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3271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90357.4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G01N21/359 , G01N21/3563 , G01N21/33 , G06F17/10 , G06F18/214 , G06F17/18 , G06F30/27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木质素含量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构建方法,涉及木质素预测技术领域,选择一阶导数结合单位长度归一化的预处理方法处理表征光谱,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与表征光谱对应木芯样品的木质素含量,作为标准值,使用偏最小二乘法方法分析表征光谱和标准值后,建立木芯样品木质素含量的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该方法结合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建立闽楠木质素含量快速测定方法。在5000~8000cm‑1波段内,选择db1和nle两种预处理方法,PLS计算模型所建模型效果最佳,其Rc、Rv值分别为0.94、0.95,SEC、SEP值分别为0.01293、0.01301,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有效提高闽楠木质素含量测定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3631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759921.0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G01N21/359 , G01N21/3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樟属植物品种的方法。本发明借助近红外光谱仪扫描采集猴樟、黄樟、油樟、银木4个樟属植物叶片的近红外光谱信息,结合聚类分析(Cluster,Clu)方法对不同樟属植物叶片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分析,以Segment 5 Gap5的3点二阶泰勒求导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选择4400~4800,5400~6600,7800~10000cm‑1波段范围内的数据建立鉴别模型,为樟属植物的鉴别提供一种新技术。利用所建模型对外部验证集中的40个样品进行识别,识别率为97.5%,说明此模型能够用于这4种樟属植物的鉴别。
-
公开(公告)号:CN11780203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195408.2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C12N5/04 , C12Q1/68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闽楠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单细胞测序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筛选得到了闽楠原生质体最佳制备方法,包括酶解液的组成、酶解时间及纯化时离心的条件等;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闽楠原生质体复合单细胞测序的条件,能够进行单细胞测序;本发明通过单细胞测序构建了闽楠原生质体的细胞图谱,可为樟科及其他木本植物分化发育研究提供全新的见解、思路;本发明提供的闽楠原生质体制备方法,改善了目前珍稀树木尚未公开原生质体制备方法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2702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127028.2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G01N31/00 , G01N21/3563 , G01N21/359 , G06F30/27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叶片氮含量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叶片洗净晾干,于电热恒温杀青并烘干至恒重,然后经粉碎机粉碎成粉末状,干叶粉末样品装袋保存;通过凯氏定氮法对一部分叶片粉末进行含氮量检测;另一部分叶片粉末装入培养皿中,置于近红外光谱仪器上进行光谱测定;基于化学计量学软件分析粉末含氮量,结合红外光谱仪器检测结果进行建模。本发明检测系统通过同时采集叶片的光谱图像信息以及叶片的化学成分信息,并通过分析模块分析叶片的光谱图像信息以及叶片的化学成分信息,通过两个数据综合分析,再基于分析数据建立模型检测叶片的含氮量,检测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01067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90498.6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G01N21/359 , G01N21/3563 , G16C20/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纤维长度的近红外光谱测定方法,涉及纤维长度测定技术领域,通过对另一部分样本进行预处理后进行等量称重,用于近红外光谱采集,通过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等量称重样本的红外光谱,进行多次光谱采集后,取平均光谱作为样本的表征光谱,将测得的样品标准纤维长度赋值于采集得到的表征光谱,导入化学计量学软件NIRCal进行分析,选择相应的建模方法、建模波段、预处理方法建立定量分析模型,选用内部交叉验证的方法检验模型,进行参数校正,通过校正的模型对多个样品采集原始近红外光谱图,基于马氏距剔除异常样品。所建模型参数性能较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能够用于快速准确的预测闽楠纤维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0203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195408.2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C12N5/04 , C12Q1/68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闽楠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单细胞测序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筛选得到了闽楠原生质体最佳制备方法,包括酶解液的组成、酶解时间及纯化时离心的条件等;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闽楠原生质体复合单细胞测序的条件,能够进行单细胞测序;本发明通过单细胞测序构建了闽楠原生质体的细胞图谱,可为樟科及其他木本植物分化发育研究提供全新的见解、思路;本发明提供的闽楠原生质体制备方法,改善了目前珍稀树木尚未公开原生质体制备方法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7594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127160.3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G06V10/764 , G06V10/74 , G01N2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识别方法及系统,所述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样品,保证样品的均匀度,并通过光谱扫描仪扫描样品;检测有无异常光谱,将异常光谱删除后,继续扫描;将采集得到的光谱图数据同步识别软件中,选择相应的光谱对其进行分类命名;基于归一化法和光谱匹配对光谱图进行预处理。本发明通过扫描模块对植物样品进行光谱扫描后将异常光谱删除,再由处理模块对光谱图进行预处理,光谱匹配可用于材料识别或材料验证,是指将每个光谱的形状与库中的每个光谱进行比较,并使用专有算法分配从完全不匹配到完全匹配的“匹配度”值,然后使用未知样本匹配值最高的库条目来识别未知样本,有利于提高样品识别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20528693U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22204186.X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林木拉枝固定器,拉枝固定件用于固定树木枝干,地面固定件固定于地面,而绳索设置在拉枝固定件与地面固定件之间相应将树木枝干拉伸固定住;拉枝固定件包括两个手柄以及前端铰接安装的固定夹头,两个固定夹头均对应设置为新月状结构,在后端手柄的带动可将前端的两个固定夹头对应夹紧,且两个手柄上还安装有弹性紧固件。本装置中前端的两个固定夹头设置为新月状,能够夹紧枝干,而后端手柄上的弹性紧固件可以固定两个手柄,因此整体可将枝干夹紧,而地面紧固件又对应固定在地面上,中间使用绳索将拉枝固件和地面固定件连上即可将树木枝干拉紧固定住,实现拉枝固定,整体结构非常的稳定稳固,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17160702U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20797107.3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A01G3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土扦插育苗装置,属于林木种植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箱体和用于封盖所述箱体的箱盖,箱体内设有育苗板,育苗板上设有多个穴孔,穴孔内填充有扦插基质,箱体内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育苗板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框体和位于框体上的多个底脚,框体上连接有提拉杆,提拉杆贯穿所述育苗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穴孔和扦插基质,避免土壤中病菌的危害;通过设置支撑架和提拉杆,育苗板整体移出方便;消毒灭菌方便,节省药品且节约人力;方便根据林木生长特性需要选择扦插生长环境,也方便后期管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