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451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851507.8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安徽开发矿业有限公司 , 河北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力压裂及爆破技术的天井快速成井方法,所述方法是:在天井开挖断面布置钻孔,包含压裂孔、中心孔和爆破孔,压裂孔进行水力压裂,达到水力压裂预期后,由下往上实施深井的分段微差爆破,实现深井的一次成井。本发明将水力压裂、爆破技术优势结合,有效利用水力压裂超前软化破碎围岩、为后续爆破创造更多自由面,以及爆破控制天井断面形态,实现了深井的安全、环保、高效、低成本的快速成井,同时减少爆破对井壁的振动破坏,改善作业条件降低环境污染,控制天井掘进的安全风险,技术成熟,工艺简单,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4333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59366.2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 , 河北工程大学
IPC: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3/04 , C21D6/00 , C21D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油开采用耐磨钢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耐磨钢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石油开采用耐磨钢经由铁水预处理,精炼,连铸,缓冷,铸坯加热,轧制,分级冷却,淬火,回火后得到,所述石油开采用耐磨钢的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数如下:C 0.24%~0.38%,Si 0.10%~0.50%,Mn 0.35%~0.50%,Ti0.02%~0.05%,B 0.001%~0.003%,0.75%≤Cr+Mo+Ni≤3%,Nb+V≤0.0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Nb:V=1:(1~2.5)。本发明通过优化化学成分和精确控制合金元素的比例结合特定的制备工艺,大幅提高了钢材的综合耐磨性能,提高耐磨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进而提高耐磨钢的使用寿命并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本发明的耐磨钢在石油开采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9792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39463.9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河北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Pb阳极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3D多孔结构铅合金复合阳极的制备方法及系统,在制备过程中,通过特定混合钠盐溶液处理泡沫铜,有效去除表面油污,确保后续工艺顺利进行。利用二硫化钼脱模剂和热压工艺,精确控制铅合金与泡沫铜的结合,确保复合阳极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随后,通过恒流极化处理在电解液中全面溶解泡沫铜,形成三维通孔结构的3D铅合金基体,提高阳极的电化学活性和稳定性。最后,通过精确控制镀涂和溅射工艺参数,成功制备了在3D铅合金基体上的PbO2‑WC和Co3O4复合镀层,为电化学应用提供了新的功能性材料。这些技术进步使复合阳极在电池、电解槽等领域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优越的性能表现。
-
公开(公告)号:CN11521324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865130.6
申请日:2022-07-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坯加热装置及方法,属于连轧技术领域,利用传送带带动冷镦钢钢坯在生产线上匀速运动,采用离散组合的加热方式,使得钢坯整体达到最佳轧制温度。针对钢坯轧制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形状,设计出不同线圈,再通过测温仪和CCD相机实时监测钢坯轧制后形状和表面温度,实现加热过程中准确匹配加热线圈,进行精准加热,解决了钢坯轧制过程中因金属热塑性流动和回弹导所致的不同截面而无法精准加热,同时解决了因钢坯轧制过程中内部大变形而产生大量热能,同时钢坯外表面与轧辊的热传导和热辐射而造成的内外温差过大的现象,使得钢坯在轧制前得到精准,均匀的加热,达到理想的温度分布,实现钢坯在不同轧制阶段的加热需求,提高轧制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38514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34418.1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河北工程大学 , 介子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 河北省奥时冶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梯度纳米位错结构奥氏体不锈钢线材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将钢材进行奥氏体化处理,得到具有粗晶单相奥氏体组织的钢材;将具有粗晶单相奥氏体组织的钢材进行小角度多道次弹塑性扭转变形,得到梯度纳米位错结构奥氏体不锈钢线材。上述扭转变形的角度为3~30°,扭转变形的速率为1~10°/min,扭转变形的次数为10~300次。