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管翼梁一体的双翼式固定翼植保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11762324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91823.9

    申请日:2020-07-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管翼梁一体的双翼式固定翼植保无人机,包括机身和设于机身两侧的机翼,机身上设有药箱和输药泵,输液泵的进液口与药箱的出液口通过对接头卡接,机翼包括固定式的上机翼和下机翼,上机翼上具有螺旋桨,下机翼上设有输液管,输液管的进液口与输液泵的出液口密封连接,输液管的出液口设有喷头,喷头位于下机翼的端部。通过在机身的两侧设置固定式的上机翼和下机翼,在机身上设有药箱和输药泵,上机翼上具有螺旋桨,下机翼上设有输液管,输液管的进液口与输液泵的出液口密封连接,输液管的出液口设有喷头,喷头位于下机翼的端部,不仅提高了该装置的负载能力和续航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喷药幅宽。

    一种窝眼轮式排种器清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073780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55939.X

    申请日:2019-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窝眼轮式排种器清种装置,包括排种器,其还包括:收集装置,包括箱体及与箱体连通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负压结构,包括负压生成装置及用于和排种器机架连接的第三连接部,负压生成装置包括吸风口,吸风口与第一连接部连接;连通组件,包括多头通管,多头通管的出口端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多头通管的多个进口端分别与排种器的出料口连接。当启动负压生成装置时,通过吸风口将箱体的空气抽出,使箱体内部形成负压,同时多头通管与排种器的出料口相连接,通过负压将排种器内残留的种子吸到箱体内,快速、便捷地完成窝眼轮式排种器的清种作业。

    一种高地隙田间植保车轮距调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34347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48879.0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地隙田间植保车轮距调整装置,包括横梁架、套装于横梁架两端的调节滑套以及两个平推液压缸,平推液压缸的活塞杆水平向外分别与两个车轮内侧的传动箱体连接,传动箱体上端与调节滑套连接;在调节滑套的侧壁上开有润滑油孔,润滑油孔通过润滑油管与平推液压缸外部的液压油路连接;在传动箱体的内侧安装有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还与控制平推液压油路的电磁换向阀电连接;平推液压缸下端水平设置有传动轴组件,差速器的左右两个输出半轴分别通过传动轴组件将动力传递至传动齿轮带动车轮转动,本装置可根据作业需要实现轮距的自动调整,而且在轮距调整过程中可进行实时监测。

    一种蒜薹收获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8951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126245.3

    申请日:2018-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蒜薹收获装置,包括设置于壳体内部前端入口处的喂入机构,喂入机构末端设有抽拔机构,抽拔机构中间设有拨禾机构,拨禾机构上方设置针扎机构,抽拔机构末端设有收集机构;所述抽拔机构包括设置于侧壁上的第一链轮,第一链轮与第一链条啮合,第一链条上固定有蒜薹夹,蒜薹夹上方设置蒜薹夹开关,所述针扎机构包括设置于T形壳体中心处的曲轴,曲轴通过连杆与钉板连接。喂入机构实现蒜薹自动导入,曲柄连杆可以实现间歇扎断大蒜植株假茎,拨禾机构和蒜薹夹的配合使用,快速平稳的将蒜薹传输,该发明的蒜薹收获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和收获效率高的优点,并保证大蒜蒜头和蒜薹植株的完整,提升蒜头和蒜薹的产量。

    基于高速成像技术的雾滴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2384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811262511.5

    申请日:2018-1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植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速成像技术的雾滴发生装置,包括雾滴发生机构和电控系统,通过电控系统改变并记录雾滴的运动状态;雾滴发生机构包括植保喷头、雾滴采样槽和旋转实验台,雾滴采样槽可在植保喷头、旋转实验台之间升降;雾滴采样槽上开有若干个滤雾通孔,部分雾滴穿过滤雾通孔下落至试验样品上表面;电控系统包括电控箱及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电控箱内置高速成像单元和水压控制单元,所述高速成像单元的输入端与摄像机连接,高速成像单元的输出端与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电连接,所述水压控制单元与隔膜泵电连接,利用本发明能够灵活改变雾滴大小与撞击速度,实现尽可能少的液滴撞击固体表面,能更清晰地记录拍摄运动过程。

    miR-7885-5p及其靶标基因PEPCK在制备白蚁解毒抑制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3631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177336.4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一种miR‑7885‑5p及其靶标基因PEPCK在制备白蚁解毒抑制剂及其应用。两种相互联系且能够用于增强白蚁生物防治效果的RNA序列,即miR‑7885‑5p及其靶标基因PEPCK,其双链RNA能够显著抑制白蚁解毒能力,增强金龟子绿僵菌杀灭白蚁的效果。利用绿僵菌感染取食miR‑7885‑5p模拟物的白蚁,白蚁死亡率显著上升。基于PEPCK序列设计并合成PEPCK dsRNA,利用RNase III将PEPCK dsRNA消化成作用效果更强的PEPCK siRNA。白蚁取食PEPCK siRNA后,解毒相关基因PEPCK表达量显著下降。利用绿僵菌感染取食PEPCK siRNA后的白蚁,白蚁死亡率显著上升。

    一种增强生防菌杀灭白蚁效果的双链核酸Dicer-1 dsRNA

    公开(公告)号:CN113106108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76267.8

    申请日:2021-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生防菌杀灭白蚁效果的双链核酸Dicer‑1 dsRNA。本发明中Dicer‑1 dsRNA的设计来源于黑胸散白蚁Dicer‑1基因,DNA序列为SEQ 1。基于SEQ 1序列,设计并克隆含有目的基因Dicer‑1片段SEQ 2的纯净质粒。通过SEQ 2序列,设计并克隆Dicer‑1 dsRNA模板,通过T7体外转录系统合成Dicer‑1 dsRNA。将Dicer‑1 dsRNA与白蚁食物混合,随后放入白蚁群体中供白蚁取食。用生防真菌感染取食Dicer‑1 dsRNA的白蚁后,染菌白蚁相互理毛行为次数下降,疾病防御相关基因发生紊乱,抗菌活性下降,死亡率显著上升。这表明Dicer‑1 dsRNA能够显著提高生防真菌对白蚁的生物防治效果。本发明获得的Dicer‑1基因可作为白蚁防治的靶标分子,与生防真菌结合使用,有效提高白蚁防治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植保无人机风场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1352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078106.6

    申请日:2019-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植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保无人机风场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框架以及安装于支撑框架上端的风场模拟机构和安装于支撑框架下端的风场检测机构;风场模拟机构真实模拟植保无人机实际飞行过程姿态以及飞行速度下风场的分布规律,风场检测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风勺以及设置于风勺上的风速传感器,可通过调节活动座在风勺上的相对位置,测量旋翼下方不同位置的风场情况,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植保无人机,模拟真实性高,操作实用性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