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制齿轮淬火感应传感器陶瓷镀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0792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1422482.6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制齿轮淬火感应传感器陶瓷镀层,以薄膜热膨胀系数递减为顺序,依次沉积Cu‑Ti‑Zr薄膜、Ti‑Zr薄膜与(Ti,Zr)N+(Zr,Ti)N薄膜,形成纳米结构多层膜材料作为镀层,所述薄膜厚度为2.5μm‑10μm。同时公开了该多层膜结构镀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目前工业应用过程中传感器和对向工件之间因碰撞而发生的打火问题,改善传感器表面耐磨性与绝缘性,提升淬火效率;利用多靶共聚焦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以热膨胀系数递减与层间冶金结合为原则设计涂层,提升膜基结合力,更具应用价值。

    一种宽温域自润滑纳米多层膜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09157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011317290.4

    申请日:2020-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润滑材料制备领域,具体一种宽温域自润滑纳米结构薄膜材料,由两层调制层构成:一调制层为ZrN‑WS2‑WSN层,由面心立方ZrN、密排六方WS2和W(SN)2组成;另一层是TiB2层,具有六方结构。随着薄膜调制周期的增加,其硬度首先剧烈下降,开始缓慢上升;室温时,摩擦系数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当温度为400摄氏度时,摩擦系数先上升,后下降,随后又继续上升;当温度达到800摄氏度时,摩擦系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最后持平的趋势。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兼具高硬度和优异的宽温域摩擦磨损性能;可应用于如发动机活塞环、空气箔轴承、涡轮叶片滚珠轴承等一系列涉及到从室温到高温宽温域下服役的摩擦表面,用于改善工件材料表面的摩擦磨损性能,以提高服役寿命。

    选区激光熔化技术用Al-Mg-Sc-Zr系铝合金组合物及成型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86433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1810594407.X

    申请日:2018-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区激光熔化技术用Al‑Mg‑Sc‑Zr系铝合金组合物及成型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的成分及含量,按质量百分比为:Mg 6‑15%、Sc 0.5‑4%、Zr 0.7‑3%、Mn 0.5‑2%,余量为铝。通过母合金熔炼,金属粉末制备,铝合金成型件的制备及热处理工艺步骤制得铝合金成型件。本发明通过选区激光熔化制造技术,大幅提升Mg、Sc和Zr合金元素在铝基体中的溶解度,增加铝合金中固溶强化元素和弥散强化粒子的浓度,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经过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制备获得铝合金的最高致密度为99.8%,最大抗拉强度σb达550MPa,屈服强度σ0.2达520MPa,并且仍保持约12%的塑性变形率。可适用于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复杂结构件。

    一种Al-Mg-Er-Zr系列铝合金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3818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354148.X

    申请日:2018-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Mg-Er-Zr系列铝合金及制备方法。所述合金按质量百分比由组分:Mg 6-12%、Er 0.5-2%、Zr 0.5-2%,余量为Al组成。通过母合金熔炼、金属粉末制备、铝合金成型件的制备及热处理工艺步骤制得铝合金成型件。本发明采用选区激光熔化制造技术,大幅提升了Mg、Er和Zr合金元素在铝基体中的溶解度,增加铝合金中固溶强化元素Mg和弥散强化粒子Al3Er的浓度,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所得铝合金最高致密度为99%,最大抗拉强度σb达570MPa,屈服强度σ0.2达530MPa,并且具有大于7%的塑性变形率。与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获得的Al-Mg-Sc-Zr铝合金相比,该发明获得的Al-Mg-Er-Zr系列铝合金的力学性能与其相当,但大幅降低了原料成本。可适用于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复杂结构件。

    NbBN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177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16493.3

    申请日:2016-07-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0641 C23C14/0036 C23C14/352

