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36302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0195804.5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深圳市综合交通与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非均质地层隧道开挖面的破坏模式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隧道的埋深数据和直径数据,构造隧道开挖面的破坏机构;将所述破坏机构,转换为初始网格;基于所述初始网格,构建隧道运动单元上限分析力学模型;将所述初始网格和预设的约束条件,输入至所述隧道运动单元上限分析力学模型,得到临界荷载系数和滑移线网破坏形态;基于所述临界荷载系数和滑移线网破坏形态,提取当前隧道开挖面的破坏模式。以此方式,降低了计算误差,为隧道开挖面围岩稳定性定量分析提供了明确的数据支撑,便于辅助工程实施方案制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38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95812.X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深圳市综合交通与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均质地层隧道开挖面的破坏模式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隧道开挖面的破坏主控因素,构建粗化多块体破坏机构;将所述粗化多块体破坏机构,转换为第一平面三角网;将所述破坏主控因素,输入至基于所述初始平面三角网构建的刚体单元上限分析力学模型,得到初始的临界超载系数和第二平面三角网;对所述初始的临界超载系数和第二平面三角网,进行多次交错式迭代和非线性规划运算,得到最优的临界超载系数和平面三角网;基于所述最优的临界超载系数和平面三角网,提取当前隧道开挖面的破坏模式。以此方式,为隧道开挖面失稳破坏模式定量分析、破坏机理研究及工程措施制定提供有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38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195812.X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深圳市综合交通与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均质地层隧道开挖面的破坏模式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隧道开挖面的破坏主控因素,构建粗化多块体破坏机构;将所述粗化多块体破坏机构,转换为第一平面三角网;将所述破坏主控因素,输入至基于所述初始平面三角网构建的刚体单元上限分析力学模型,得到初始的临界超载系数和第二平面三角网;对所述初始的临界超载系数和第二平面三角网,进行多次交错式迭代和非线性规划运算,得到最优的临界超载系数和平面三角网;基于所述最优的临界超载系数和平面三角网,提取当前隧道开挖面的破坏模式。以此方式,为隧道开挖面失稳破坏模式定量分析、破坏机理研究及工程措施制定提供有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30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95804.5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深圳市综合交通与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非均质地层隧道开挖面的破坏模式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隧道的埋深数据和直径数据,构造隧道开挖面的破坏机构;将所述破坏机构,转换为初始网格;基于所述初始网格,构建隧道运动单元上限分析力学模型;将所述初始网格和预设的约束条件,输入至所述隧道运动单元上限分析力学模型,得到临界荷载系数和滑移线网破坏形态;基于所述临界荷载系数和滑移线网破坏形态,提取当前隧道开挖面的破坏模式。以此方式,降低了计算误差,为隧道开挖面围岩稳定性定量分析提供了明确的数据支撑,便于辅助工程实施方案制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98308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116748.7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深圳市综合交通与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0 , G06T17/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块石骨架的土石混合体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S1:生成初始形状的大粒径块石;S2:调整初始形状的块石轮廓,生成不规则形状的块石;S3:按照设定的块石级配将生成的块石在给定区域中随机投放,并建立块石间的接触形成块石骨架;S4:生成小粒径块石填充在大粒径块石的骨架缝隙,建立土石混合体边坡模型;S5:划分有限差分网格,并依据材料参数分组;S6:根据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对土石混合体边坡模型进行分析,生成边坡稳定性分析报告。构建含有块石骨架的土石混合体边坡模型,突破现有土石混合体边坡模型中块石间不接触的设置,更符合实际问题;得到稳定性分析报告,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0010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59120.6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1N33/24 , G06F30/28 , G01N19/02 , G01N19/04 , G01N25/2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矿坝稳定性分析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确定坝体及尾矿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通过数值拟合得出尾矿土样内摩擦角和粘聚力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根据不同钻孔处库内温度分布,得到库内冻土分布规律;分析外界温度变化对尾矿土体入渗率、温度及体积含水率的影响情况;制定相应尾矿坝监测方案,对尾矿库坝坡开展监测。本发明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得出尾矿边坡土样的土体特性,在此基础上考虑外界温度变化对冻土分布及变化规律的影响,推导了相关的温度场方程及水分场方程,并在COMSOL中实现耦合。本发明方法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冻土破坏的风险,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和监测方案,为尾矿库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49288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11354288.3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工务段
IPC: F16F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负泊松比特性的三维蜂窝基本单元、单层板和结构,其中,三维蜂窝基本单元包括单元框架、斜杆A和支承杆A,单元框架包括四个基本胞元,四个基本胞三维蜂窝元依次通过连接杆首尾连接形成基本单元的框架,由各个基本胞元的竖杆的端点伸出斜杆A汇聚到基本单元内部中轴线处的连接点,连接点处接有伸向基本单元外部的支承杆A,斜杆A将基本胞元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增强了基本单元的整体性,使基本单元各部分可协调变形均匀受力。由若干三维蜂窝单层板通过支承杆A和支承杆B连接组成,更适用于制造板式或块式的材料或器件,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三个方向上均具有负泊松比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857068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57654.8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贵州省质安交通工程监控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摄影测量和目标检测模型的边坡表观病害检测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边坡的多组图像,生成三维实景模型,制作无视差坡表全景展开图,并裁剪成适合模型训练的图块;进行数据筛选,进行病害区域标记,生成标记文件,构建边坡表观病害数据集,并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将筛选后的边坡病害图像和标注数据输入模型中,进行模型评估和超参数调优,依照指标衡量模型性能;获取待检测边坡的多组图像,生成待检测边坡的三维实景模型,制作全景展开图并裁切成适宜的图块后,输入最优的边坡表观病害检测模型中,输出自动化检测结果。本发明方法不仅适用于边坡表观病害的检测,同样的工作流程可运用于其他构筑物的病害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09706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527826.7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山区地形网格模型的植被过滤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属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植被过滤方法包括先获取由三维重构软件计算后的三维网格信息,再提取出不需要处理的区域点集T1,拟合出用于三角剖分的拟合平面W,再根据Delaunay三角剖分得到点集T2、T3和T4,再在显化植被特征后得到点集T3中的地表点P3D,重复步骤直到点集T3中的植被点P3Z为空集;在恢复点集T4的拓扑关系后即得到植被已过滤的山区地形网格模型。本发明结合了三维重构软件和现有的delaunay三角剖分方法,且摒弃了复杂的区域生长法,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准确建模且能轻松过滤掉山区地形网格模型中的植被。
-
公开(公告)号:CN110219269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1910636200.9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粘滞阻尼防撞墩,包括主体结构、刚性骨架、碰撞板及若干个粘滞阻尼室,刚性骨架嵌设在主体结构内部,粘滞阻尼室设置在刚性骨架内,粘滞阻尼室内设置有带阻尼孔的活塞,活塞杆的末端伸至刚性骨架外并与碰撞板铰接,发生碰撞时,碰撞板向靠近粘滞阻尼室的方向移动,使粘滞液经阻尼孔流动,在这个过程中消耗碰撞能量,碰撞板既可发生水平移动,又可在承受偏心碰撞冲击时发生倾斜移动,从而保证防撞墩可抵抗不均匀、有偏心距的撞击力,并自动适应偏心碰撞的情形,特别适用于一些桥台、桥梁体及傍山路等特殊路段。粘滞阻尼室内设有复位弹簧,碰撞发生后,碰撞板可自动复位,可重复使用,实用性强,经济性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