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9854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380857.7
申请日:2021-11-20
Applicant: 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压阀调节组件,解决了现有减压阀调节组件无法满足电池包加工等领域需要压力调节范围大、出口流量小、出口压力稳定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位于调节弹簧与膜片之间的下弹簧座,膜片的下方顶压有顶杆座,所述下弹簧座上设置有弹簧座中心通孔,膜片上设置有膜片中心通孔,所述顶杆座包括顶压膜片的大径段、穿过膜片中心通孔和弹簧座中心通孔的小径段,大径段的上端面与膜片的下端面之间密封设置有围绕在膜片中心通孔外周的第一密封件,小径段穿出弹簧座中心通孔的端部设置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的下端面压在下弹簧座的端面上。使用本发明的减压阀在振动、冲击及高低温等环境中也可满足调节精度高、出口压力公差范围小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202659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501616.7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小流量微型电磁阀的衔铁组件,包括套筒、线圈组件、衔铁,衔铁的下端设置有阀座,衔铁的顶部设置有将衔铁压在阀座上的弹簧,阀座与衔铁之间通过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环形凸起及环形橡胶垫密封配合,环形橡胶垫压接在各个环形凸起的顶部之间,衔铁上设置有过气孔,过气孔位于环形橡胶垫的外侧或/和环形橡胶垫的内环部,阀座上设置有位于相邻环形凸起之间的通气孔。本发明能根据需求调整不同的出口流量,无需持续处于高电流供电状态,即能实现电磁阀保持在打开或关闭状态,且能达到实现对燃气喷射量的精准计量控制,及时响应CPU的指令需求,从而达到最佳空燃比,满足排放要求,设计寿命达由1.5亿次提高到6亿次。
-
公开(公告)号:CN11187826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46665.5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IPC: F02M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气控制集成阀组,包括开关阀部分和稳压阀部分,开关阀部分的开关出气端和稳压阀部分的稳压进气端密封对插连通,并使开关阀体和稳压阀体可拆固定连接;所述稳压进气端具有安装孔段,所述稳压阀座由稳压进气端插装入安装孔段中,并由所述开关进气端顶压固定在安装孔段中。阀组集成有开关阀部分和稳压阀部分,直接将管道连接在集成阀组上即可,不需要再像现有技术中一样,将各个阀连接在管道上,有效减少了连接泄漏点,安全性好。并且,在集成组装开关阀体和稳压阀体时,开关出气端和稳压进气端密封对插连通,利用开关出气端将稳压阀座顶压固定在安装孔段中,方便装配及维护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10069898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466017.9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轮泵设计容积效率计算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齿轮泵的容积效率计算结果精确度低、误差大的问题。本发明的计算方法包括端面泄漏量计算:分为端面压差流计算和端面剪切流计算和径向泄漏量计算:分为径向压差流计算和径向剪切流计算;然后由上述两部分通过修正得到齿轮泵总泄漏量计算公式。本发明通过对于齿轮泵端面间隙泄漏量及径向间隙泄漏量的分析,推导了一种固定间隙齿轮泵的理论容积效率的计算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的验证,误差相对小,对设计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542717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610486033.0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IPC: F15B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位六通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芯的顶端设置有手柄,阀芯的顶部设置有定位孔,阀芯上设置有若干通道,阀体上设置有主油箱进口、主油箱出口、副油箱进口、副油箱出口、发动机进口和发动机出口,阀芯位于阀体内,阀芯的底部设置有轴用挡圈,阀芯通过定位螺钉与阀体固定连接,定位螺钉上设置有弹簧,定位螺钉的顶端设置有钢球。