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52383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011500626.0

    申请日:2020-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平衡轴的润滑结构不能平衡轴周边的活塞、气缸等部件润滑的技术问题。本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包括缸体,缸体内转动连接有平衡轴,缸体的侧壁内设有润滑油道,缸体的内侧壁具有安装槽,平衡轴的一端插设配合于安装槽内,平衡轴的端面与安装槽的底面相间隔,润滑油道与安装槽相连通,平衡轴的该端端面具有沿平衡轴长度方向设置的中孔,平衡轴的外周面具有与中孔相连通的飞溅油孔,当平衡轴旋转时能将自该平衡轴表面流入中孔的机油通过飞溅油孔甩出。本发明通过巧妙结构对平衡轴周向外围的活塞和气缸内壁等工作部件进行润滑,改善润滑效果。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启动减压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41256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011395841.9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启动减压结构,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它解决现有发动机启动减压结构存在轻量化不足的问题。本摩托车发动机启动减压结构包括凸轮轴、链轮和减压阀组件,链轮上设有紧固件且链轮通过紧固件固连在凸轮轴上,减压阀组件包括设置在链轮侧面上的甩块,所述甩块的一端与链轮相铰接且甩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能沿链轮的径向甩出,所述甩块上连接有复位弹性件,甩块在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后抵靠在紧固件上,链轮的边缘处设有限位凸起,甩块甩出后甩块的铰接端与限位凸起相抵靠进而限定甩块甩出的行程。本发明使链轮组件实现了轻量化设计,同时还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

    一种摩托车的发动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6354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21628.X

    申请日:2022-0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的发动机,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摩托车的发动机直改小排量后不易保持振动平衡的技术问题,本摩托车的发动机包括曲轴箱,所述曲轴箱上具有两个缸体孔道,两缸体孔道的外端处各连接有燃烧缸体和平衡缸体,所述燃烧缸体包括缸筒一,所述平衡缸体包括缸筒二和滑动配合于缸筒二内的活塞二,所述活塞二上具有上下贯通的通气孔,燃烧缸体的轴心线和平衡缸体的轴心线交叉布置呈V形,所述缸筒二沿轴向与其所在缸体孔道的设置方向交叉布置,且该缸筒二的下端相对该缸体孔道的设置方向朝所述缸筒一所在的一侧偏斜。摩托车发动机在控制设计成本的同时能保证振动平衡效果。

    一种发动机启动减压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41256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011390124.7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启动减压结构,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它解决现有发动机启动减压结构易导致发动机工作稳定性降低的问题。本发动机启动减压结构包括具有润滑通道和排气凸轮的凸轮轴,排气凸轮上沿径向开设有与润滑通道连通且具有孔底的销孔,所述销孔内滑动设置有减压销,减压销能够在销孔内进行伸缩使得减压销的外端高于或低于排气凸轮的基圆表面,排气凸轮上还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销孔的中心线的一侧且通孔的入口端位于销孔的孔底上,所述通孔的出口端位于排气凸轮的侧壁上,在排气凸轮的径向上所述通孔的出口端位于入口端的外侧。本发明使得气门摇臂工作稳定,进而有利于发动机的稳定工作。

    一种摩托车的发动机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26354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0921628.X

    申请日:2022-0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的发动机,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摩托车的发动机直改小排量后不易保持振动平衡的技术问题,本摩托车的发动机包括曲轴箱,所述曲轴箱上具有两个缸体孔道,两缸体孔道的外端处各连接有燃烧缸体和平衡缸体,所述燃烧缸体包括缸筒一,所述平衡缸体包括缸筒二和滑动配合于缸筒二内的活塞二,所述活塞二上具有上下贯通的通气孔,燃烧缸体的轴心线和平衡缸体的轴心线交叉布置呈V形,所述缸筒二沿轴向与其所在缸体孔道的设置方向交叉布置,且该缸筒二的下端相对该缸体孔道的设置方向朝所述缸筒一所在的一侧偏斜。摩托车发动机在控制设计成本的同时能保证振动平衡效果。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启动减压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412569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95841.9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启动减压结构,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它解决现有发动机启动减压结构存在轻量化不足的问题。本摩托车发动机启动减压结构包括凸轮轴、链轮和减压阀组件,链轮上设有紧固件且链轮通过紧固件固连在凸轮轴上,减压阀组件包括设置在链轮侧面上的甩块,所述甩块的一端与链轮相铰接且甩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能沿链轮的径向甩出,所述甩块上连接有复位弹性件,甩块在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后抵靠在紧固件上,链轮的边缘处设有限位凸起,甩块甩出后甩块的铰接端与限位凸起相抵靠进而限定甩块甩出的行程。本发明使链轮组件实现了轻量化设计,同时还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

    一种发动机启动减压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41256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90124.7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启动减压结构,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它解决现有发动机启动减压结构易导致发动机工作稳定性降低的问题。本发动机启动减压结构包括具有润滑通道和排气凸轮的凸轮轴,排气凸轮上沿径向开设有与润滑通道连通且具有孔底的销孔,所述销孔内滑动设置有减压销,减压销能够在销孔内进行伸缩使得减压销的外端高于或低于排气凸轮的基圆表面,排气凸轮上还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销孔的中心线的一侧且通孔的入口端位于销孔的孔底上,所述通孔的出口端位于排气凸轮的侧壁上,在排气凸轮的径向上所述通孔的出口端位于入口端的外侧。本发明使得气门摇臂工作稳定,进而有利于发动机的稳定工作。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523833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500626.0

    申请日:2020-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平衡轴的润滑结构不能平衡轴周边的活塞、气缸等部件润滑的技术问题。本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包括缸体,缸体内转动连接有平衡轴,缸体的侧壁内设有润滑油道,缸体的内侧壁具有安装槽,平衡轴的一端插设配合于安装槽内,平衡轴的端面与安装槽的底面相间隔,润滑油道与安装槽相连通,平衡轴的该端端面具有沿平衡轴长度方向设置的中孔,平衡轴的外周面具有与中孔相连通的飞溅油孔,当平衡轴旋转时能将自该平衡轴表面流入中孔的机油通过飞溅油孔甩出。本发明通过巧妙结构对平衡轴周向外围的活塞和气缸内壁等工作部件进行润滑,改善润滑效果。

    一种二冲程发动机可变排气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644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01002.8

    申请日:2024-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冲程发动机可变排气口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二冲程发动机内虽然设置了开口大小可变的排气孔,但是在发动机高速运转的时候,废气的排气效率仍然有所限制,有待进一步提高的不足。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包括:在气缸体的内侧壁设置有主排气孔和辅助排气孔,在主排气孔内设置有控制其开口大小的主排气阀,在辅助排气孔内设置有控制器开口大小的辅助排气阀;主控制组件,控制主排气阀开口大小;辅助组件,与主控制组件连接,控制辅助排气孔的开口大小;其中,辅助排气阀处于常闭状态,主控制组件驱动辅助组件,控制辅助排气阀将辅助排气孔开启。

    一种摩托车
    10.
    发明公开
    一种摩托车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469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313397.3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摩托车高压包布置不够紧凑且维护不便的技术问题。本摩托车包括发动机和车架,车架包括沿纵向依次布置的主管梁和副管梁,该发动机上连接有呈柱状的点火高压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的顶面具有向下凹陷形成的凹口,所述点火高压包的外端位于所述凹口内,所述主管梁与副管梁之间通过承接梁固连,所述承接梁与下方的所述凹口相对,该承接梁的中部具有上下贯通且容许点火高压包自下而上穿过的检修口。本发明在保障维护便捷性的同时提升摩托车高压包布置的紧凑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