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52858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813865.3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9D165/04 , C09D5/08 , C08G61/02 , B05D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65/04 , B05D1/60 , C08G61/025 , C08G2261/11 , C08G2261/3424 , C09D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器件的后处理方法,用于在器件上形成防护层,其包括步骤:S10、将所述器件在真空环境下进行偶联反应,在所述器件的表面上形成偶联剂分子的自限分子层;S20、在所述器件的表面上形成聚合物涂层。本发明的后处理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处理后的几乎不影响器件尺寸,能较好地保留器件原有性能,并且成本低、工艺简单、防护可靠、安全、以及具有较高的疲劳强度等。
-
公开(公告)号:CN10962631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1910025937.7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入式器件及其封装方法。所述植入式器件包括器件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器件本体外围的封装结构,其中,所述封装结构包括包覆在所述器件本体上的第一保护层和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外围的第二保护层,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中的一者为致密的纳米级防止液体影响的涂层,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中的另一者为微米级防止液体影响的涂层。本发明的植入式器件及其封装方法结合了微米和纳米两种涂层的优点,具有封装尺寸轻薄、防液体侵入效果好、对器件本体影响小等优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器件的精度,可满足器件长期植入并正常工作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99203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810911621.3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A61B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眼压监测系统及眼压监测方法。所述眼压监测系统包括体内部分和体外部分,所述体内部分用于实时监测眼内参数、进行信号调理、发送和接收信号;所述体外部分用于对体内部分进行无线供能,并对体内部分传出的数据进行接收、信息融合和处理;其中,所述体内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包括至少两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监测眼压参数;所述体外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模块,通过信息融合技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本发明通过在监测单元中合理地布置多个传感器,可利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获得眼压及其他参数,从而有效提高眼压监测的可靠性和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171552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393348.1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A61M60/122 , A61M60/268 , A61M60/833 , A61M60/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瓣膜结构的流体驱动装置,由进液口(1)、瓣膜(2)、驱动腔(3)、排液口(4)组成。其中,驱动腔与瓣膜形成一体或组合式腔室结构。驱动腔(3)由上部可变形的承压板(3.1)和下部的基板(3.2)组成,其内部设置1个或2个以上具有单向导流特性的、可动的瓣膜(2),或组成瓣膜阵列。该流体驱动装置通过适当的外部作用力作用于驱动腔的中间位置,通过挤压或释放,实现流体的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14358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93382.9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供了一种用于生物医疗的外部驱动的流体驱动器件,由位于人体表皮下的植入元件(2)和通过束带或其他装置固定在人体外表面的驱动元件(1)组成;所述驱动元件(1)由挤压探头(3)、固定支架(4)、驱动电源(5)、束带或眼镜框(6);所述驱动元件(1)被固定在体表植入元件(2)所在的位置上;所述植入元件(2)为一种可容纳液体、具有单向性的柔性腔体,挤压探头(3)作用于植入元件(2)的受压位置,通过挤压或释放所述腔体实现流体驱动。所述流体驱动器件可用于青光眼、脑脊液等疾病的治疗及进行给药。
-
公开(公告)号:CN10899203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911621.3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A61B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眼压监测系统及眼压监测方法。所述眼压监测系统包括体内部分和体外部分,所述体内部分用于实时监测眼内参数、进行信号调理、发送和接收信号;所述体外部分用于对体内部分进行无线供能,并对体内部分传出的数据进行接收、信息融合和处理;其中,所述体内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包括至少两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监测眼压参数;所述体外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模块,通过信息融合技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本发明通过在监测单元中合理地布置多个传感器,可利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获得眼压及其他参数,从而有效提高眼压监测的可靠性和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518185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910025845.9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可动结构的器件的表面防护方法,包括步骤:将器件置于化学气相沉积室内,在沉积温度‑20~400℃的条件下,将沉积材料均匀地沉积在器件的外围,在器件的外围形成第一保护层;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第一保护层的外围形成第二保护层;第二保护层为氧化物或金属形成的纳米级涂层,用于防护10个以下的水或其它液体分子组成的小分子团等影响器件的液体分子的侵蚀;第一保护层为聚合物形成的微米级防止液体影响的涂层,用于防护10个以上的水或其它液体分子组成的大分子团等液体分子的侵蚀。本发明的表面防护方法能提高对具有可动结构的器件的防护效果,保证具有可动结构的器件的精度和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106771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711228380.4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L9/02
Abstract: 一种基于微/纳米薄膜的电涡流力/变形/压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将微/纳薄膜置于被检测物的表面或嵌入其内侧,为提高检测灵敏度也可在微/纳薄膜表面或内部制作微纳结构;设置检测电路,将所述检测电路的检测单元置于所述被测物外侧,所述检测单元产生交变磁场;被检测物受力/变形/压力的变化会导致微/纳米薄膜产生变形,从而导致了微/纳米薄膜上感应电流发生变化,感应电流发生变化后,进而导致所述检测单元中的电感线圈的阻抗发生变化,基于所述阻抗变化即可感测被测物的力/变形/压力变化。该检测方法以无线、无源的检测方式实现信号检测,且方法中传感器的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可实现高灵敏度非接触的应变、应力、压力等信号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62631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25937.7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1B7/0032 , B81C1/00261 , B81C1/003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入式器件及其封装方法。所述植入式器件包括器件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器件本体外围的封装结构,其中,所述封装结构包括包覆在所述器件本体上的第一保护层和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外围的第二保护层,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中的一者为致密的纳米级防止液体影响的涂层,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中的另一者为微米级防止液体影响的涂层。本发明的植入式器件及其封装方法结合了微米和纳米两种涂层的优点,具有封装尺寸轻薄、防液体侵入效果好、对器件本体影响小等优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器件的精度,可满足器件长期植入并正常工作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518185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910025845.9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器件的表面防护方法,包括步骤:S20、在所述器件的外围形成第一保护层;S30、在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外围形成第二保护层;其中,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中的一者为致密的纳米级涂层,用于防护10个以下的水或其它液体分子组成的小分子团等影响器件的液体分子的侵蚀、或者尺寸小于等于所述小分子团的离子或分子等液体分子的侵蚀;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中的另一者为微米级防止液体影响的涂层,用于防护10个以上的水或其它液体分子组成的大分子团等液体分子的侵蚀、或者尺寸大于等于所述大分子团的离子或分子等液体分子的侵蚀。本发明的表面防护方法还能提高器件的精度等指标,可广泛用于不同类型的器件防止液体影响的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