该种三位六通阀,通过设置的定位孔,可以对阀芯起到限位作用,通过设置的手柄,可以控制阀芯的旋转,手柄旋转到对应的平面,阀内对应的流道导通,实现不同的预定功能,该种三位六通阀,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容易堵塞,工作效率高,可以实现不同的预定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776314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510143166.3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气阀组和加气阀组用加气单元及其阀体,加气阀组包括至少两个加气单元,各加气单元均包括阀体,各加气单元的阀体分别具有与对应邻接的加气单元的阀体贴合装配的贴合侧面,各加气单元的加气气路分别具有延伸至对应贴合侧面上的出气口,任意两个相邻接的加气单元的贴合侧面相对应贴合,任意两个相邻接的加气单元的贴合侧面上的出气口对接连通,任意两个相邻接的加气单元之间于相应加气气路的出气口处设有防止出气口对接处漏气的密封结构,至少两个加气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加气单元上设有与该加气单元的加气气路连通的总出气口。通过设置于贴合侧面的出气口连通相邻接的加气单元的加气气路,不需要外置外接管路,降低泄漏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202658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0501236.3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流量微型电磁阀及其装配调节方法,包括分体式的端部壳体、中间壳体和出气接头,阀体内设置有可磁化的套筒,套筒与阀体之间设置有线圈组件,套筒上依次设置一衔铁、线圈组件和挡铁,衔铁的外周设置有隔磁环,衔铁的顶部设置有将衔铁压在阀座上的弹簧,线圈组件和挡铁外连接安装中间壳体,中间壳体连接端部壳体和出气接头,衔铁和阀座设置在中间壳体与出气接头之间,端部壳体、中间壳体和出气接头组装后设置在燃气喷射电磁阀座内。本发明能实现对燃气喷射量的精准计量控制,及时响应CPU的指令需求,从而达到最佳空燃比,满足排放要求;同时,还能够避免装配时对线圈组件造成不良影响,还能调节开度行程及衔铁开启时的弹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776314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43166.3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气阀组和加气阀组用加气单元及其阀体,加气阀组包括至少两个加气单元,各加气单元均包括阀体,各加气单元的阀体分别具有与对应邻接的加气单元的阀体贴合装配的贴合侧面,各加气单元的加气气路分别具有延伸至对应贴合侧面上的出气口,任意两个相邻接的加气单元的贴合侧面相对应贴合,任意两个相邻接的加气单元的贴合侧面上的出气口对接连通,任意两个相邻接的加气单元之间于相应加气气路的出气口处设有防止出气口对接处漏气的密封结构,至少两个加气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加气单元上设有与该加气单元的加气气路连通的总出气口。通过设置于贴合侧面的出气口连通相邻接的加气单元的加气气路,不需要外置外接管路,降低泄漏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4678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53940.0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阀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线性度比例阀,包括依次连接的驱动部、作业部和密封部,作业部包括与隔磁垫片抵接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设置有阀芯模组,所述阀芯模组的上方设置有衔铁,所述衔铁包括同心设置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圆弧,所述第二基体的边缘处设置有延伸体,通过衔铁的改变,能够提升公差容错高,使得产品的一致性好,良率高,衔铁行程大,意味着设计较小的阀口就可以实现比例电磁阀在较大流量范围的线型控制,这使得阀的整体尺寸更容易小型化、微型化,缩小的阀口尺寸使得比例电磁阀控制难度低、抗干扰能力强,能在气流脉动大的情况下稳定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095594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911312036.2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F04C2/08 , F04C2/18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齿轮泵领域,特别涉及齿轮泵浮动侧板设计方法。齿轮泵浮动侧板设计方法,通过计算浮动侧板朝向齿轮端面一侧的受力、浮动侧板背向齿轮一侧的受力、浮动侧板朝向齿轮端面一侧受力绕X轴的力矩、浮动侧板背向齿轮一侧受力绕X轴的力矩,使浮动侧板两侧的合力和绕X轴的合力矩均为零,列方程组:Ff1‑Fyj=0,Mf1‑x‑Myj‑x=0,浮动侧板参数调整需要保证浮动侧板两侧的合力和绕X轴的合力矩为零,缩小了浮动侧板参数的试验范围,减少了浮动侧板的模拟试验次数,避免了对不满足位置调整方程的浮动侧板参数进行不必要的模拟试验,解决了目前的齿轮泵浮动侧板参数仅依靠经验选定造成试验次数多、研发周期长、研发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