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8030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82995.X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安全测试的场景提取生成及评价方法,采用语义分割网络最大程度保留原始自然驾驶数据的中的场景要素特征,基于高层决策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使用粗糙集提炼出典型危险场景的关联生成规则,并能够结合仿真软件自动生成典型危险场景,为参考自然驾驶数据自动化提取场景的特征及生成提出了一定的设计思路;同时又从自然驾驶行驶评价、测试场景复杂度评价两个维度上结合对自动驾驶汽车整体的智能性进行评价,结合不同方面的关键指标优势从而提高了对自动驾驶汽车评价的多维性;大幅提升场景生成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8208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63841.1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G06F18/241 , G06N3/042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88 , G06F18/10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优化图嵌入表示的异常行为检测方法,首先获取需要进行异常行为检测的社交网络中的实体信息和关系信息,然后获取若干组正常状态下的历史数据,对于每组历史数据分别生成对应的时序知识图谱并进行补全,构建包括图神经网络,读取函数模块,长短时记忆网络和异常行为评估模块的动态图异常行为检测模型,采用历史数据补全后的时序知识图谱对动态图异常行为检测模型进行训练,获取待检测时间段对应的时序知识图谱并输入训练好的动态图异常行为检测模型,得到待检测时间段社交网络是否存在异常行为的检测结果。本发明在保留原始社交网络图结构和属性信息的同时提高嵌入的信息量,以提高异常行为检测模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7028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53949.2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B60W60/00 , B60W50/00 , G06F30/15 , G06F30/27 , G06F119/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模型强化学习的自动驾驶车辆纵向决策方法,属于自动驾驶决策规划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车辆能耗模型;构建全车垂向动力学模型;基于车辆间通信技术,获取并分析前车的行驶数据,确定跟车最小安全距离;基于有模型强化学习方法,利用贪婪动作对车辆能耗及纵向动力学近似模型进行更新,通过反复训练使模型达到最优结果。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有模型强化学习的自动驾驶车辆纵向决策方法,通过智能速度规划技术,有效平衡节能和舒适性,通过生态驾驶控制策略,降低了汽车能耗,提高了乘坐舒适性,实现了更加高效、安全和愉悦的驾驶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823027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63673.X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G06V20/56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N3/0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联网中基于簇头选择和知识蒸馏的对抗联邦学习方法,首先从车辆簇中选择簇头车辆,然后部署对抗联邦学习模型,将待学习的图像分类模型作为学生模型,在簇头车辆部署生成器和老师模型,在成员车辆部署判别器和学生模型,然后进行对抗联邦学习,学习过程中由生成器生成对抗样本并作为老师模型和学生模型的输入图像,在计算损失函数时考虑老师模型和学生模型对于对抗样本标签的预测概率,在对抗联邦学习完成后,将学生模型的参数进行聚合,用于更新图像分类模型的参数。本发明可以在防御梯度逆向攻击的同时提高联邦学习的聚合效率,提高聚合模型的分类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3435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35546.9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G06Q10/083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控系统的智能低速无人车配送策略,涉及无人车配送技术领域,通过应用软件向云控系统发送配送需求并选择配送时间;云控系统根据相关支持平台,获取高精地图、客户位置信息、气象信息等,根据路侧感知计算平台,获取实际道路交通状况,基于通信平台,实现车端、路端、云端互联互通;云控平台根据货物物理信息、配送时间需求确定配送任务列表,根据客户位置信息、实际道路交通状况规划配送顺序及路径。本发明可基于云控系统获得的数据对智能低速无人配送车进行评价,以改善云控平台在确定配送列表、规划配送路径及顺序选择方面的不足,提高了智能低速无人配送车的行车安全、配送效率、减少运输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60183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11735.3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动态协调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预测混合动力系统中发动机转矩的实时估计值;根据模型预测协调控制策略得到发动机转速、电机转矩及电机转矩变化率的约束关系,通过将控制目标及约束关系转化为二次规划问题,以跟踪发动机转速;模型预测协调控制策略是基于发动机转矩的实时估计值与传动系统的运动学、动力学关系得到的;将理想的发动机转速输入到PID控制器,计算出补偿转矩,对发动机进行补偿。本发明根据发动机转矩估计值和发动机转速预测值通过PID控制器计算出电机补偿转矩,用于在纯电动与混合动力模式之间的切换中对发动机进行补偿,降低切换时间且有效降低了模式切换过程中的整车纵向冲击度,提高了驾驶平顺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9332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65734.5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车辆路径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对车辆当前位置、目标点及预瞄点的确定;然后通过建立前轮转角与横向误差的传递函数完成前馈系统的搭建,得出前轮转角1;基于当前航向角和预瞄点处的航向角建立基于航向角误差的反馈控制系统,得出前轮转角2;之后基于偏差的范围选择不同的权重累加在一起最终得到最优的前轮转角,最后依据当前车速和前轮转角等物理量得出最佳的转向加速度。本发明能够实现实时整定航向偏差参数,同时也能够解决消除误差所需最优转向加速度的问题,使车辆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误差,提高路径跟踪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56037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23630.3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动驾驶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驾驶车辆避障路径规划与跟踪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根据车辆信息以及车辆所处位置的道路信息,获取避障路径集合,在避障路径集合中选取最终避障路径;将跟踪误差模型的输出量以及自动驾驶车辆的实际输出量输入至扰动观测器,再将扰动观测器的输出量输入至最优控制律中,得到控制自动驾驶车辆的前轮转向角的控制律,根据前轮转向角的控制律对自动驾驶车辆进行跟踪控制。通过引入扰动观测器估计跟踪误差模型的系统扰动,并将其用于最优控制律中,不仅能够消除稳态误差,而且具有抑制时变扰动的能力,从而提高跟踪精度,使车辆能够严格按照规划的路径行驶,保证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4071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42340.8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H02P21/00 , H02P21/22 , H02P25/024 , H02P2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方法,属于电机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只采用直轴电流调节器,交轴电压通过分区直接给定的方法;将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曲线线性化为一条直线,并根据该直线的斜率结合电压矢量幅值与逆变器直流端输出电压的最大值,判断弱磁控制和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切换模式;根据构建出交轴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线性数学关系,并结合直轴电流的大小判断弱磁运行区域,分区给定交轴电压,使电机交轴电压指令值能根据电机转速的变化实时调节。本发明提高了电机控制模式切换时的响应速度,使电机稳定工作在最优工作点,保证了电机运行时的稳定性和控制系统的带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92388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43781.7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公交场站调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场站调度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构建了能够与无人公交车和路侧设备通信的云控平台,通过云控平台进行调度控制。在制定SOC充电策略时,充分考虑了乘客实际需求以及公交车的剩余SOC电量和行车状态,使制定SOC充电策略能够满足载客任务;同时本发明根据场站内部的停车位、充电位的分布以及场站道路特点,并结合根据SOC充电策略为无人公交车规划场站内的行车路线,进而提供公交车在场站的调度的效率。此外,本发明还考虑了会车情况下的问题,以安全性收益、平顺性收益和高效性收益为目标进行会车控制,保证了车辆的通行的安全性、平顺性和高效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