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樟树油材兼用林培育用树冠杂枝修剪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1175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831771.9

    申请日:2024-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樟树油材兼用林培育用树冠杂枝修剪装置,包括安装架以及位于安装架顶部一端的剪刀组件,还包括:夹持组件,位于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另一端;驱动结构一,位于剪刀组件同侧的安装架外壁,包括绞盘件和拉绳一,所述拉绳一的一端连接绞盘件;以及,驱动结构二,位于剪刀组件同侧的安装架外壁且与拉绳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结构二还与剪刀组件和夹持组件传动连接。本发明在将剪刀组件、夹持组件对准所需修剪的树冠杂枝后,收卷拉绳一驱使驱动结构二使得夹持组件先对待剪切的树冠杂枝夹持后,再驱动剪刀组件对夹持的树冠杂枝剪切,有效的防止剪切的树冠杂枝在剪切后自然掉落,误伤到行人或者操作人员,降低安全隐患。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樟属植物品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3631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759921.0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樟属植物品种的方法。本发明借助近红外光谱仪扫描采集猴樟、黄樟、油樟、银木4个樟属植物叶片的近红外光谱信息,结合聚类分析(Cluster,Clu)方法对不同樟属植物叶片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分析,以Segment 5 Gap5的3点二阶泰勒求导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选择4400~4800,5400~6600,7800~10000cm‑1波段范围内的数据建立鉴别模型,为樟属植物的鉴别提供一种新技术。利用所建模型对外部验证集中的40个样品进行识别,识别率为97.5%,说明此模型能够用于这4种樟属植物的鉴别。

    酰腙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油茶炭疽病、软腐病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84352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35654.1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药合成领域,具体涉及酰腙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油茶炭疽病、软腐病中的应用。该酰腙类化合物结构如式I所示,由香茅醛和4‑叔丁基苯甲酰肼经过一步反应直接制备制得。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酰腙类化合物,其针对白血病的IC50可达到6.1μM,为白血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其用于油茶炭疽病菌株抑制实验中的EC50(mg/L)可达到3.55,用于油茶软腐病菌株抑制实验中的EC50(mg/L)可达到3.26,为控制油茶炭疽病和软腐病提供一种新的解决办法。同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香茅醛和甲酰肼经过一步反应的合成方法,具有产率高、原材料转化率高、选择性高等优点。#imgabs0#式I。

    吡喃并喹啉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宫颈癌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03608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344232.8

    申请日:2023-04-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药合成领域,具体涉及吡喃并喹啉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宫颈癌药物中的应用。该吡喃并喹啉酮类化合物结构如式I或式II所示,由2,4‑二羟基喹啉与柠檬醛反应合成得到中间体,然后与对叔丁基苯硼酸或2‑萘硼酸反应制得。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吡喃并喹啉酮类化合物,其针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IC50可达到7μM以下,为宫颈癌的药物研发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同时,本发明针对性提出了一种硼酸参与的选择性N‑芳基化的Chan‑Lam偶联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所存在的高温、需要使用强碱和昂贵等缺点。

    一种提取樟树精油的新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49851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165710.2

    申请日:2019-0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取樟树精油的新方法,一种提取樟树精油的新方法,将樟树枝和/或叶于热水中进行浸渍前处理,将浸渍液分离樟树枝和/或叶原料后直接进行水蒸气蒸馏,分离获得精油。本发明可实现枝叶的浸渍前处理与精油的水蒸气蒸馏分离,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较,在精油得率不变的前提下,极大提高了枝叶处理效率,减小了枝叶批次更换和设备清洗难度,为实现樟树精油水蒸气蒸馏的连续化、便捷化生产提供新方法。

    一种用于查看茯苓菌丝生长情况及覆土的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1729648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514588.8

    申请日:2023-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查看茯苓菌丝生长情况及覆土的工具,包括呈T型连接的手柄和连接部,所述手柄的一端外壁安装有防滑的握持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安装有可翻转折叠收纳的挖土覆土机构,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安装有去皮机构;将用于削皮的去皮机构和用于挖土覆土的挖土覆土机构进行结合为一体,并对去皮机构中去皮斧和锄头的尺寸、手柄的长度进行限制,使用起来更加顺手、便捷,降低了挖土过程中易把茯苓挖坏的风险,不需要工人频繁的来回更换去皮斧和锄头两种农具,在不使用时,可将挖铲进行180°的折叠收纳,并通过旋转螺纹套,将去皮机构取下,实现小巧和便于携带的目的,并降低了挖铲的尖端部误伤人的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