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导管架桩腿进行海底管道起始铺设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4004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242093.3

    申请日:2018-10-24

    Abstract: 一种利用导管架桩腿进行海底管道起始铺设的方法,用以下铺设步骤:一:将作业船靠近导管架;二:将数根钢丝绳的其中一根与海底管道起始封头连接,然后,再将海底管道起始封头探出托管架,并使海底管道起始封头置于水中;三:由潜水员下水,排除障碍物;四:利用导管架桩腿作为锚固点进行海底管道的起始铺设作业;五:由潜水员完成数根钢丝绳之间的连接;六:向前移动作业船,海底管道通过托管架逐渐的进入水中,最终海底管道被精准铺设在海床上。本发明将导管架作为定位点,在潜水员的协助下,将海底管道的起始封头与导管架桩腿连接在一起,便能够进行海底管道的起始铺设作业了,解决了无法用起始缆进行海底管道起始铺设作业的问题。

    用于卸载重吊船上模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16370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203324.3

    申请日:2018-0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67/603

    Abstract: 一种用于卸载重吊船上模块的方法,采用以下步骤:一:将重吊船停靠在码头指定位置后,将浮筒固定在远离码头一侧的船舷边;二:利用重吊船上的船吊,将模块吊起,并将模块放置在码头模块存放区;三:将重吊船向前移动一设定距离;四:将数个小车分段吊至重吊船上,并在重吊船的甲板上组装成整体小车;五:利用数个小车将重吊船上其它模块移动至船吊之间,并用两个船吊共同将模块移动至码头模块存放区;六:重复上述三和五操作,直至重吊船上所有的模块都被放置在码头模块存放区。本发明不仅解决了无法使小车直接由码头行使至重吊船上进行模块卸载操作的问题,提高了卸载模块的效率;而且,还降低了船舶的系泊能力和排载能力;节省了施工时间。

    一种低能见度水下插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78793A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510127796.8

    申请日:2005-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能见度水下插桩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计算出桩基结构中心至钢桩套筒边缘的距离,按照该距离长度制作出标杆;2)在桩基顶部推算钢桩套筒的角度,将标杆沿该角度固定于桩基础顶部;3)根据施工时的流速计算出钢桩在海流的作用下于水面处产生的偏移量;4)吊机起吊钢桩沿标杆末端入水,根据钢桩入水深度判断桩尖接近套筒顶部时,用角度尺测量钢桩倾斜角度对已计算出的偏移量进行校核;5)按照校核过钢桩偏移量对标杆进行调整,并通过吊机起吊钢桩沿标杆末端入水,钢桩最终插入套筒。本发明由于提前判断海水流动对钢桩在插桩过程时的影响,使钢桩按照一个调整量入水,而使钢桩可以直接插入到水下的钢桩套筒中。

    海底管道终止铺设时海底管道终端的复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63144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811242094.8

    申请日:2018-10-24

    Abstract: 一种海底管道终止铺设时海底管道终端的复位方法,采用以下施工步骤:一:横向移动铺管船,使铺管船偏离海底管道的设计路由;二:铺管船向前移动;并使海底管道保持一设定的张力;三:继续向前移动铺管船,同步释放钢丝绳;四:当铺管船通过海上平台后,停止移动铺管船,并通过钢丝绳增加海底管道上的张力,直至使海底管道的着泥点处于海底的设计路由上;五:继续移动铺管船,直至海底管道的终端处于设计路由的上方;六:释放海底管道上的张力直至海底管道完全接触海床;七:拆除钢丝绳与海底管道终端的连接,并将钢丝绳回收至铺管船上。本发明解决了铺管船近距离靠近海上平台所造成碰撞风险以及布锚的难度和风险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

    防止海上铺设海底管道时涨紧器与海底管道打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67987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910030599.6

    申请日:2019-01-14

    Abstract: 一种防止海上铺设海底管道时涨紧器与海底管道打滑的方法,采用以下步骤:一:选用有足够施工能力的作业船,以确保作业船上的张紧器能够提供对相应地海底管道足够的张力;二:在海底管道表面都附着一些橡胶颗粒,再对其表面防腐层涂敷;三:更换合适的张紧器的橡胶垫片;在作业船上,通过绞车进行张紧器夹持海底管道的拉力测试;四:先将作业船上的海底管道的分段连接在一起,然后,将安装在作业船上的张紧器对海底管道进行夹持;再用钢丝绳将绞车与海底管道连接,通过制动绞车来测试海底管道是否会出现打滑现象。本发明不仅解决了张紧器与海底管道打滑的问题,而且,还能够防止海上铺设海底管道时海底管道的损伤,提高了铺设海底管道的安全性。

