消化区底部进水管相连,通过回流泵控制回流流速;第一反应器的上反应区的溢流口与第二反应器的底部进水管道相连,经第一反应器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第二反应器再次处理,处理结束后通过位于第二反应器上反应区的出水口排出。本发明装置工艺启动速度快,抗冲击能力强,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76984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31286.X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江苏集萃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方法,属于生物质利用领域。具体步骤包括:常规秸秆原料粉碎风干后,将混合碱联合反复冻融预处理后得到的秸秆固液混合物调节pH至弱碱后直接进入中温厌氧发酵产沼气体系。在秸秆中温厌氧发酵沼气生产过程中,使用本发明预处理后的秸秆可有效缩短发酵周期7‑8天,沼气产气量为745±12mL沼气/g TS,对比无预处理秸秆产沼气率提高近129%。
-
公开(公告)号:CN11775764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31423.3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南京源创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集萃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C12N1/16 , C12N1/20 , C02F3/34 , C12R1/84 , C12R1/74 , C12R1/01 , C02F101/10 , C02F103/00 , C02F103/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毕赤酵母菌及其含毕赤酵母菌的微生物除磷复合菌剂与应用。本发明通过筛选获得了一株具有强化除磷功效的毕赤酵母菌,分类命名为Pichia sp.,菌株号为GXGD‑HB‑8,保藏编号为GDMCC No:63615。其在pH 5.5~9.0、温度5~40℃、盐度0~4%、不同碳源的污水条件下,有较高的耐受性,除磷效率高。本发明还将筛选得到的毕赤酵母菌与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和广州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guangzhouensis.复配得到了一种微生物除磷复合菌剂。对比传统生物除磷工艺,本发明制备的菌剂不但适用于传统的A/O交替工艺,也适用于非严格单一好氧工艺;在实际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处理中,该复合菌剂能呈现出较优的除磷效果,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851176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222101.6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集萃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有机废水的厌氧消化与三级MBBR组合工艺,将有机废水经过格栅预处理后进入调节池调节pH值,然后一部分进入厌氧塔,另一部分与厌氧塔出水混合后直接进入好氧池,经好氧池处理后废水进入沉淀池,经沉淀后污泥通过排泥口排出,上清废水达标排放;所述的好氧池通过两条溢流竖沟分隔成三个区域,第一区域外壁下部设有进水口并连接进水泵,第三区域外壁上部设有出水口,当进水注满第一区域后,通过第一溢流竖沟进入第二区域,当进水注满第二区域后,通过第二溢流竖沟进入第三区域;好氧池三个区域内均填充有生物填料;好氧池的底部分布有曝气盘,所述曝气盘通过管道连接位于好氧池外部的风机。
-
公开(公告)号:CN1194227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70431.3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江苏集萃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南京高新工大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生命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蛹虫草生物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虫草子实体的培养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多次转接、扩培的蛹虫草菌株的种子液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进行菌丝体静态发酵,待菌丝布满且气生菌丝的菌苔高3~6mm时,对菌丝体刺激处理后,再进行转色出菇培养,从而获得了富硒虫草子实体。本发明提供的培养方法能有效控制富硒虫草子实体的有机硒含量、虫草素含量及子实体高度,达到理想的药用品质。另外,采用液态发酵培养方法,能够提高培养效率,缩短培养周期,且可调控性强,适合富硒虫草子实体的大规模生产,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