采用小角度多道次弹塑性扭转变形技术,可实现不锈钢线材毫米量级厚度梯度纳米位错结构体积分数、错位密度分布的精细调控,使其同时具有高屈服强度与高拉伸塑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26237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0865069.5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河北工程大学 , 安阳市新普钢铁有限公司 , 辽宁科技大学 , 河北省奥时冶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镦模具及冷镦工艺,该冷镦模具包括一模、二模、三模和四模,通过一模、二模、三模和四模依次进行冷镦,锻件原料逐步成型,再经过搓丝工艺形成螺栓。一模、二模、三模、四模的上模和下模分别设有上模冷却组件和下模冷却组件,且一模、二模、三模、四模均设有脉冲电流施加点,在各冷镦工序中,通过脉冲电流施加点对工件直径变化较大处施加脉冲电流,提高工件的塑性,减小成型时的变形抗力,从而降低工件与模具间的摩擦力。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设有温度监控组件,模具需要降温时可通过上模冷却组件和下模冷却组件及时进行降温。本发明提供的冷镦模具不仅提高了螺栓的成型质量,而且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99272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84209.5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河北工程大学 , 河北省奥时冶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介子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方坯连铸结晶器锥度优化设计方法,涉及炼钢连铸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收集优化设计对象结晶器的基础参数,并获得钢、结晶器铜管、冷却水的物性参数;然后建立钢铸流―结晶器铜管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并设定模型的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和求解参数进行仿真计算;待钢铸流―结晶器铜管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仿真计算结束后提取计算结果,分析小方坯连铸结晶器内坯壳的凝固传热及收缩行为、渣道内保护渣分布、气隙的生成与扩展;根据渣道内保护渣及气隙的分布,对结晶器内腔结构及锥度进行优化调整;最后基于调整后的结晶器铜管内腔结构及锥度进行几何建模,重复以上过程,直至渣道内气隙层完全消除,且渣膜分布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677666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40988.X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河北工程大学 , 河北省奥时冶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介子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T17/20 , G06F119/0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方坯连铸结晶器内坯壳凝固收缩计算方法,涉及炼钢连铸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确立小方坯连铸结晶器进行模拟计算的相关参数;并获得钢、结晶器铜管、冷却水的物性参数;然后基于小方坯连铸结晶器的结构参数,建立小方坯连铸结晶器仿真模型;并设定模型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构建坯壳‑结晶器界面传热模型,耦合分析渣道内液、固态保护渣及气隙的分布,定量化描述传热介质分布对坯壳‑结晶器界面传热的影响;构建结晶器‑冷却水界面传热模型,分析铜管外部冷却水的流动及换热,定量化描述结晶器‑冷却水界面传热行为;最后设定小方坯连铸结晶器仿真模型求解参数,提交模拟运算,分析小方坯连铸结晶器内坯壳的凝固传热及收缩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3403446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578722.5
申请日:2021-05-26
IPC: C21C5/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熔融聚乙二醇速冷测定转炉喷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水浴升温:热水浴槽内的水进行升温,温度保持在80~90℃;2)熔融PEG‑2000;3)将低温液氮输入低温液氮槽中;对转炉模型中的熔融态的PEG‑2000进行喷吹;5)停止输入液氮及水浴加热,排空液氮槽中的液氮;统计从转炉模型的炉口喷射出并落入液氮槽中的凝固态PEG‑2000。优点是:不仅可以精准的获得单位时间内从炉口喷溅出的液体数量,同时可以直观的考察整个喷溅结束后,熔融液体在低温槽底部的分布特征,包括每一个位置的分布数量以及对应的分布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1308876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62925.0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河北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模量高强度生物医用钛锆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钛锆基合金按质量百分比其组分为:Ti:39~45、Zr:46~52、Al:4~5、V:3~4。制备过程为:⑴原料按质量百分配比2000~2020℃熔炼,得到合金铸锭;⑵合金铸锭涂覆抗氧化剂,加热至1025~1100℃,保温1~3小时,2~3次镦拔,950~1000℃热轧制,变形量80%~90%,获得板状合金,冷却、修整,去抗氧化剂;⑶加热850~870℃,保温1~2小时,固溶处理,冷却至室温;⑷切割成3~4mm的薄板,室温轧制变形。本发明利用固溶处理与室温变形相结合来调控合金的性能和相组成制备生物医用钛锆基合金,降低了合金弹性模量,提高了合金的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