    Abstract: 本文发明公开了一种NbBN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是在室温下采用双靶共焦射频反应磁控溅射法溅射在硬质合金或陶瓷基体上制备得到的,厚度为1.5-2.5μm,B成分为0-9.65at.%,Nb成分为49.43-58.92at.%、N成分为39.8-41.2at.%以及余量的O。本发明进一步提高NbN涂层的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和耐磨损性能,使其成为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的保护涂层,以便在高速、干式切削和防腐蚀等领域中有更广泛的应用。

    钛-钇-氮纳米硬质薄膜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95932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64720.3

    申请日:2016-01-29

    Abstract: 钛-钇-氮纳米硬质薄膜及制备方法,薄膜采用双靶共焦射频反应溅射法沉积在硬质合金或陶瓷基体上制备得到,所述薄膜硬度稳定,断裂韧性随Y含量的升高逐渐升高,抗氧化温度随Y含量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当所述薄膜中的Y较大时,室温球-盘式摩擦实验下具有较低的平均摩擦系数及磨损率,且受加载力的影响不大。本发明所得的Ti-Y-N硬质纳米结构薄膜不但具有高的硬度、断裂韧性及抗氧化温度,而且具有较低的室温平均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在高速、干式摩擦磨损条件下,可作为减摩耐磨纳米结构硬质涂层。

    TiWAlN硬质薄膜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73770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282805.X

    申请日:2014-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WAlN硬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是以高纯Ti靶、W靶、Al靶为靶材,采用双靶共焦射频反应溅射法沉积在硬质合金或陶瓷基体上的,薄膜分子式表示为Ti(W,Al,N),厚度在1-3μm;沉积时,真空度优于3.0×10-5Pa,以氩气起弧,氮气为反应气体进行沉积,溅射气压0.3Pa,氩氮流量比10:(1-3);Ti靶溅射功率230-280W,W靶溅射功率80-100W,Al靶溅射功率为0-100W。所得硬质涂层综合具备了高硬度,高耐磨性的优良特点。

    TaN-Ag硬质薄膜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60231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64441.2

    申请日:2014-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aN-Ag硬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TaN-Ag硬质薄膜是以高纯Ta靶和Ag靶为靶材,采用多靶共焦射频反应溅射法沉积在硬质合金或陶瓷基体上得到的,薄膜分子式为TaN-Ag,厚度在1-3μm;沉积时,真空度优于3.0×10-3Pa,以氩气起弧,氮气为反应气体,溅射气压0.3Pa、氩氮流量比10:(2-5);Ta靶功率为150-250W,Ag靶功率为0-40W且大于0。所得硬质涂层综合具备了高硬度,良好的耐磨性等优良特点。

    WBN硬质纳米结构薄膜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98455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088898.2

    申请日:2014-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BN硬质纳米结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薄膜是利用双靶共焦射频反应溅射法沉积在硬质合金或陶瓷基体上,薄膜分子式为(W,B)N,厚度在1-3um。沉积时,真空度优于3.0×10-3Pa,以氩气起弧,氮气为反应气体,氩氮流量比10:(6-15),溅射气压0.3Pa,W靶溅射功率80-200W,B靶溅射功率0-150W。该方法生产效率高,所得薄膜兼具高硬度和优异的摩擦性能,可作为高速、干式切削的纳米结构硬质薄膜。

    Zr-Si-N硬质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38411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022543.8

    申请日:2008-08-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材料技术领域的高硬度Zr-Si-N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氩、氮混合气氛中采用高纯Zr靶和Si靶共焦溅射,沉积在金属、硬质合金或陶瓷的基体表面沉积得到,Zr-Si-N层的厚度总厚度为2~3μm。这种硬质涂层能够获得37.8GPa的高硬度,抗氧化温度随Si含量而改变。本发明所得的Zr-Si-N复合涂层不但具有优良的高温抗氧化性,而且具有高于17GPa的硬度和超过850℃的抗氧化温度。本发明作为高速切削刀具及其它在高温条件下服役耐磨工件的涂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