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49547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111078163.8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浙江浙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群厂协同的智能电厂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步骤:在集团侧部署用于实现各厂综合展示与综合决策的综合决策模块;在集团侧进行业务数据抽取、智能电厂数据模型构建和训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云边端分布式弹性架构模式,分布式包括厂侧一区、厂侧四区所属的边端以及集团侧所属的云数据汇聚应用、物联网平台(以电厂DCS系统为主,构建各个设备的数据采集平台),厂侧一区为电厂实际生产区,厂侧四区为生产管理区,所述弹性架构为各部分可按照需求对业务、模型、数据提供组件支持;本发明解决了数据孤岛导致的数据互联互通率低、信息整合不充分、知识积累困难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3745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1084120.0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浙江浙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F‑DTW的智能电厂燃煤发电机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当前时间作为预测时刻;从机组的数据库中获取历史数据;对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预测时刻计算预测时刻前一周的平均负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克服了仅用机组历史负荷数据预测机组负荷的局限性,本发明基于RF‑DTW算法,给出了任意当前时间点24小时内的机组负荷预测值,确保了未来24小时内机组负荷预测的最大误差小于5%;据此可以为燃煤发电机组的循环水泵、磨煤机、脱硫浆液循环泵等重要辅机的启停优化操作提供决策支撑,对燃煤发电机组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机组的经济运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720178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0527098.1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供电煤耗和投资收益率关联性的燃煤发电机组冷端优化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从机组PI系统中读取数据测点,并进行数据预处理;步骤2、对选出的每一次循环水泵运行方式变化前后半小时内相关测点进行供电煤耗和投资收益率计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用于1050MW燃煤发电机组的冷端优化问题,基于机组PI数据统计分析,给出了计算公式并推导出供电煤耗和投资收益率两个优化指标的内在关系,基于此内在关系给出了机组冷端优化的指标选择方法,可以指导业务人员快速进行冷端优化操作并得到更优的优化结果,可为发电企业提供优化建议,对燃煤发电机组的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75388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526996.5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NN‑SVDD的引风机故障识别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足量训练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步骤2:利用预处理后的训练数据构建CNN‑SVDD模型,利用CNN算法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降维,然后通过SVDD算法进行数据单分类;步骤3:采集足量实时数据,用基于已构建的CNN‑SVDD模型对实时数据对应的引风机故障进行识别。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深度学习先进行特征提取,大量减少特征维度后,再使用SVDD进行单分类分析,这样可以节省SVDD的时间和内存开销。另外由于引风机数据具有时间序列特性,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时间维度上的局部相关性,使用一维卷积网络减少学习参数,进一步减少计算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1325521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89322.4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 H02K3/50 , G06F111/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修正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发电机线棒振动优化方法,包括步骤:历史数据获取和处理;将特征向量和标签向量作为发电机线棒振动LM_LSTM模型的输入,利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数据来训练发电机线棒振动LM_LSTM模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从机理和数理结合的方法挖掘发电机各参数对线棒振动的影响;建立基于修正的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发电机线棒振动模型,分析发电机线棒平均温度和发电机铁芯平均温度对发电机线棒振动的影响,做出三维关系控制图,明确指出发电机定冷水进水温度和发电机冷氢温度在全局和局部的调整方向,进而通过对相关温度的调整在运行过程中压制超标的发电机线棒端部振动,满足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80142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364925.4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关联参数挖掘的工业过程故障融合预测方法,包括步骤: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对工业过程运行参数进行关联性挖掘;利用训练样本提取关联参数的参数特征,基于参数特征和故障时间构造训练集;利用训练集构造BP神经网络模型,作为基于关联参数的故障时间预测模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构建了多参数多模型融合预测模型,将关联规则引入参数选取中,挖掘参数关联性进而筛选出用以建模的运行参数;进一步针对不同参数构建了不同预测模型,进一步将关联规则挖掘结果引入模型融合中实现预测模型的融合,从而获得了覆盖状态信息全面且具有强鲁棒性的故障时间预测模型。对于工程上的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有重大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75409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010526989.5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N20/10 , G06Q50/06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煤质预测和PSO‑SVM的飞灰含碳量预测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选取和构造合适的煤质影响参数和煤质特征参数,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质预测模型,通过煤种匹配来软测量入炉煤煤质;步骤2、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飞灰含碳量预测模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用于飞灰含碳量的软测量,并对模型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高了飞灰含碳量软测量模型的预测性能。本发明首先利用煤质影响参数构建煤质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煤质化验数据;本发明提出的飞灰含碳量预测模型融合了煤质预测和飞灰含碳量预测两种技术,实现飞灰含碳量的精准测量,对提高锅炉的燃烧经济性、减少燃煤消耗和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720296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527007.4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编码器的汽动给水泵设备异常状态预警方法,包括:步骤1、选取汽动给水泵设备关键部件的全部状态参数,并把部分状态参数进行扩维处理;步骤2、数据预处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基于自编码器深度学习模型对汽动给水泵运行中各测点的异常状态进行识别并预警。通过建立基于自编码器的汽动给水泵深度学习模型,计算评估值与置信区间,监测汽动给水泵运行状态并对异常状态进行预警。这将给随后的设备维护计划制定提供坚实的支撑,对于对可靠性要求严格的设备维护管理大有裨益,在工程实际应用方面具有广阔前景。本发明可以有效得辨识设备运行中的异常状况,为汽动给水泵状态异常预警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609299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82213.7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类蚁群算法和特征重组的故障诊断库建立方法,包括步骤:建立故障诊断库;形成逻辑层后,当有故障发生时,利用逻辑层各个节点间的连线(路径)的权重值,进行故障概率判断;对于新故障的故障诊断结果,结合发现的预警节点,生成新的故障链。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传统的专家诊断库更新较慢,需要专家持续手动录入的问题;解决了传统的专家诊断库无法诊断新型故障的问题;解决了传统的专家诊断库因预警信息缺失而导致误判的问题;本发明可应用于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系统的自动故障诊断,也可作为大数据挖掘工具,用以寻找各变量间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299077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438852.9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指标融合的控制回路性能评价方法,包括步骤:构建控制回路性能评价指标;为控制回路性能评价指标分配权重;对控制回路性能评价指标进行加权平均,获得综合性能评价指标,并划分综合性能评价指标的性能等级,得到最终性能评价结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了静态偏差指标、波动指标、阀门饱和指标、回路振荡指标以及Hurst指数指标,并对其进行加权融合,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对控制回路进行客观的性能评价;进一步构建了性能等级机制,辅助火电厂业务人员进行决策;可以及时发现工作状态不佳的控制回路,提升经济效益,降低因控制回路问题造成意外事件的风险,对于控制系统性能监测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