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8242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504000.9
申请日:2024-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多介质序列保真采样器的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开式单元,至少包括油箱和液压泵;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与液压泵的出口相连通;多个并列布置的采样液压缸循环单元,至少包括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采样液压缸,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出口与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入口相连通,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出口与采样液压缸相连;多个并列布置的液压推进器循环单元,至少包括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推进器,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出口与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入口相连通,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出口与推进器相连;液压阀箱单元,以上换向阀均设置在阀箱内;液压补偿单元,分别与油箱和阀箱相连通,用于补偿压力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979669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93549.2
申请日:2025-0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海原位保真采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海保真采样器保压筒锁舌密封装置,包括安装在主体框架一侧的保压筒,主体框架的底部装有用于保压筒底部密封的密封机构,密封机构包括设置在保压筒底部并与其相匹配的锁舌密封端盖,以及开设在保压筒底部内壁上的锁舌固定孔,所述锁舌密封端盖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圆周阵列分布的锁舌限位孔,若干个锁舌限位孔的内侧分别滑动设置有密封锁舌,且密封锁舌的一端与锁舌固定孔滑动连接。本发明的锁舌密封端盖在液压缸的作用下,将其移动至保压筒下方,利用保压筒提升液压缸完成保压筒密封,可实现大口径保压筒的快速高效的移动密封,保证在深海采样完成后在保压筒内样品能够保持深海原位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3073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77979.1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环境深海微生物在线富集及自动分选装置和方法,通过模拟深海的高压和特殊温度环境进行多级富集,同时基于富集装置内在线观测的环境指标变化,自动判断微生物传代的最佳时间点并转移培养物至下一级富集装置,从而有效解决了高压环境中微生物富集难以在最佳时间点转移、人为操作复杂等问题,提高了深海微生物单一物种获取的前期富集效率;另外,本发明通过在高压环境的培养基中进行富集物自动划线分离、自动二次分选以及自动转移特定单菌落至纯培养釜,从而解决了现有高压分选技术存在的单菌落重叠且分离度低、人为操作复杂以及高压环境自动二次分选难等难题,大大提高了高压环境深海微生物分选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862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92030.7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G01N1/28 , G01N1/34 , G01N21/3563 , G01N21/84 ,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甲烷渗漏区双壳贝类体内微塑料的分尺寸层级递进提取和鉴别方法。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将生物组织冷冻干燥脱水、使用pH阶段性增强酶‑过氧化氢混合消解液、层级递进真空抽滤、分尺寸优势鉴定等若干实验步骤将极端环境中双壳贝类蕴含的微塑料无损且分类提取而出,目的在于实现双壳贝类体内全尺寸微塑料分尺寸范围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本发明适用于探寻深海极端生态系统中双壳贝类各组织富集微塑料的表征方法,搭配捕获的海底贝类床层,进而推演到整个极端生态系统吸纳微塑料的时间历程及历史积累量,解决在深海极端环境中大规模采样提取分析的难题,为特定海域微塑料污染历史的影响提供科学的检验方略。
-
公开(公告)号:CN1188880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897030.0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IPC: G16B40/00 , G06F18/214 , G06F18/243 , G06N5/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泉长周期富集菌群的群落动态变化预测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采集不同富集阶段的细菌培养样品的拉曼光谱并利用MCR‑ALS算法解析,获取代谢产物数据,与环境参数、细菌群落α多样性和关键细菌类群相对丰度共同保存为原始数据集;利用CART决策树算法对原始数据集进行重要性计算和数据筛选;利用筛选后的数据集训练用于预测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最后利用训练好的随机森林模型进行群落动态变化预测;本发明通过富集培养初期完整的细菌群落演替过程的常规取样采集形成数据集,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精准预测模型,从而提高了冷泉菌群长周期富集培养作业的采样精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1670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62860.2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IPC: G01B11/00 , G01B11/24 , G01M3/06 , G06T7/00 , G06T7/254 , G06T7/60 , G06T7/70 , G06T7/80 , G06V10/26 , G06V10/82 , G06N3/0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甲烷渗漏模拟过程中甲烷气泡三维运动轨迹捕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建立气泡运动过程中的三维坐标系;S20:在反应釜中进行甲烷渗漏模拟实验,获取气泡运动过程中任意时刻质点位置的三维坐标;S30:计算气泡运动过程的上升速率;S40:计算气泡运动过程的尺寸大小;通过采用以上设置,本发明相较于现有的实验室模拟深海甲烷渗漏实验的气泡研究方法,本发明考虑到甲烷水合物包覆导致形态变化、甲烷气泡内气体传质导致气泡尺寸变化等影响,用该方法对深海甲烷渗漏模拟装置中的甲烷气泡上升轨迹、速率以及气泡尺寸进行高精度计算,以达到探究甲烷气泡三维运动轨迹和高精度甲烷气泡尺寸对甲烷传质影响机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58356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503996.1
申请日:2024-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多介质序列保真采样器副采样筒及采样装置,包括:保压筒,所述保压筒两端贯通,侧壁开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上安装有第一溢流阀;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保压筒的上端;内衬筒,其上端开有排水孔,设置在所述保压筒内且上端与所述液压缸的活塞端固定连接,所述排水孔与所述溢流孔相连通;刀头,固定在所述内衬筒的下端;花瓣阻尼装置,固定在所述内衬筒的下端且位于所述刀头后部;密封装置,包括端盖、刮泥圈、翻板,所述端盖中部贯通,且固定在所述保压筒的下端,所述刮泥圈固定在所述端盖上,所述翻板位于所述保压筒内,且其一端铰接在所述端盖上,所述翻板翻转后可盖住所述端盖。
-
公开(公告)号:CN11822238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589059.2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序列深海微生物原位富集与固定取样装置及方法,涉及海洋科学及海洋工程的技术领域,取样装置通过水密连接器连接外部ROV,精准到深海中目标点位;利用主控板控制总控制阀的通道切换,实现海水富集和微生物固定;利用主控板控制抽水泵的开启与关闭,提供进水动力;以及通过序列进样器驱动板控制任意一个采样序列或多个采样序列同时进行取样,提高了取样效率和取样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77770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233807.4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IPC: G01N21/64 , G01N23/2251 , G01N21/3577 , G01N21/65 , B01D6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深海冷泉区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全尺寸提取与检测方法,包括获取深海冷泉区沉积物并对其进行预处理,获取全尺寸纯化的微塑料溶液,得到富含不同优势微塑料的纯化滤膜;利用荧光显微镜对纯化滤膜进行扫描,实现对深海冷泉区沉积物中大于500um微塑料的提取和检测;接着对纯化滤膜进行萃取提纯处理,获取来自深海冷泉区沉积物的尺寸大于5um的大尺寸微塑料萃取纯化溶液和尺寸0.45~5um的亚尺寸微塑料萃取纯化溶液,实现对尺寸大于5um的微塑料和尺寸0.45~5um的微塑料的提取和检测。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深海冷泉区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全尺寸提取与检测方法,补全了微塑料在极端环境下的基础研究,实现对深海冷泉区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全尺寸提取与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89452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010627876.4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E21B43/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燃冰开采泄漏模拟及环境参数定量反演的系统与方法,通过控制储层动态分隔系统的开闭,使得可燃冰储层和上覆沉积层具备分隔接触动态化的能力,保证可燃冰合成期间,甲烷气体只停留在可燃冰储层。可燃冰分解时,打开储层动态分隔系统,可让可燃冰储层与海泥层自然接触,从而通过对上覆沉积层和海水环境原位自然反演,模拟可燃冰开采过程中甲烷气体从可燃冰储层向海水环境自然泄漏的全过程,具备研究不同开采方法和模式下定量分析泄漏模式和行为的功能,进而优选泄漏可控的开采技术和方案,为未来可燃冰的绿色安全开采提供基础数据科学原理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