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0385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0356858.0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B09C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涉及客土改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生物修复土壤用环保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箱、安装在处理箱上方的顶盖、一端铰接在处理箱侧壁上的旋转支撑板以及设于处理箱上的土壤修复机构;处理箱靠近旋转支撑板活动端的一侧壁上开设出土口,出土口处设置有可开合的开关门板,相对于出土口的处理箱的侧壁上设置有卸料机构,用于将旋转支撑板上的客土推出。本发明通过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内对客土进行改良,避免废气逃逸到外界而污染环境,更加环保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1937312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41942.8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客土边坡生态养护的一体化装置,包括铺设于坡面的灌溉装置和双层薄膜养护装置,灌溉装置上设置了具有调控阀的旋转双向喷头,实现工程个性化灌溉;双层薄膜养护装置利用了钩爪和内置弹簧实现双层薄膜的自动化铺设和回收,同时透气孔薄膜与遮光薄膜共同形成的双层膜结构具有阻流、透气、遮光、保水等多项功能。本发明所设计的用于客土边坡生态养护的一体化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快速恢复岩质边坡生态环境,装置的使用方法简单易懂、操作简单、学习成本低,铺设后的装置可循环使用,且具备保护外壳,耐久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71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02380.0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江苏省山水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02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生态修复后边坡长时序碳效应收集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生态修复后边坡进行植被密度以及碳效应的统计与评价;然后结合摄影测量技术对边坡进行图像采集,并运用深度学习方式提取植被;再通过对提取的植被图像与植被密度以及碳吸收效应进行对应拟合,得出关系曲线;最后通过在边坡布设图像采集设备进行长时序监测,通过所采集的植被图像换算碳效应以达到对修复后边坡的长时序碳效应收集评价。本发明能够在长时序视角下监测生态修复后边坡的碳效应情况,对所监测边坡碳效应进行针对性评价,为边坡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依据,提高了生态恢复的可靠性,保障边坡生态恢复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318118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07011.5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雾霾处理装置,安装于汽车外部,包括壳体,还包括通风系统、雾霾处理系统以及电力系统。所述壳体为坡体结构,直立面朝向车头为壳体前端,坡面朝向车尾为壳体后端。通风系统和雾霾处理系统由前至后依次安装于壳体内。利用车辆前进时迎风面产生的正压力提高雾霾处理效率。依托于公共交通系统,可随其在固定区域内和固定路线上移动,处理城区主要区域内的雾霾,建立雾霾处理“防线”,营造良好城市空气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60385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356858.0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B09C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涉及客土改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生物修复土壤用环保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箱、安装在处理箱上方的顶盖、一端铰接在处理箱侧壁上的旋转支撑板以及设于处理箱上的土壤修复机构;处理箱靠近旋转支撑板活动端的一侧壁上开设出土口,出土口处设置有可开合的开关门板,相对于出土口的处理箱的侧壁上设置有卸料机构,用于将旋转支撑板上的客土推出。本发明通过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内对客土进行改良,避免废气逃逸到外界而污染环境,更加环保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1944352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67003.8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岩质边坡生态恢复与碳效应的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地区降雨情况确定生态修复效果与碳吸收效应权重;根据岩质边坡条件与植被生长情况对生态修复效果进行评价赋分;根据区域碳吸收效果对碳吸收效应进行评价指标赋分;根据评价要素及其权重和评价指标的赋分值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其量化指标对生态恢复与碳效应进行综合评价。本发明通过对生态修复效果及碳吸收效应进行量化,综合评价岩质边坡生态恢复与碳效应,为岩质边坡生态治理提供指导,确保岩质边坡生态特性,重视碳吸收与碳储存。
-
公开(公告)号:CN11494659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19192.9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A01G24/10 , A01G24/23 , A01G24/25 , A01G24/20 , A01G24/00 , A01C1/06 , A01G22/00 , A01G17/00 , E02D1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陡立岩坡的客土喷播基材及制备方法,该客土喷播基材由基质土壤、生物胶、肥料和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其中基质土壤包括粉质黏土、植物纤维、稻壳和植物种子,本发明客土喷播基材的基质土壤中包含大量孔隙,具有多孔结构,有利于保水、保肥及透气,为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提供了空间。本发明客土喷播基材粘聚力大,在喷射至陡坡面后,不容易产生局部或整体的滑塌,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211799746U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20192119.4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移动式固废基雾霾处理装置,安装于汽车外部,包括壳体,还包括通风系统、雾霾处理系统以及电力系统。所述壳体为坡体结构,直立面朝向车头为壳体前端,坡面朝向车尾为壳体后端。通风系统和雾霾处理系统由前至后依次安装于壳体内。利用车辆前进时迎风面产生的正压力提高雾霾处理效率。依托于公共交通系统,可随其在固定区域内和固定路线上移动,处理城区主要区域内的雾霾,建立雾霾处理“防线”,营造良好城市空气状况。(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