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液态金属导热垫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0328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18401.5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热界面材料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液态金属导热垫片及其制备方法。石墨烯‑液态金属导热垫片包括多层依次堆叠的石墨烯膜,所述石墨膜的相邻层间涂覆有粘接剂,所述石墨烯膜上开设有若干贯穿石墨烯膜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中均填充有液态金属,且所述液态金属填充于所述石墨烯膜内部结构的空隙中。其制备方法为:将多层石墨烯膜依次堆叠至指定厚度然后在其上开设通孔,并向通孔中填充液态金属,然后切片得到石墨烯‑液态金属导热垫片。本申请提供的石墨烯‑液态金属导热垫片,通过液态金属填充石墨烯膜内部的空隙来降低石墨烯膜的热阻,进一步提升了导热垫片的热传导性能,同时保持较优的力学性能。

    一种三维导热吸波增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3107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61619.1

    申请日:2021-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导热吸波增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三维导热吸波增强复合膜,包括氧化石墨烯/MXene薄膜,所述氧化石墨烯/MXene薄膜上有若干贯穿氧化石墨烯/MXene薄膜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内部穿设有石墨烯包覆纳米金刚石粒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石墨烯包覆纳米金刚石粒子、硅烷偶联剂和溶剂混合,超声分散均匀;S2、对氧化石墨烯/MXene薄膜进行激光阵列打孔;S3、将含石墨烯包覆纳米金刚石粒子的溶液灌入通孔内,干燥。三维导热吸波增强复合膜不仅在横向具有超高的导热系数,而且在纵向也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还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以及良好的力学强度。

    一种石墨烯导热垫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29684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067331.3

    申请日:2021-09-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散热器件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导热垫片及其制备方法。石墨烯导热垫片包括多层通过粘接剂粘接的石墨烯膜,石墨烯膜上贯穿上下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中穿设有碳纤维丝,碳纤维丝上裹覆有粘接剂。其制备方法为,首先在第一层石墨烯膜上涂覆第一层粘接剂,然后将第二层石墨烯膜叠放置在第一层石墨烯膜上并涂覆第二层粘接剂,依次重复直至叠层至指定高度,然后沿平行石墨烯膜叠层方向开孔,孔中穿设碳纤维丝得到石墨烯‑碳纤维三维结构体,将制得的石墨烯‑碳纤维三维结构体沿平行石墨烯膜叠层的方向切片得到石墨烯导热垫片。本申请的石墨烯导热垫片可用于电子器件散热领域,具有优良的热传导性能和力学性能。

    一种石墨烯导热垫片包边工艺及包边石墨烯导热垫片

    公开(公告)号:CN11382968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067334.7

    申请日:2021-09-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散热器件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导热垫片包边工艺及一种包边石墨烯导热垫片,其工艺步骤为在第一层石墨烯膜上涂覆一层粘接剂,然后将第二层石墨烯膜放置在第一层石墨烯膜上,不断重复叠层至目标高度得到石墨烯膜块体;在石墨烯膜块体上开设若干贯穿石墨烯膜块体上下两侧的通孔,将碳纤维丝表面裹覆粘接剂后穿入所述通孔,沿平行于石墨烯膜厚度方向进行切片,得到指定厚度的石墨烯导热垫片;在石墨烯导热垫片四周边缘涂覆一层胶体形成包边层。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制备的石墨烯导热垫片在保证优良的热传导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同时,可以有效改善石墨烯导热垫片侧边掉粉的问题,在芯片散热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体式散热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9635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79893.0

    申请日:2021-02-07

    Inventor: 贺西昌 窦兰月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散热器的技术领域,涉及一体式散热器,包括蒸发室、连通于所述蒸发室的冷凝器,所述蒸发室设有进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散热翅片、位于相邻所述散热翅片之间且与所述蒸发室连通的多个连接通道、固定连接于所述散热翅片远离所述蒸发室的一端的集合通道,所述集合通道连通于所述连接通道;由于冷凝器直接与蒸发室连通,使得气化的蒸气能马上进入到连接通道内,进而使得散热翅片能快速对蒸气进行降温,使得热通密度较高,提高了散热效果。

    3D相变超导散热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6994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76372.4

    申请日:2020-0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管散热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3D相变超导散热器,解决了现有的热管散热器均温性差、散热效率低、以及受热端与散热端因不能分离调整布局而容易造成附近的电子元器件工作环境温度长期升高,从而影响使用寿命及损坏的问题。其包括内部具有空腔且填充有用于相变换热的液态工质的蒸发室、连通于蒸发室的传输管、以及连通于传输管的第一汇流排、至少两个连通于第一汇流排上的支线管道、以及连通于支线管道远离第一汇流排一端的第二汇流排,相邻两支线管道之间均连接有散热翅片,第一汇流排、支线管道、第二汇流排以及散热翅片形成为一个远离蒸发室的区块化冷凝器。本发明受热端与散热端相远离,有利于对电子元器件进行保护。

    一种石墨烯导热垫片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527717U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22213698.3

    申请日:2021-09-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石墨烯导热垫片,涉及电子产品散热器件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多层依次堆叠的石墨烯膜,相邻两所述石墨烯膜之间设置有粘接剂层,通过所述粘接剂层连接相邻两层石墨烯膜;所述石墨烯膜上沿叠层方向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有碳纤维丝。本申请通过多层石墨烯膜依次叠加至指定高度,并通过粘接剂层粘接相邻的两层石墨烯膜制得石墨烯膜块体,然后再石墨烯膜块体上开设通孔并在通孔中穿设碳纤维丝。由于石墨烯膜的导热效果具有各向异性,即在石墨烯膜层内方向热导率高,在石墨烯膜层间方向热导率差,所以通过在层间方向穿设碳纤维丝,可以有效提高石墨烯导热垫片层间方向上的热导率,进而提高石墨烯导热垫片的热传导性能。

    一种包边石墨烯导热垫片

    公开(公告)号:CN215683097U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22217553.0

    申请日:2021-09-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包边石墨烯导热垫片,涉及电子产品散热器件的领域,其包括石墨烯导热垫片以及设置于石墨烯导热垫片四周位置的包边层,所述包边层包括位于石墨烯导热垫片四周侧边的包边部、以及从所述包边部延伸至石墨烯导热垫片上下两面的延伸部。本申请通过在石墨烯导热垫片的四周边缘设置包边层,通过包边层将石墨烯导热垫片边缘位置包裹,改善了因石墨烯导热垫片边缘掉粉而造成电子器件短路损坏的问题。

    3D相变超导散热器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231981U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21186522.2

    申请日:2020-06-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相变超导散热器,解决了现有的热管散热器均温性差,散热效率低,以及受热端与散热端因不能分离调整布局,而容易造成附近的电子元器件工作环境温度长期升高,从而影响使用寿命及损坏的问题。其包括内部具有空腔且填充有用于相变换热的液态工质的蒸发室、连通于蒸发室的传输管、连通于传输管远离蒸发室一端的第一汇流排、垂直配置于第一汇流排的多个支线管道、以及连通于支线管道远离第一汇流排一端的第二汇流排,相邻两支线管道之间均连接有散热翅片,第一汇流排、支线管道、第二汇流排以及散热翅片形成为一个远离蒸发室的区块化冷凝器。本实用新型受热端与散热端相远离,有利于对电子元器件进行保护。(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