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5600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85901.3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片上相位测量的多光源OPA共相系统,属于光芯片领域。包括激光发生装置、光纤‑波导耦合器、片上相位调制器器、定向耦合器、硅基光混频器、OPA模块和相位补偿模块;N个并行的激光发生装置输出端通过光纤连接光纤‑波导耦合器进入芯片;相邻两路光束通过定向耦合器分束小部分能量进入硅基光混频器;混频器输出信号到片外的相位补偿模块,进行后续DSP处理得到相邻两路光束的相位差,输出控制信号到片上相位调制器,使得相邻两路光束锁相;依次对N路光束进行上述操作,实现片上多光源的共相。本发明通过引入多光源共相系统,优化了单根波导传输功率有限导致的OPA功率受限问题,能够大幅提升OPA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3578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88237.8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片间相位测量的一体式分布式孔径opa阵列共相系统,属于光芯片领域。包括多个集成光芯片、光开关、光互连波导、片上放大器、定向耦合器、片上调相器、硅基光混频器、OPA模块。激光发生装置输出的激光通过耦合器进入集成光芯片后通过光开关分成三路;第一路和第三路激光通过光互联波导进入相邻集成光芯片;第二路激光通过片上光放大器后经过串联的三个相同的定向耦合器;三个定向耦合器分别将部分激光耦合到硅基光混频器以及相邻光芯片的光互连波导。不同光芯片之间的激光通过光互连波导耦合进入混频器测量并将结果耦合到片外进行处理,通过片上调相器实现相邻光芯片之间的共相,最终依次实现所有光芯片之间的共相。
-
公开(公告)号:CN11743714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84574.9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记载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波段图像联合配准融合方法及,包括:获取可见光波段图像和红外光波段图像并进行畸变矫正;将畸变矫正后的多波段图像输入到联合配准融合算法模型中,设置模型的网络超参数;联合配准融合算法模型执行正向传递以输出数据;根据预先定义好的配准损失函数和融合损失函数对预期的输出计算误差,利用梯度反向传播原理计算梯度并更新参数,然后进入下一次的迭代输入,直到达到相应的误差要求或者预先设置的迭代次数为止。本发明配准算法和融合算法相互作用,配准算法影响着融合算法的结果,融合算法的结果反过来作用于配准算法,以使配准融合算法达到更好的精度,以隐式方式实现图像的高精度配准与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693130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73483.5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层分段模式的大规模铌酸锂调相阵列结构,该阵列结构包括:若干铌酸锂波导电极组合和隔离槽进行交替排列,且在波导传输方向上采用氮化硅波导进行层间耦合。相较于现有方案,本发明提出的阵列结构采用分层分段模式,通过层间耦合,将处于下层氮化硅传输的光信号传输到上层铌酸锂薄膜中,在铌酸锂薄膜层中使用分段形式传输进行相位调制,将下层氮化硅和上层铌酸锂分空间利用,充分利用了氮化硅芯片的面积进行光波导传输,压低整个芯片的面积,进一步缩减了大规模调相阵列的物理尺寸,有效提高了铌酸锂调相阵列的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585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68663.5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层SiN‑Si结构的硅基光学相控阵接收天线,该接收天线包括SOI衬底、金属反射层和Si光栅层,所述SOI衬底至少包括衬底硅层、埋氧化层和顶部SiN波导层,所述金属反射层位于埋氧层之中,上下分别与SiN波导、衬底硅层相邻,所述SiN波导用于传输Si光栅层耦合的光场,所述Si光栅层位于SiN波导上方,两层之间填充材料为SiO2,用于将空间光耦合到下层的SiN波导中。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计了一种双层SiN‑Si硅基接收天线结构,利用二维衍射光栅结构接收垂直入射的平面远场光,这种结构能够更高效地将光场能量耦合进入SiN波导中,提高了光学相控阵阵列天线的接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40639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84607.X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大视场多波段超透镜阵列成像系统,包括超透镜阵列,用于接收入射光束并聚焦成像,入射光束包括正入射光束和斜入射光束;超透镜阵列包括光阑层、基底层、纳米结构层;光阑层开设圆孔,用于接收入射光束,基底层连接所述光阑层的底面,用于传输光束,纳米结构层连接所述基底层的底面,用于实现光束聚焦;纳米结构层包括多个纳米结构阵列;每个纳米结构阵列对不同波长的光进行大视场消色差;相机,与纳米结构层间隔布置,用于获取超透镜阵列成的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解决了现有超透镜不能同时实现大视场和消色差成像的问题,有利于实现高性能的大视场消色差效果能够满足各种入射角度的光束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335508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887938.X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透镜阵列的二维扫描OPA系统,属于超透镜技术与OPA技术领域。通过将超透镜阵列与OPA(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结合,实现光束的二维扫描,扫描角度可达±30°。超透镜阵列由多个超透镜单元结构组成,每个超透镜单元结构对应一个OPA发射单元,通过水平移动超透镜单元结构,可以改变出射光束的偏折角度。该发明解决了OPA出射光束偏折角度小的问题,有利于实现大角度二维扫描的激光雷达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355683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01417.5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相位测量芯片的分布式孔径OPA阵列共相系统,属于激光雷达领域,激光产生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光纤分束器,将输出激光分为两路,一路为主光路,另一路为参考光路;主光路激光经过光纤放大器放大后,由光纤分束器均分为N路,各路子光束通过光纤‑波导耦合器进入集成光芯片经由OPA模块出射;参考光路激光经过光纤‑波导耦合器进入相位鉴别孪生芯片;片上干涉结果反馈至相位测量补偿模块,采用波导内共相合成技术,对相位误差进行主动测量及实时校正。本发明使用多种主激光非共光路相位误差测量方法,以多孔径协同相干方式实现激光相控阵整体发射口径、发射功率和探测距离的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33550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887938.X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透镜阵列的二维扫描OPA系统,属于超透镜技术与OPA技术领域。通过将超透镜阵列与OPA(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结合,实现光束的二维扫描,扫描角度可达±30°。超透镜阵列由多个超透镜单元结构组成,每个超透镜单元结构对应一个OPA发射单元,通过水平移动超透镜单元结构,可以改变出射光束的偏折角度。该发明解决了OPA出射光束偏折角度小的问题,有利于实现大角度二维扫描的激光雷达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743714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84554.1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低照度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双目检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进行相机标定;利用红外相机及可见光相机采集红外图像、可见光图像,以根据相机标定参数进行VIS‑NIR立体矫正操作,得到立体矫正结果图像;变换处理立体矫正结果图像,据以设置灰度阈值,触发并执行图像增强操作,对灰度图像进行VIS/NIR多帧曝光融合HDR,绘制等间距平行线,以进行像素对齐,获取配准图像;利用一致性检验算法,获取一致性检验结果,进行立体视差深度信息计算,以得到深度图像,获取并滤波处理视差图像,获取滤波视差图像,融合滤波视差图像、深度图像,以得到双目检测结果。本发明解决了关键信息缺失、视觉伪影、弱光条件下难以输出深度图以及检测易失效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