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65568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10117.9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共享储能模式下考虑惯量支撑的电池配置方法,步骤如下:建立考虑电池变寿命特性的规划层模型,优化目标为年等效净收益最大化;建立考虑弃风光回收与系统惯量支撑的调度层模型,优化目标为日运行收益最大化;求解电池双层优化配置模型,采用离散粒子群算法求解规划层问题,将得到的电池额定容量与额定功率下送到调度层,利用CLPEX求解下层模型并将结果返回到上层,不断迭代求解直至满足终止条件,输出电池容量最优配置方案。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广义储能资源的等效储能特性和电池装置的变寿命特性,能够通过不同能源系统之间的储能共享缓解电力系统弃风光问题和惯量短缺问题,有效降低储能资源的综合成本,提升系统的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8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74832.1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30/018 , G06Q50/06 , G06N3/0499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低碳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的电网优化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通过电力系统运行模拟和碳排放流计算生成系统动态排放因子的数据集,利用数据集训练前馈神经网络模型,得到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将训练后的神经网络转化为混合整数规划约束,构建考虑用户低碳需求响应行为的双层优化模型,以进行用电需求侧的碳减排。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动态碳排放因子在电力系统需求响应中缺乏与负荷互动能力,从而使需求引导产生较大误差,影响电力系统减碳效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9666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87640.0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徐州供电分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发电清洁性评价方法,本发明从确定性规划指标和不确定性运行指标两方面出发,建立综合评价方法,兼顾发电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特点,同时,能够建立面向新能源出力不确定的发电清洁性模糊隶属度评价矩阵,结合规划评价结果,构建每个待评价区域的二维评价矩阵,从而得到直观、准确的评价结果,解决了现有电力系统发电清洁性评价方法未考虑出力不确定性因素,造成对电力系统发电清洁性评价准确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632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861391.6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家庄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PC: G06Q30/0202 , G06Q50/06 , G06Q30/08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涉及用户增量激励方法以及投标与需求响应决策异步优化方法。用户增量激励方法包括:用户根据电力需求从系统运营商购买每个时段所需的电力,并参与需求响应以提高收益。投标与需求响应决策异步优化方法中系统运营商优化电力批发市场中的投标策略和电力零售市场中的需求响应策略,采用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的异步双交互DRL算法解决投标和需求响应决策的耦合,将投标和需求响应决策的耦合问题描述为马尔科夫过程。本发明考虑在一个零售商和许多消费者的情况下的价格设计问题,提出针对需求侧差异性用户的灵活性挖掘方法;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异步双交互决策方法解决了投标和需求响应决策的耦合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0283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388905.X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H02J3/46 , H02J3/38 , H02J3/32 , H02J3/24 , G06F18/23213 , G06F17/1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微电网联合规划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包括:根据构建的风光出力相关性模型,随机抽取样本点生成原始场景样本,由原始场景样本聚类得到多微电网联合规划的典型场景;根据预设的多微电网联合规划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基于多微电网内储能及需求响应资源的协同运行,建立典型场景下待规划配电网的多微电网联合规划双层模型;根据多微电网联合规划双层模型,获取待规划配电网中每个微电网的容量配置信息,以对目标多微电网进行容量配置;根据目标多微电网的容量配置信息,对目标多微电网中光伏电池板总容量、燃料电池的装机容量和储能电池容量进行配置。本发明能提高新能源消纳,改善网损,维护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86567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72258.6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的云储能系统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面向多风电场共享应用的梯次利用动力电池云储能系统的组成架构及运行原理;基于组成架构及运行原理,求解动力电池云储能系统的成本分摊方法的运行模拟模型,得到梯次利用动力电池云储能系统的储能资源优化调度计划;根据储能资源优化调度计划获取面向多风电场共享应用场景的梯次利用动力电池云储能系统的服务定价方案及成本分摊策略。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退役动力电池利用效率欠佳、储能服务供应可靠性不足,以及由此导致的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率低、能量价值浪费,无法满足储能资源利用需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709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97677.0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14 , H02J13/00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用户自动减碳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电网的实时碳排放因子,实时碳排放因子包括平均碳排放因子或边际碳排放因子;确定目标待调节设备的设备类型,设备类型包括启停型设备和功率可调型设备;根据目标待调节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目标待调节设备的目标减碳运行策略。本发明属于碳减排领域。目前,在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较优的针对电力用户的电气设备碳减排的方法,对电气设备的碳排放调控能力低,本发明可解决对电力用户的电气设备进行碳减排,并且本发明还通过对目标待调节设备的类型进行分类,为不同的设备类型分别提供不同的碳减排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电气设备的运行特性制定对应的减碳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603190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26763.2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边际碳排放因子的低碳云储能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线路传输约束、机组参数和基线负荷;构建经济调度模型;基于所述线路传输约束、所述机组参数、所述基线负荷,求解所述经济调度模型,得到节点边际排放因子;构建低碳优化运行模型;基于所述节点边际排放因子、储能需求和储能装置的运行状态,求解所述低碳优化运行模型,得到所述储能装置的优化调度方案;以实现在不降低用户侧储能经济收益的前提下,提升用户侧储能装置的低碳环保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34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083418.4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10/04 , H02J3/32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能源云储能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微电网共享储能规划及收益分配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步骤如下:以最小化微电网运营成本为目标函数,建立计及热力系统云储能服务的微电网共享储能规划模型及系统运行优化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微电网最佳储能规划方案及系统优化运行方案;建立不同结盟方式下无储能、部分运营主体单独投建储能和运营主体共建储能的微电网运行模型并求解,采用shapley值法计算各运营主体收益分配结果。本方法可以充分发掘热力系统的等效电储能能力,同时协同常规电储能,最大化储能效用,降低储能成本,促进微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且收益分配公平、合理,能够激励微电网各利益主体参与。
-
公开(公告)号:CN11435897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15745.X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天然气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利用预先训练的天然气系统稳态碳排放流模型获取当前天然气系统的稳态碳排放量;利用预先训练的天然气系统动态碳排放流模型获取当前天然气系统的动态碳排放量;根据稳态碳排放量和动态碳排放量统计当前天然气系统的碳排放量。由此,本申请能够有效辨识天然气系统源、网、荷各环节的碳排放细节,厘清源、网、荷三侧碳排放责任,实现天然气系统碳排放的精确计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