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787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05113.2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沈阳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电工钢片磁致伸缩测量的温度梯度加载装置及方法,涉及电工钢片磁特性测量领域。该装置具有1个上部具有沿两侧长度方向延伸的波浪形突起的基架底架,通过波浪形突起可拆卸固定至少2个具有沿两侧宽度方向延伸的与基架底架上波浪形突起相应的波浪形突起的陶瓷发热片基架构成搭载部;每个陶瓷发热片基架上部可拆卸固定1个陶瓷发热片;全部陶瓷发热片组成供温组;搭载部与供温组构成供温部;供温部通过测量线圈骨架固定于测量线圈腔室中待测电工钢片的正下方;该装置还包括至少2个固定于待测电工钢片上表面与各陶瓷发热片的位置相互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每个温度传感器通过一个PID温控仪和一个固态继电器连接一个陶瓷发热片。
-
公开(公告)号:CN11196884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44240.5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沈阳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松耦合变压器,变压器二次侧包括:固定在旋转轴外表面二次侧壳体,固定在二次侧壳体外表面的两个轴向排列的次级线圈,两个次级线圈反向串联;变压器一次侧包括:套装到变压器二次侧外的一次侧壳体,固定在一次侧壳体内表面的两个轴向排列的初级线圈;两个初级线圈反向串联;两个次级线圈位于两个初级线圈之间,两个次级线圈之间设置第一次级铁心;或者,两个初级线圈位于两个次级线圈之间,两个初级线圈之间设置第一初级铁心;变压器一次侧还包括设置在一次侧壳体内轴向上、下两端的两个第二初级铁心;第一次级铁心、第一初级铁心和第二初级铁心均由若干纳米晶软磁合金带材或非晶合金带材叠置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20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13080.8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辽宁华熙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抚顺供电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H02J3/00 , H02J3/38 , H02J3/32 , H02J3/06 , G06F30/367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混合快、慢动态的光伏系统多时间尺度能量管理方法,通过基于物理的PV预测模型和精确参数化电池模型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本方法由两个时间尺度组成的多时间尺度结构:较长的粗粒度时间尺度,用于全天跨度,分辨率为15分钟以及较短的细粒度时间尺度,用于15分钟跨度,分辨率为1秒。与当前单时间尺度方法相比,本方法替代结构能够在保持高精度的同时,以合理的计算时间管理快速和慢速系统的动态混合。与传统基线方法相比,该框架可明显降低电力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968842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010844240.5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沈阳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松耦合变压器,变压器二次侧包括:固定在旋转轴外表面二次侧壳体,固定在二次侧壳体外表面的两个轴向排列的次级线圈,两个次级线圈反向串联;变压器一次侧包括:套装到变压器二次侧外的一次侧壳体,固定在一次侧壳体内表面的两个轴向排列的初级线圈;两个初级线圈反向串联;两个次级线圈位于两个初级线圈之间,两个次级线圈之间设置第一次级铁心;或者,两个初级线圈位于两个次级线圈之间,两个初级线圈之间设置第一初级铁心;变压器一次侧还包括设置在一次侧壳体内轴向上、下两端的两个第二初级铁心;第一次级铁心、第一初级铁心和第二初级铁心均由若干纳米晶软磁合金带材或非晶合金带材叠置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780556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106099.7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沈阳工业大学
IPC: G01R31/12 , G01M13/04 , G01M13/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轴承电蚀测试装置及定量评估方法,涉及电机技术领域。一种轴承电蚀测量装置能够模拟电机系统中轴承的工作状态,可以综合考虑电压类型、电压幅值、开关频率、转速、径向载荷及温度等因素对轴承电蚀的影响;一种轴承电蚀定量评估方法采用轴承放电次数与放电功率作为衡量准则,评估某一时间范围内的放电次数与放电功率,可更好地量化影响轴承电蚀的参数。本发明提出的轴承电蚀测量装置及定量评估方法有助于深入理解轴承电蚀机理,了解缓解轴承电蚀的关键运行条件,有助于以最小的成本针对性开发轴承电蚀缓解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377981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0817682.5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沈阳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11/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混合不确定因素(概率型和区间型)的电工装备的智能鲁棒性优化方法。