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栈道景观平台复合基础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989412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88222.0

    申请日:2019-04-11

    Abstract: 一种山区栈道景观平台复合基础结构,包括两根或两根以上的钢管桩、钢剪刀撑、钢加劲板、预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填土;钢管桩垂直放置,相邻的钢管桩横向之间通过钢剪刀撑连接,钢管桩与钢剪刀撑连接处设置有钢加劲板;混凝土条形基础置于钢管桩下方,混凝土条形基础与钢管桩通过预埋钢筋连接;填土置于混凝土条形基础之上。本发明通过设置钢剪刀撑,减小钢管桩的变形,提高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钢加劲板可增强钢管桩与钢剪刀撑连接处的局部刚度,减小应力集中问题;混凝土条形基础给钢管桩入土处增设刚性覆盖层,提高钢管桩的抗拔能力、和抗倾覆能力;填土可避免雨水对混凝土条形基础的直接冲刷作用,减小混凝土条形基础的碳化和钢筋腐蚀病害。

    波形钢腹板内衬混凝土组合箱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989331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88223.5

    申请日:2019-04-11

    Abstract: 本发明的波形钢腹板内衬混凝土组合箱梁结构,包含混凝土顶板、波形钢腹板、混凝土底板、开孔板连接件、腹板内衬混凝土、贯穿钢筋;波形钢腹板设置于混凝土顶板和混凝土底板之间形成组合箱梁结构;贯穿钢筋穿入开孔板连接件的孔道内;波形钢腹板与开孔板连接件之间设有腹板内衬混凝土,形成波形钢腹板内衬混凝土结构。本发明的开孔板连接件可精确定位和套箍固定贯穿钢筋同时为波形钢腹板提供加劲作用,提高波形钢腹板的剪切刚度;贯穿钢筋将波形钢腹板和顶底板连接在一起,改善波形钢腹板与混凝土顶板、混凝土底板结合部位的力学性能,将截面上的弯矩荷载和巨大轴力更好的传递至顶底板混凝土处,从而将结构的高度应力集中顺利过渡到低应力水平。

    一种桥梁勘察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35059B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210042283.7

    申请日:2012-02-23

    Abstract: 一种桥梁勘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三维地面、地质数据,生成DGSM;2)生成DGESM;3)生成DBSM;4)形成桥梁全局三维实体曲面模型;5)对桥梁全局三维实体曲面模型进行桥梁构造物实体力学分析,进行路线线形方案和桥梁方案选择;6)建立地质实体截面预测模型,优化路线、桥梁方案;7)由桥梁全局三维实体曲面模型生成桥梁构造物的三维钢筋图;8)生成桥梁上部、桥梁下部结构的构造图;9)生成分施工阶段的桥梁下部、上部构造物实体;10)建成后的三维桥梁实体模型,与建成之前的桥梁全局三维实体曲面模型做比较,得到位移、沉降、变形等参数,进行桥梁检测。本发明方法可以直接得到桥梁及地质的三维效果情况,准确、直观方便的选择路线及桥梁方案,有效减少返工量,提高勘察质量、施工安全性和桥梁的稳定性,解决桥梁与环境、地质协调的问题,显著提高桥梁设计效果。本发明方法可以广泛用于桥梁勘察,在工程应用时根据具体需要对相应软件进行配置即可。

    一种基于空间匹配技术的互通立交三维仿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9349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051883.4

    申请日:2013-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空间匹配技术的互通立交三维仿真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互通立交主线资料;2)绘制互通匝道走线方案;3)采用“线元相交法”判断各条匝道、主线之间的空间连接关系;4)匝道平面初定线位拟合为平滑曲线;5)对匝道坐标进行平面匹配;6)对匝道坐标进行空间匹配;7)形成全线互通立交三维实体模型;8)建立互通立交三维地形环境;9)互通立交三维实体动态模拟;10)生成互通的图纸和工程数量;11)搜索最佳空间匹配方案。本方法能自动完成互通线形拟合,自动完成互通线位布设,并采用空间匹配技术,得出同一种互通布线方式下的多种互通立交设计方案,在三维方式下进行动态仿真设计,得出最佳设计方案。

    大摆角钢管砼拱桥吊索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1115541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010174653.7

    申请日:2020-0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大摆角钢管砼拱桥吊索体系,包括吊索及套管、拱肋弦管及连接件、拱肋检修道、填充混凝土、钢主梁及加劲板、锚固连接件等;吊索两端分别锚于拱肋上缀板顶部和钢主梁底部,锚固安装方便,可增加吊索自由长度、有效降低吊索疲劳应力;拱肋缀板内填充有混凝土且设有加强钢筋,提高了结构抗压、抗剪承载能力,吊索锚固于钢主梁底部,取消了受力复杂的钢锚箱结构,传力简单明确;将预埋管由传统的等截面变为渐变式单喇叭口形式,可增大吊索的纵向自由摆动幅度,减小吊索应力变化幅度,避免吊索发生疲劳损伤;对锚具外防护罩增设防腐涂装,补齐附属构件防腐短板;拱肋弦管外侧设有检修通道,为吊索安装、检修更换提供安全防护。

    大摆角钢管砼拱桥吊索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1115541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174653.7

    申请日:2020-0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大摆角钢管砼拱桥吊索体系,包括吊索及套管、拱肋弦管及连接件、拱肋检修道、填充混凝土、钢主梁及加劲板、锚固连接件等;吊索两端分别锚于拱肋上缀板顶部和钢主梁底部,锚固安装方便,可增加吊索自由长度、有效降低吊索疲劳应力;拱肋缀板内填充有混凝土且设有加强钢筋,提高了结构抗压、抗剪承载能力,吊索锚固于钢主梁底部,取消了受力复杂的钢锚箱结构,传力简单明确;将预埋管由传统的等截面变为渐变式单喇叭口形式,可增大吊索的纵向自由摆动幅度,减小吊索应力变化幅度,避免吊索发生疲劳损伤;对锚具外防护罩增设防腐涂装,补齐附属构件防腐短板;拱肋弦管外侧设有检修通道,为吊索安装、检修更换提供安全防护。

    一种基于空间匹配技术的互通立交三维仿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93491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310051883.4

    申请日:2013-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空间匹配技术的互通立交三维仿真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互通立交主线资料;2)绘制互通匝道走线方案;3)采用“线元相交法”判断各条匝道、主线之间的空间连接关系;4)匝道平面初定线位拟合为平滑曲线;5)对匝道坐标进行平面匹配;6)对匝道坐标进行空间匹配;7)形成全线互通立交三维实体模型;8)建立互通立交三维地形环境;9)互通立交三维实体动态模拟;10)生成互通的图纸和工程数量;11)搜索最佳空间匹配方案。本方法能自动完成互通线形拟合,自动完成互通线位布设,并采用空间匹配技术,得出同一种互通布线方式下的多种互通立交设计方案,在三维方式下进行动态仿真设计,得出最佳设计方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