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24146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981102.6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储一体化的风电机组暂态特性提升方法。是以提高风电机组电网适应性、电能质量为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当检测到风电机组的并网点电压处于低电压穿越时,风储一体化系统切换至低穿模式;当检测到风电机组的并网点电压处于高电压穿越时,风储一体化系统切换至高穿模式;当无触发信号时,风储一体化系统为电能质量模式。优点是基于风储一体化硬件拓扑对储能及风电机组的故障穿越控制算法、电能质量控制算法进行算法策略集成,实现风储一体化控制系统的统一协调,提升风电机组暂态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09773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0334018.0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弱电网的电压源型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控制方法,提高弱网条件下电压源型双馈风机故障穿越性能、解决并网稳定问题,包括故障条件下功角失稳时控制策略切换、控制策略参数计算两个部分。本发明可使风电场的外特性从PQ节点(基于传统矢量控制)改变为Vθ节点,在电网故障时进行故障穿越,可以提供满足电网标准的无功电流,增强电网电压暂态稳定性。在系统功角失稳时切换控制策略,将Park变换角度切换成锁相环角度,避免功角失稳导致的系统不稳定,并且有效防止故障清除后的电网电压再次跌落甚至崩溃,加强故障清除后的电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36150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711344492.6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虚拟惯量控制的优化控制方法、装置及其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电网频率偏差量分别确定惯量响应转速控制计算附加转速值和惯量响应转矩控制计算附加转矩值;利用所述惯量响应转速控制计算附加转速值和惯量响应转矩控制计算附加转矩值修正双馈风电机组的虚拟惯量控制过程中的常规机组转矩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控制器及装置能够解决大量风电并网带来的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问题,且改善目前控制输入为频率变化率带来的噪声问题,进一步提高系统频率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29756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871440.7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H02J3/24 , H02P9/10 , H02P1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效风速估计的大型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实时检测风电机转速、输出功率、桨距角、机舱风速和机舱振动加速度,通过有效风速估计方法,得到风速估计值;步骤s2:通过风速-功率关系曲线得到风电机组估计输出功率;步骤s3:在过渡过程控制模式中,计算虚拟惯量控制模式下吸收或释放的能量;步骤s4:计算风电机组对风轮惯性能量的补充或吸收;步骤s5:计算过渡过程控制模式所需的时间;步骤s6:计算过渡过程控制模式的风电机组输出功率设定值。本发明保证了机组在虚拟惯量响应控制模式和最大能量跟踪控制模式之间的平滑切换,避免了虚拟惯量响应控制恢复过程对电网频率造成较大二次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10690726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910767654.X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海上风电系统的无功优化及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无功调压约束条件并依据约束条件进行修正;将VSC‑HVDC风电场侧交流母线电压测量值与参考电压相减,差值输入PI调节器,得到所需要无功补偿量Qref;比较风电场侧交流母线电压与标称电压,根据风电场侧交流母线电压与标称电压的关系进行电压快速紧急控制、长时间尺度电压控制或电压快速紧急控制及长时间尺度控制结合进行。本发明的优点是:充分发挥WFVSC的电压快速调节特性,提高了海上风电场并网电压的稳定性;电压快速紧急控制和长时间尺度电压控制相结合,在两个时间层面上分阶段控制不同时间常数无功设备,优化了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69072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767654.X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海上风电系统的无功优化及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无功调压约束条件并依据约束条件进行修正;将VSC-HVDC风电场侧交流母线电压测量值与参考电压相减,差值输入PI调节器,得到所需要无功补偿量Qref;比较风电场侧交流母线电压与标称电压,根据风电场侧交流母线电压与标称电压的关系进行电压快速紧急控制、长时间尺度电压控制或电压快速紧急控制及长时间尺度控制结合进行。本发明的优点是:充分发挥WFVSC的电压快速调节特性,提高了海上风电场并网电压的稳定性;电压快速紧急控制和长时间尺度电压控制相结合,在两个时间层面上分阶段控制不同时间常数无功设备,优化了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93615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1711344492.6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虚拟惯量控制的优化控制方法、装置及其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电网频率偏差量分别确定惯量响应转速控制计算附加转速值和惯量响应转矩控制计算附加转矩值;利用所述惯量响应转速控制计算附加转速值和惯量响应转矩控制计算附加转矩值修正双馈风电机组的虚拟惯量控制过程中的常规机组转矩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控制器及装置能够解决大量风电并网带来的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问题,且改善目前控制输入为频率变化率带来的噪声问题,进一步提高系统频率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09773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34018.0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弱电网的电压源型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克服现有技术在弱网条件下双馈风机的故障穿越、并网不稳定的问题,包括故障穿越条件下功角失稳时控制策略的切换、控制策略参数计算两个部分。本发明利用有功电流-频率下垂和无功电流-电压下垂控制风机端口的电压角度和幅值,可使风电场的外特性从PQ节点(基于传统矢量控制)改变为Vθ节点,能在不对称故障下提供满足电网标准的无功电流,降低电网的不对称度,加强故障清除后的电压稳定性,并能在暂态过程中发生功角失稳时,将Park变换角度切换成锁相环角度,避免功角失稳带来的系统稳定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19378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49569.6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张北运达风电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机械载荷约束的大型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通过虚拟惯量控制环计算当前控制周期的期望发电机转矩Tie(n)、以及当前控制周期的前一个控制周期的期望发电机转矩Tie(n-1),并计算期望发电机转矩变化量eT,eT=Tie(n)-Tie(n-1),n为当前控制周期,n-1为当前控制周期的前一个控制周期;通过当前控制周期的发电机转速ωg(n)、及当前控制周期的前一个控制周期的发电机转速ωg(n-1),计算发电机转速变化量eω;将期望发电机转矩变化量eT与设定值M进行比较,并将当前控制周期的所需期望发电机转矩Ti(n)确定为: M=f(eω),M大于0。本申请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对Ti(n)进行限制,以避免发电机转矩发生过大变化,从而减少虚拟惯量控制过程中对传动链轴系造成的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10729756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871440.7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H02J3/24 , H02P9/10 , H02P1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效风速估计的大型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实时检测风电机转速、输出功率、桨距角、机舱风速和机舱振动加速度,通过有效风速估计方法,得到风速估计值;步骤s2:通过风速‑功率关系曲线得到风电机组估计输出功率;步骤s3:在过渡过程控制模式中,计算虚拟惯量控制模式下吸收或释放的能量;步骤s4:计算风电机组对风轮惯性能量的补充或吸收;步骤s5:计算过渡过程控制模式所需的时间;步骤s6:计算过渡过程控制模式的风电机组输出功率设定值。本发明保证了机组在虚拟惯量响应控制模式和最大能量跟踪控制模式之间的平滑切换,避免了虚拟惯量响应控制恢复过程对电网频率造成较大二次冲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