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液压滑动轴承式偏航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32278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192273.5

    申请日:2018-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液压滑动轴承式偏航系统,旨在解决风力发电机组的偏航系统运输吊装困难、承载能力低、维护不便、摩擦衬垫易磨损使用寿命短的不足。该发明包括偏航机架、偏航齿盘、安装在机架上的偏航驱动器和偏航制动器,偏航驱动器用于驱动偏航齿盘转动,偏航制动器用于制动偏航齿盘,偏航制动器和偏航机架之间设有夹槽,偏航齿盘安装在夹槽中,夹槽上下侧壁上分别安装上衬垫和下衬垫,夹槽底面安装径向衬垫,上衬垫和径向衬垫朝向偏航齿盘的表面上均设有油槽,下衬垫连接活塞,偏航制动器上设有油缸,活塞安装在油缸中,油缸连通液压系统。

    一种用于拆装兆瓦级风电机组偏航制动器的专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01877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115551.8

    申请日:2016-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拆装兆瓦级风电机组偏航制动器的专用装置,包括:固定在与待拆装的偏航制动器相邻的偏航制动器上的支撑座、悬臂梁、和一端设有起吊部的绳索以及用于控制起吊部升降的动力部,悬臂梁的一端通过竖直设置的铰接轴和支撑座铰接,悬臂梁的另一端设有便于绳索滑动的第一滑轮。先将支撑座固定在和待拆卸的偏航制动器相邻的偏航制动器上,然后将待拆卸的偏航制动器固定在主机架上的螺栓拧掉,只剩下最外侧的一个预留螺栓,然后将待拆卸的偏航制动器以预留螺栓为转轴向外转出,随后即可将起吊部固定在偏航制动器上,继而拆除预留螺栓,通过动力部将偏航制动器缓慢下降到维护平台上即可。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消除安全隐患。

    一种防火式风力发电机组高空逃生缓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079449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1711405974.8

    申请日:2017-12-22

    Abstract: 一种防火式风力发电机组高空逃生缓降装置,防火防护背包用于装置整套防火式风力发电机组高空逃生缓降装置,放置于机舱指定位置;缓降器包括绳轮结构、齿轮传动结构和刹车系统,所述绳轮结构与齿轮传动结构连接,所述的齿轮结构与刹车系统相连;缓降绳绳头两端各含一个安全钩,缓降绳绳体处于缓降器内绳轮结构上,通过缓降绳与绳轮的摩擦,其中离缓降器更近的缓降绳端的安全钩用于挂在逃生人员安全带上,缓降器上端的固定钩用于挂在机舱指定吊点处,离缓降器更远的缓降绳端的安全钩则随缓降绳从机舱吊物口伸出;整个机舱内部缓降器及缓降绳均处于防火阻燃层外罩内。本发明使用方便、有效适用于风电机组高空逃生。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柔性塔筒用的全向调谐质量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11502921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0333959.2

    申请日:2020-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谐质量阻尼器,提供了一种保证柔性塔筒安全可靠性的风力发电机组柔性用的全向调谐质量阻尼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塔筒随着高度的增加,涡激振动控制成本高,施工困难等的技术问题,它包括配重质量块,所述配重质量块滑动支撑在支撑框架内的底面上,且配重质量块的上、下两端分别钩挂着若干个上支撑弹簧和下支撑弹簧的一端,上支撑弹簧和下支撑弹簧的另一端分别水平钩挂在对应的支撑框架上,使配重质量块保持平稳支撑状态。

    一种风电机组液压变桨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0925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381747.0

    申请日:2022-04-12

    Abstract: 一种风电机组液压变桨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液压缸的相关参数;S2:根据S1中的相关参数建立液压缸活塞位置公式;S3:根据S1中的相关参数和S2中的液压缸活塞位置公式建立活塞推力公式;S4:根据S1中的相关参数和S3中的活塞推力公式建立变桨转矩公式,计算变桨转矩;S5:根据S1中的相关参数和S2中的液压缸活塞位置公式建立比例阀控制信号公式,计算得到比例阀控制信号;S6:根据变桨转矩和比例阀控制信号对液压变桨系统进行控制。本发明实现将目前成熟电动变桨控制算法间接移植到液压变桨的控制上,解决国外采用液压变桨系统的孤儿机组的厂家退出中国市场后,其后续技改升级和技术优化难题。