该方法主要针对电气工程领域的实际工程问题中多种类型的不确定因素同时存在的情况下,采用三层嵌套优化模型和全局优化算法在设计空间内搜寻鲁棒最优解,有效避免了只考虑单一不确定因素优化模型的解易保守且误差大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鲁棒性优化设计流程,更加迅速、便捷的对电工装备进行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998504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34188.1
申请日:2025-03-20
Applicant: 沈阳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非晶合金磁特性测量的应力加载装置及方法,属于非晶合金磁特性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待测非晶合金,放置在励磁线圈内,穿过铁轭与所述电磁铁加载部的加载端相连接;电磁铁加载部,用于从待测非晶合金的两端对其进行应力加载;双H线圈,放置在励磁线圈内,压力稳定后通过准确测量磁通密度和磁场强度实现对非晶合金磁特性的测量。还包括聚醚醚酮材质的防断裂夹,安装在励磁线圈的内腔,从待测非晶合金上下两侧对其进行夹持固定;双H线圈放置在所述防断裂夹上表面开设的凹槽内。本发明能够模拟非晶合金在实际复杂工况中所承受的机械应力场景,为那些需要考量机械应力因素的非晶合金磁特性测量环境,切实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31057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48643.0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沈阳工业大学
IPC: G01R33/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软磁材料磁特性测量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抑制自发热的电工钢片复杂磁特性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励磁测量模块、主动换热模块和应力施加模块,励磁测量模块采用夹持型B探针实现B信号的检测,采用多H线圈阵列实现H信号的检测,主动换热模块包括冷却板,冷却板上方设置贯穿线圈支撑骨架上下两侧安装板且固定在U形上铁芯和U形下铁芯之间的电工钢片,电工钢片的两侧壁与夹持型B探针接触,电工钢片的测量区域粘贴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固定在底座上的温度控制器连接;应力施加模块采用粘贴压电陶瓷片实现电工钢片测量区域的局部应力加载,本发明提高了磁特性测量装置的可靠性以及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507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86021.5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沈阳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软磁复合材料磁特性评估方法,首先在DEM中设置制备参数和SMC材料颗粒属性;确定接触模型,对颗粒间是否接触进行判断;然后设置一个空间域,根据空间域的大小设置颗粒数目模拟实际SMC材料颗粒,根据颗粒数量,设置迭代步长和网格剖分的数量;建立一个平板模拟压制过程;压制完成后颗粒形成一个整体将其作为DEM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后处理,得到模拟压制密度;用模拟压制密度和SMC材料颗粒测量密度建立相对密度关系,通过相对密度建立控制不同几何形状中单边颗粒数量和绝缘层几何厚度的SMC多尺度模型;利用SMC多尺度模型使用FEM软件进行直、交流磁特性的计算分析;根据直、交流磁特性计算值,实现SMC材料从制备到磁特性预测的全过程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665896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212000.7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辽宁华熙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抚顺供电公司
IPC: F24D13/02 , F24D19/10 , F24D18/00 , F24D10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光伏为居民住宅地热膜供电的供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居民住宅楼顶模块化安装光伏装置与DC‑DC变换器,并根据太阳辐照强度,计算光伏发电功率;将地热膜安装在居民住宅内,考虑居民住宅的特性构建供热系统模型,将光伏产生的直流电通过DC‑DC变换器变换电压等级后独立为地热膜加热设备供电,计算居民住宅内地热膜的发热功率;利用储热装置存储剩余热量,构建考虑储热容量约束的储热模型,利用蓄热槽作为储热装置,实现基于光伏独立直接进行电热转换和全时段供热。本发明采用上述利用光伏为居民住宅供热地热膜直接供电方法,可就地利用光伏产生的电能,将其转化为居民住宅供热的电能,减少了电能转换和外送成本,提高了光电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