    海底管道终止铺设时海底管道终端的复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6314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242094.8

    申请日:2018-10-24

    Abstract: 一种海底管道终止铺设时海底管道终端的复位方法,采用以下施工步骤:一:横向移动铺管船,使铺管船偏离海底管道的设计路由;二:铺管船向前移动;并使海底管道保持一设定的张力;三:继续向前移动铺管船,同步释放钢丝绳;四:当铺管船通过海上平台后,停止移动铺管船,使海底管道处于海底的着泥点的设计路由上;五:继续移动铺管船,直至海底管道的终端处于设计路由的上方;六:释放海底管道上的张力直至海底管道完全接触海床;七:拆除钢丝绳与海底管道终端的连接,并将钢丝绳回收至铺管船上。本发明不仅解决了铺管船近距离靠近海上平台所造成碰撞风险的问题;而且,解决了布锚的难度和风险问题;大大简化了使施工过程,提高了施工效率。

    海底管道弃管和回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80326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31068.9

    申请日:2019-01-14

    Abstract: 一种海底管道弃管和回收的方法,采用以下步骤:一:将机具放至在作业线上;二:将深水浮筒与海底管道上的弃管封头连接;三:向前移船直至海底管道到达船尾;四:保持张力不变,将深水浮筒连接在钢丝绳上;五:向前移船,当海底管道弃置海底后,向后移船直至船尾位于弃管封头上方,并回收绞车钢丝缆;六:海底管道回收:七:在作业线内,将铁钩与绞车钢丝缆连接;八:将绞车钢丝缆放入水中,并使铁钩靠近深水浮筒;九:将铁钩与钢丝绳连接;十:向前移船至指定位置,然后拉紧绞车钢丝缆,在回收绞车钢丝缆的同时,向后移船,并将海底管道缓慢回收至作业线内。本发明解决了海底管道在弃置和回收过程中出现的索具损伤问题,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

    工程船舶精准锚泊控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9196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552327.4

    申请日:2018-12-18

    Abstract: 一种工程船舶精准锚泊控位的方法,采用以下步骤:一:确定工程船锚的预抛位置,并定位;二:准备工程船船艉临时锚泊系统;三:将每个工程船船艉临时锚泊系统抛锚作业;四:使预抛的工程船船艉临时锚泊系统预张力达到设计值;五:抛放工程船船艏锚泊系统,并利用工程船自身的锚泊系统收紧;六:将各个系泊索具与锚缆进行连接;第七步:收紧系泊索具至工程船舶移动到预定位置;八:将抛、起锚拖船的拖缆缠绕在工程船舶的带缆桩上;九:在预定位置抛拖船自身艏锚,并收紧;十:调整工程船舶锚泊系统的张力,完成系泊作业。本发明不仅能够使工程船舶安全地精准控位,降低了施工风险及成本;而且,还提高工程船舶锚泊控位的安全性及灵活性。

    模块的起吊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83257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03341.7

    申请日:2018-0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C13/04 B66C1/12

    Abstract: 一种模块的起吊方法,采用以下实施步骤:一:将吊装撑杆运输至施工现场;二:在吊机的协助下,将吊机主钩和位于吊装撑杆上层的吊装柱连接在一起;三:将钢丝绳挂扣在位于吊装撑杆下层的吊装柱上;四:将吊装撑杆吊起;五:将模块运输至两个已经完成配扣作业的吊机之间;六:将位于吊装撑杆下方的钢丝绳与位于模块上的吊耳连接;七:操作吊机,共同将模块缓慢吊起。本发明不仅能够对模块进行起吊,解决了现场配扣操作难度较大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吊装的工作量;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对吊机吊装能力的要求,节省了施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低能见度水下插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78793B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0510127796.8

    申请日:2005-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能见度水下插桩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计算出桩基结构中心至钢桩套筒边缘的距离,按照该距离长度制作出标杆;2)在桩基顶部推算钢桩套筒的角度,将标杆沿该角度固定于桩基础顶部;3)根据施工时的流速计算出钢桩在海流的作用下于水面处产生的偏移量;4)吊机起吊钢桩沿标杆末端入水,根据钢桩入水深度判断桩尖接近套筒顶部时,用角度尺测量钢桩倾斜角度对已计算出的偏移量进行校核;5)按照校核过钢桩偏移量对标杆进行调整,并通过吊机起吊钢桩沿标杆末端入水,钢桩最终插入套筒。本发明由于提前判断海水流动对钢桩在插桩过程时的影响,使钢桩按照一个调整量入水,而使钢桩可以直接插入到水下的钢桩套筒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