    一种大型风电机组后主轴承热套压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32833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0842861.7

    申请日:2019-0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型风电机组后主轴承热套压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一种大型风电机组后主轴承热套压紧装置,包括主轴和安装在主轴上的轴承组件,所述的轴承组件包括前主轴承和后主轴承,还包括吊装工具、压筒、支撑盘、抱箍和液压系统,所述的吊装工具与压筒的顶部连接,所述的压筒的上下两端均对应主轴设置有开口,压筒的下部开口的面积大于上部开口的面积,所述的压筒的筒壁下端设置有多个支撑块,所述的压筒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支撑盘相连接,所述的支撑盘上对应支撑块设置有液压缸,所述的支撑盘上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有抱箍。本发明能有效减小或消除后主轴承在安装冷却过程中产生的轴向间隙。

    风力发电机连续偏航控制系统及连续偏航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101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67104.8

    申请日:2023-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风力发电机连续偏航控制系统及连续偏航控制方法,涉及偏航系统技术领域,风力发电机连续偏航控制系统包括:感应装置;执行机构;复位机构;控制装置,其用于判断指定角度a是否小于限制角度b,若是,则控制执行机构扭转至指定角度a处;若否,则控制执行机构扭转至限值角度b处,并控制复位机构带动执行机构复位,控制执行机构扭转至待转角度x;判断待转角度x是否大于限制角度b,若是,则返回控制执行机构扭转至限值角度b处的步骤,若否,则控制执行机构扭转至待转角度x处,其中,待转角度x为指定角度a与n个限制角度b的差值,n为执行机构的复位次数。其可使风力发电机组连续偏航、且偏航角度和方向不受限制。

    一种盘车及锁紧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2957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63385.0

    申请日:2022-12-2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盘车及锁紧装置,用于锁定风电机组的风轮,具体包括锁紧机构、盘车机构、位置传感器和控制模块,其中,盘车机构安装于锁紧机构上,盘车机构用于盘动风电机组的高速盘,位置传感器安装于锁紧机构上,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高速盘的位置,控制模块通过模数转换模块与位置传感器相连,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位置传感器反馈的信号控制盘车机构运转,使得高速盘的销孔与锁紧机构的销孔对齐。上述盘车及锁紧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便于风机检修时携带,并且能够快装快拆,操作简便,与此同时,能够自动定位、对齐高速盘的销孔与锁紧机构的销孔,进而实现风轮的锁定,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柔性塔筒用的全向调谐质量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11502921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33959.2

    申请日:2020-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谐质量阻尼器,提供了一种保证柔性塔筒安全可靠性的风力发电机组柔性用的全向调谐质量阻尼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塔筒随着高度的增加,涡激振动控制成本高,施工困难等的技术问题,它包括配重质量块,所述配重质量块滑动支撑在支撑框架内的底面上,且配重质量块的上、下两端分别钩挂着若干个上支撑弹簧和下支撑弹簧的一端,上支撑弹簧和下支撑弹簧的另一端分别水平钩挂在对应的支撑框架上,使配重质量块保持平稳支撑状态。

    一种大型风电机组后主轴承热套压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32833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910842861.7

    申请日:2019-0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型风电机组后主轴承热套压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一种大型风电机组后主轴承热套压紧装置,包括主轴和安装在主轴上的轴承组件,所述的轴承组件包括前主轴承和后主轴承,还包括吊装工具、压筒、支撑盘、抱箍和液压系统,所述的吊装工具与压筒的顶部连接,所述的压筒的上下两端均对应主轴设置有开口,压筒的下部开口的面积大于上部开口的面积,所述的压筒的筒壁下端设置有多个支撑块,所述的压筒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支撑盘相连接,所述的支撑盘上对应支撑块设置有液压缸,所述的支撑盘上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有抱箍。本发明能有效减小或消除后主轴承在安装冷却过程中产生的轴向间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