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7721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68049.6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归一化剪切模量的土体扰动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通过将小应变剪切模量归一化处理来剥离应力水平的影响,实现应力水平影响和结构损伤影响的解耦,得到结构性参数;针对土体在不同扰动阶段的应力状态,可分别得到原状土的结构性参数、扰动土的结构性参数和重塑土的结构性参数等土体在不同扰动阶段下的结构性参数;根据土体在不同扰动阶段下的结构性参数,可以计算得到土体的扰动度,进而评价土体的扰动程度。相比于传统的土体扰动评价方法,基于归一化剪切模量的土体扰动评价方法可以实现对土体在取样、运输、制样和试验等过程中由于结构损伤引起的扰动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97114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39759.9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雅江清洁能源科学技术研究(北京)有限公司
IPC: E02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静力触探反力装置与试验方法。触探机构放置在待探测的土体上,反力支撑机构可绕着触探机构轴向转动地安装在触探机构的底部,下端插入土体,形成密闭空腔,反力支撑机构中部开设有通孔,反力锚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反力支撑机构上,另一端穿过反力支撑机构开设的通孔后伸入到土体内部,反力锚用于固定反力支撑机构和土体,触探机构中的触探杆伸入到土体中,进行静力触探试验。本发明装置可通过调整反力支撑机构的长短和方向来适应不同的地形环境,同时对反力支撑机构底部空腔抽真空增大了反力装置可提供的反力,以达到测试要求深度,从而快速、连续、精确地直接测得土的贯入阻力、侧摩阻力等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90544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067494.9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雅江清洁能源科学技术研究(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内振动传感器可回收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液压舱侧端安装活塞,活塞通过连杆与支撑片连接;液压舱支撑侧端开有细孔,细孔内安有液压连杆,与卡齿对相连;液压舱上下两端设有螺纹柱,螺纹柱端部安装环扣,液压舱非支撑侧端安装翅片,支撑侧端安装弹簧,弹簧与支撑片连接;液压控制器通过液压管调控液压舱的油压;方法包括按压支撑片,往液压舱注入液压油、固定振动传感器并放入钻孔内,装置驱动振动传感器与钻孔孔壁固定耦合,接着将支撑片回缩取出驱动振动传感器。本发明通过控制液压舱内液体压力的变化来控制支撑片外推与回缩,使振动传感器与孔壁紧密耦合,实现了振动传感器孔内工后可回收,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785178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42348.8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G06F18/20 ,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N3/046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地基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振动信号的施工参数获取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施工参数的获取方式存在准确性较差以及费时费力的问题,方案主要包括:采集施工全过程中施工场地内由施工产生的振动信号;对振动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后提取获得振动信号的信号包络线,将施工全过程划分为不同的施工阶段,并筛选出关键施工阶段内的振动信号,根据关键施工阶段内的振动信号获得施工参数;对筛选获得的振动信号进行标记,并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基于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判断待检测振动信号是否为工作段,筛选获得的工作段振动信号并提取对应的施工参数。本申请提高了施工参数的获取效率和准确性,特别适用于强夯法和振冲法的地基处理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768461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493707.6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量的复合地基加固效果评估方法。方法包括采集地基处理施工时施工设备的工作参数和由施工产生的场地振动信号,利用施工设备工作参数获得施工设备对场地土体的输入能量,利用场地振动信号获得施工过程中场地输出的波动能量,进而获得施工时场地土体的吸收能量;通过压缩试验标定土体吸收能量与土体密度关系,进而换算出工后土体相对密实度,判断复合地基加固质量。本发明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振动监测以计算场地土体吸收能量进而推算工后场地土体相对密实度,适用于诸如强夯、振冲碎石桩等具有震源激振的地基处理方式,可以实现处理地基相对密实度的准实时检测与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2962685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0138614.6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桩基离心试验的压桩垂直度控制贯入装置,该装置包括模型桩、加载贯入系统、垂直度控制系统和离心机模型箱。所述的垂直度控制系统包括平行设置的固定上板与固定下板,二者均为圆环状板,模型桩位于圆环状板的圆心处;在固定上板上沿径向开有4道导向槽,在固定下板上与固定上板对应位置也开有相同的导向槽,用于为导向板提供约束;导向板的上下两端均位于导向槽内,可以在导向槽中沿径向运动,从而适应不同桩径的安装要求。通过该装置可以将桩基贯入海床土体,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导向板的间距进而适合不同桩径的压桩入土,并在贯入过程中保证压桩的垂直度,以满足后期的试验测试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90046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1633398.4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自复位韧性建筑浅基础。本发明设置在地基内,上承台和下承台上下间隔布置,上承台顶部外固定套装有外套筒,下承台底部外固定套装有内套筒,外套筒和内套筒相互嵌套使得上承台和下承台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四个液压千斤顶内部结构和多个铅芯橡胶支座按照矩阵阵列排布方式布置在上承台和下承台之间,四个液压千斤顶内部结构分别布置在上承台和下承台的四角,多个铅芯橡胶支座布置在上承台和下承台四边和中部的之间,铅芯橡胶支座的侧面固定安装有MEMS加速度传感器。本发明有效吸收地震作用带来不同分量的振动能量,具有主动调控机制,调整由于受到弯矩造成的不均匀位移且恢复到震前水平,同时具备监测结构受到地震后响应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96268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38614.6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桩基离心试验的压桩垂直度控制贯入装置,该装置包括模型桩、加载贯入系统、垂直度控制系统和离心机模型箱。所述的垂直度控制系统包括平行设置的固定上板与固定下板,二者均为圆环状板,模型桩位于圆环状板的圆心处;在固定上板上沿径向开有4道导向槽,在固定下板上与固定上板对应位置也开有相同的导向槽,用于为导向板提供约束;导向板的上下两端均位于导向槽内,可以在导向槽中沿径向运动,从而适应不同桩径的安装要求。通过该装置可以将桩基贯入海床土体,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导向板的间距进而适合不同桩径的压桩入土,并在贯入过程中保证压桩的垂直度,以满足后期的试验测试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94245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38580.0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离心机测试的锚桩多位置多倾角加载装置,该装置包括离心机模型锚桩、角度调节系统、加载系统、测量系统和离心机模型箱,该装置通过离心机模拟原位海洋土的应力状态,并通过多位置多倾角加载装置对不同加载位置和加载角度进行调整,能够实现锚桩的任意位置和任意角度的加载试验测试。本发明的一种可用于离心机测试的锚桩多位置多倾角加载装置可以通过侧向导槽变动加载位置,通过竖向杆的运动变动加载角度,通过伺服电机可施加单向或者循环荷载,可以方便快速地实现锚桩任意位置和方向的加载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290046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11633398.4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自复位韧性建筑浅基础。本发明设置在地基内,上承台和下承台上下间隔布置,上承台顶部外固定套装有外套筒,下承台底部外固定套装有内套筒,外套筒和内套筒相互嵌套使得上承台和下承台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四个液压千斤顶内部结构和多个铅芯橡胶支座按照矩阵阵列排布方式布置在上承台和下承台之间,四个液压千斤顶内部结构分别布置在上承台和下承台的四角,多个铅芯橡胶支座布置在上承台和下承台四边和中部的之间,铅芯橡胶支座的侧面固定安装有MEMS加速度传感器。本发明有效吸收地震作用带来不同分量的振动能量,具有主动调控机制,调整由于受到弯矩造成的不均匀位移且恢复到震前水平,同时具备监测结构受到地震后响应的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