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8908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838976.0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河南师范大学
IPC: C07D231/56 , C07D401/04 , C07D405/04 , B01J27/08 , B01J31/02 , B01J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烷基‑2‑苯基吲唑类化合物的光催化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以2‑苯基‑2H‑吲唑类化合物和NHPI酯为起始原料,在催化体系的作用下,以DMSO为溶剂,在氮气保护条件下于室温蓝光光照反应,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反应液,旋去有机相,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烷基‑2‑苯基吲唑类化合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底物范围宽、反应条件温和、无需过渡金属催化剂和传统有机染料类光催化剂、可见光催化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22125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315112.0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河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离子掺杂碳点的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抗菌材料,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碳点溶液逐滴加入含有氯化铜的水溶液中并且加热反应,得到第一混合物;步骤二,将第一混合物进行离心处理并且取沉淀,多次洗涤沉淀然后在烘箱中烘干,即得到成品。本发明的制备过程简单,原料易得,条件温和,制得的抗菌材料抗菌效果良好,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3983672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15152.3
申请日:2014-05-21
Applicant: 河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硫化物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一种石墨烯-硫化物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2-8mg氧化石墨烯加入到70mL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得到棕黄色悬浊液;(2)将0.266g醋酸锌或0.123g醋酸镉和0.228g硫脲依次加入上述悬浊液中,再加入1-5mL聚丙烯酸,用氨水调节溶液pH=8-10;(3)将步骤(2)得到的溶液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于160-200℃水热反应6-8h,冷却后,将水热反应釜底部的黑色沉淀分离,洗涤,烘干即制得石墨烯-硫化物量子点复合材料。本发明步骤简单,操作方便,采用水做溶剂,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石墨烯-硫化物量子点复合材料,避免了使用有机溶剂带来的成本高和环境不友好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58291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40580.5
申请日:2021-07-25
Applicant: 河南师范大学
IPC: C07D213/30 , C07D213/65 , C07D213/61 , C07D213/40 , C07D409/06 , C07J43/00 , C07D413/12 , C07D401/06 , C07D213/48 , C07D213/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取代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取代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将苯乙烯类化合物、氰基吡啶类化合物和2,2‑二乙氧基羧酸类化合物置于溶剂中,在蓝光照射、氮气环境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水淬灭反应,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反应液,合并有机相之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经柱层析得到目标产物4‑取代吡啶类化合物。本发明首次提供了一种4‑取代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不需要使用传统的过渡金属光敏剂和外加氧化剂,光源为可见光,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701620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010234551.X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河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氧化钨/ZIF‑8复合催化剂的合成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将三氧化钨纳米片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并向其中加入2‑甲基咪唑水溶液并超声5‑15min;(2)逐滴滴加2‑甲基咪唑水溶液,搅拌8‑15min;(3)加入现配制的醋酸锌水溶液,在室温下搅拌1.5‑2.5h;(4)用洗涤液进行洗涤并干燥即得目标产物。三氧化钨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而ZIF‑8是一种结晶性的多孔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多孔结构和丰富的路易斯碱位,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利用二者各自的优点并将其结合起来制备了一种复合物,能够有效提高三氧化钨的吸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498887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910870934.3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河南师范大学
IPC: C08F222/38 , C08F226/06 , C08J9/26 , B01J20/26 , B01J2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ZIF‑67为载体在水相中制备双氯芬酸钠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IF‑67为载体,水作为致孔剂和溶剂,双氯芬酸钠为模板分子,1‑烯丙基‑3‑乙烯基咪唑四氟硼酸盐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于50‑70℃振荡聚合反应制得目标产物双氯芬酸钠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本发明制备的双氯芬酸钠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过程简单、成本低,且对环境样品中残留的双氯芬酸钠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分离富集效果,在双氯芬酸钠的净化处理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70162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234551.X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河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氧化钨/ZIF-8复合催化剂的合成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将三氧化钨纳米片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并向其中加入2-甲基咪唑水溶液并超声5-15min;(2)逐滴滴加2-甲基咪唑水溶液,搅拌8-15min;(3)加入现配制的醋酸锌水溶液,在室温下搅拌1.5-2.5h;(4)用洗涤液进行洗涤并干燥即得目标产物。三氧化钨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而ZIF-8是一种结晶性的多孔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多孔结构和丰富的路易斯碱位,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利用二者各自的优点并将其结合起来制备了一种复合物,能够有效提高三氧化钨的吸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704432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0061266.X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河南师范大学
IPC: B01J20/22 , C02F1/28 , B01J20/30 , C08G83/00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锅法制备UIO‑66‑NH2/功能性单体复合材料的方法,将功能性单体、锆源和有机配体同时超声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再加入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然后转移至具有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内,于100‑150℃反应相互配位键合,冷却后经洗涤、离心、干燥后制得目标产物UIO‑66‑NH2/功能性单体复合材料,并公开了该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在吸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一锅法制得的UIO‑66‑NH2/功能性单体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且制备过程简单、环境友好,对环境中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去除效率高且吸附容量大。
-
公开(公告)号:CN11049888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70934.3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河南师范大学
IPC: C08F222/38 , C08F226/06 , C08J9/26 , B01J20/26 , B01J2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ZIF-67为载体在水相中制备双氯芬酸钠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IF-67为载体,水作为致孔剂和溶剂,双氯芬酸钠为模板分子,1-烯丙基-3-乙烯基咪唑四氟硼酸盐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于50-70℃振荡聚合反应制得目标产物双氯芬酸钠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本发明制备的双氯芬酸钠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过程简单、成本低,且对环境样品中残留的双氯芬酸钠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分离富集效果,在双氯芬酸钠的净化处理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704432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61266.X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河南师范大学
IPC: C02F1/28 , B01J20/22 , B01J20/30 , C08G83/00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锅法制备UIO-66-NH2/功能性单体复合材料的方法,将功能性单体、锆源和有机配体同时超声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再加入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然后转移至具有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内,于100-150℃反应相互配位键合,冷却后经洗涤、离心、干燥后制得目标产物UIO-66-NH2/功能性单体复合材料,并公开了该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在吸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一锅法制得的UIO-66-NH2/功能性单体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且制备过程简单、环境友好,对环境中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去除效率高且吸附容量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