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奥氏体不锈钢件与碳钢件焊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8588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668174.X

    申请日:2022-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件与碳钢件的焊接方法,其步骤包括:在与碳钢件同材质的过渡段一端加工焊接坡口;在过渡段焊接坡口端堆焊一层镍基合金作为隔离层;将堆焊隔离层的过渡段焊后热处理;将过渡段隔离层与奥氏体不锈钢件焊接;在过渡段远离隔离层的一端加工碳钢件焊接坡口;将过渡段的碳钢件焊接坡口端与碳钢焊接;将过渡段与碳钢件的焊缝做局部焊后热处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奥氏体不锈钢件与碳钢件的焊接方法,能够解决异种钢焊接接头的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不均匀造成的焊接接头的工作性能不良等难题。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件与碳钢件焊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8588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68174.X

    申请日:2022-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件与碳钢件的焊接方法,其步骤包括:在与碳钢件同材质的过渡段一端加工焊接坡口;在过渡段焊接坡口端堆焊一层镍基合金作为隔离层;将堆焊隔离层的过渡段焊后热处理;将过渡段隔离层与奥氏体不锈钢件焊接;在过渡段远离隔离层的一端加工碳钢件焊接坡口;将过渡段的碳钢件焊接坡口端与碳钢焊接;将过渡段与碳钢件的焊缝做局部焊后热处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奥氏体不锈钢件与碳钢件的焊接方法,能够解决异种钢焊接接头的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不均匀造成的焊接接头的工作性能不良等难题。

    一种核电用镍基硬质合金的等离子弧堆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07426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69929.9

    申请日:2018-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用镍基硬质合金的等离子弧堆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待焊接的工件在保护气下进行等离子弧堆焊,采用镍基合金粉末作为焊粉,使所述工件的焊接处形成堆焊层;其中,焊接参数为:转移弧电流为110~135A,非转移弧电流为25~30A,转移弧电压为25~30V,非转移弧电压为15~20V,焊粉流量为24~33g/min,等离子气流量为180~220L/h,送粉气流量为180~220L/h,行走速度为4~6mm/min,摆动速度为1200~1600mm/min,摆动宽度为21~24mm;通过对经过焊接后的所述工件进行焊后保温缓冷处理,来减少在所述堆焊层上的裂纹和剥离的产生。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弧堆焊方法,使导轴承的内孔堆焊来满足法国RCC-M标准的基础要求。

    圆筒内孔等离子堆焊钴基合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6094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14351.3

    申请日:2021-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筒内孔等离子堆焊钴基合金的方法,步骤如下:将预处理后的圆筒预热到350℃‑450℃;在保持预热温度的条件下,在圆筒内孔等离子堆焊一层钴基合金形成第一堆焊层;缓冷到室温后,加工第一堆焊层堆焊表面到单边厚度1.6mm‑2mm;再将圆筒预热到380℃‑450℃;在保持预热温度的条件下,在第一堆焊层等离子堆焊一层钴基合金形成第二堆焊层;缓冷到室温后,将筒体在410℃‑430℃焊后处理;加工第二堆焊层堆焊表面到单边厚度1.4mm‑1.5mm。本发明提供的圆筒内孔等离子堆焊钴基合金的方法,可以解决奥氏体类不锈钢材质的圆筒内孔堆焊钴基合金过程中易产生裂纹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