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箱均载特性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66332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19783.2

    申请日:2023-07-26

    Abstract: 本发明一般涉及齿轮箱均载特性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考虑多种误差的齿轮箱均载特性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通过误差与齿轮箱动态均载特性模型构建误差参数与均载系数的响应面模型;利用度量得到的误差参数对响应面模型进行降维近似,得到降维响应面模型;计算降维响应面模型的子系统前多阶原点矩;对前多阶原点矩进行再组合,并计算齿轮箱均载特性概率密度分布的四阶矩,得到齿轮箱均载系数。考虑多种误差的齿轮箱均载特性计算方式,使计算得到的均载系数更加接近真实值,能够对齿轮箱进行更准确的均载分析,提高对齿轮箱的工作效率与使用寿命预测的准确性;对响应面模型进行降维,大大减少了计算复杂度,提高了计算效率。

    服役工况下风电齿轮箱箱体的不确定性与相关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9300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219278.9

    申请日:2022-10-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服役工况下风电齿轮箱箱体的不确定性与相关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风电齿轮箱箱体的数值仿真模型;建立风电齿轮箱箱体不确定性参数的多维椭球凸模型;对不确定性参数进行抽样,将参数样本代入数值仿真模型,获得多维输出响应样本,并建立风电齿轮箱箱体响应面代理模型;根据响应面代理模型及功能度量法计算多维输出响应的不确定性区间;根据响应面代理模型及非概率相关性传播公式计算多维输出响应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结合不确定性区间和相关系数矩阵,建立风电齿轮箱箱体多维输出响应的多维椭球凸模型。本申请提供的服役工况下风电齿轮箱箱体的不确定性与相关性分析方法具有准确度量多维输出响应不确定性边界的优点。

    齿轮箱均载特性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66332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919783.2

    申请日:2023-07-26

    Abstract: 本发明一般涉及齿轮箱均载特性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考虑多种误差的齿轮箱均载特性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通过误差与齿轮箱动态均载特性模型构建误差参数与均载系数的响应面模型;利用度量得到的误差参数对响应面模型进行降维近似,得到降维响应面模型;计算降维响应面模型的子系统前多阶原点矩;对前多阶原点矩进行再组合,并计算齿轮箱均载特性概率密度分布的四阶矩,得到齿轮箱均载系数。考虑多种误差的齿轮箱均载特性计算方式,使计算得到的均载系数更加接近真实值,能够对齿轮箱进行更准确的均载分析,提高对齿轮箱的工作效率与使用寿命预测的准确性;对响应面模型进行降维,大大减少了计算复杂度,提高了计算效率。

    一种风电齿轮箱均载测试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57760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78971.8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电齿轮箱均载测试分析方法及系统,其中,均载测试分析方法均载测试分析方法包括:在风电齿轮箱的额定载荷稳定区间内随机抽样,得到载荷数据集;建立风电齿轮箱的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将载荷数据集输入至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中,计算风电齿轮箱中待测齿轮的均载系数数据集,得到均载系数浮动区间;对风电齿轮箱进行实际均载测试,得到待测齿轮的实测均载系数;判断实测均载系数落入均载系数浮动区间内时,输出实际均载测试信息可信。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了对实际均载测试信息的判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技术人员无法根据测试结果判断是否可以采信的技术难题。

    一种风电齿轮箱均载测试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577602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478971.8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电齿轮箱均载测试分析方法及系统,其中,均载测试分析方法均载测试分析方法包括:在风电齿轮箱的额定载荷稳定区间内随机抽样,得到载荷数据集;建立风电齿轮箱的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将载荷数据集输入至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中,计算风电齿轮箱中待测齿轮的均载系数数据集,得到均载系数浮动区间;对风电齿轮箱进行实际均载测试,得到待测齿轮的实测均载系数;判断实测均载系数落入均载系数浮动区间内时,输出实际均载测试信息可信。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了对实际均载测试信息的判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技术人员无法根据测试结果判断是否可以采信的技术难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