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522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17192.0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声表面波振荡器的传感系统,包括:两个谐振器、两个振荡电路、温度控制器、流体管道、混频器、放大功能比较器及分频器;所述温度控制器、谐振器及振荡电路设置在所述流体管道上,两个所述谐振器分别位于所述温度控制器的上下两侧,两个所述振荡电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谐振器的上下两侧;所述温度控制器通过所述流体管道将热量分别传递至上下两侧的谐振器,所述谐振器分别根据温度变化调整谐振频率并分别输出不同频率至相邻的振荡电路,两个所述振荡电路分别连接所述混频器,所述混频器输出差频信号至放大功能比较器,所述的放大功能比较器将方波信号输出至所述分频器。
-
公开(公告)号:CN105204373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510680932.X
申请日:2015-10-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的物理仿真系统,包括:卫星模拟器,卫星模拟器包括气浮舱、服务舱和载荷舱,载荷舱包括摄像装置,摄像装置将拍摄的模拟星板的影像信息发送至服务舱,服务舱用于获取卫星模拟器的运动状态信息,并根据影像信息获取卫星模拟器的姿态信息和位置信息,并向用户发送卫星模拟器的运动状态信息、姿态信息和位置信息,并接收用户的控制信息,以根据用户的控制信息对卫星模拟器的运动状态进行控制,气浮舱用于维持卫星模拟器的悬浮,并驱动卫星模拟器;放置台,位于卫星模拟器的下方;模拟星板,位于卫星模拟器的上方,包括模拟星安装板和模拟星。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能够方便地实现卫星的物理仿真,并且仿真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969242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210431011.6
申请日:2012-11-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L21/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式外延外基区双极晶体管制备方法,为解决现有制备方法,步骤多且繁琐、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而设计,本发明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制备第一掺杂类型的集电区、在集电区上制备第二掺杂的基区、在基区上制备介质层、在介质层上光刻、刻蚀出发射极窗口、在发射极窗口内淀积并平坦化多晶、在多晶表面形成一多晶表面氧化层、腐蚀掉介质层、制作多晶以及多晶表面氧化层的侧墙、以侧墙以及所述多晶表面氧化层为掩体,刻蚀基区、集电区;在被蚀刻后的基区和集电区基础上通过原位掺杂选择性外延制备第二掺杂类型的外基区;在上述结构上制备触孔,引出发射极电极和集区电极,具有步骤少且简单、生产效率高以及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683399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210153147.5
申请日:2012-05-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L29/73 , H01L29/10 , H01L21/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嵌入式外延外基区双极晶体管,为解决现有结构存在TED效应问题而设计。本发明嵌入式外延外基区双极晶体管至少包括重掺杂的埋层集电区、集电区、选择性注入集电区、基区、外基区、发射极以及侧墙,外基区采用原位掺杂选择性外延工艺生长而成,而且嵌入在集电区内。外基区的一部分位于侧墙的下方。外基区在基区上产生应力。本发明提供一种嵌入式外延外基区双极晶体管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嵌入式外延外基区双极晶体管避免了TED效应,同时也降低了器件的外基区电阻,使器件的性能得到提升。本发明嵌入式外延外基区双极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实现了上述嵌入式外延外基区双极晶体管结构,步骤简练,成本低,操作简易,所得结构性能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035686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210558864.6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L29/73 , H01L21/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隐埋硅化物抬升外基区全自对准双极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现有产品及方法不能有效减小基极电阻RB的缺点而发明。本发明隐埋硅化物抬升外基区全自对准双极晶体管的抬升外基区由隐埋低电阻金属硅化物层、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多晶硅层和Si/SiGe/Si多晶层组成;金属硅化物层一直延伸至发射区-基区隔离介质区外侧。本发明晶体管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RB、提高器件的高频性能、改善器件的噪声性能。本发明隐埋硅化物抬升外基区全自对准双极晶体管制备方法实现了单晶发射区与抬升外基区低电阻金属硅化物之间的自对准结构,在保持较低基极-集电极电容CBC的同时进一步减小了RB,优化了器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664190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210153063.1
申请日:2012-05-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L29/10 , H01L29/732 , H01L21/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嵌入式外延外基区双极晶体管,为解决现有结构存在TED效应问题而设计。本发明嵌入式外延外基区双极晶体管至少包括集电区,在集电区上的基区和外基区、在基区上的发射极、以及在发射极两侧的侧墙,外基区采用原位掺杂选择性外延工艺生长而成且嵌入在集电区内。外基区的一部分位于侧墙的下方。外基区在基区上产生应力。本发明提供一种嵌入式外延外基区双极晶体管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嵌入式外延外基区双极晶体管避免了TED效应,同时也降低了器件的外基区电阻,使器件的性能得到提升。本发明嵌入式外延外基区双极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实现了上述嵌入式外延外基区双极晶体管结构,步骤简练,成本低,操作简易,所得结构性能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683395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210160811.9
申请日:2012-05-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L29/423 , H01L29/737 , H01L21/28 , H01L21/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对准抬升外基区锗硅异质结双极晶体管,为解决现有产品基极电阻RB大等缺陷而设计。本发明自对准抬升外基区锗硅异质结双极晶体管主要包括Si集电区、局部介质区、基区、基区低电阻金属硅化物层、重掺杂多晶硅抬升外基区、外基区低电阻金属硅化物层、重掺杂多晶硅发射区、发射区低电阻金属硅化物层、发射区-基区隔离介质区、重掺杂单晶发射区。基区低电阻金属硅化物层延伸至发射区-基区隔离介质区外侧。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对准抬升外基区锗硅异质结双极晶体管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双极晶体管。本发明自对准抬升外基区锗硅异质结双极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地降低了基极电阻RB,工艺步骤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035686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58864.6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L29/73 , H01L21/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隐埋硅化物抬升外基区全自对准双极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现有产品及方法不能有效减小基极电阻RB的缺点而发明。本发明隐埋硅化物抬升外基区全自对准双极晶体管的抬升外基区由隐埋低电阻金属硅化物层、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多晶硅层和Si/SiGe/Si多晶层组成;金属硅化物层一直延伸至发射区-基区隔离介质区外侧。本发明晶体管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RB、提高器件的高频性能、改善器件的噪声性能。本发明隐埋硅化物抬升外基区全自对准双极晶体管制备方法实现了单晶发射区与抬升外基区低电阻金属硅化物之间的自对准结构,在保持较低基极-集电极电容CBC的同时进一步减小了RB,优化了器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022109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59040.0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L29/73 , H01L29/08 , H01L21/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局部氧化抬升外基区全自对准双极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现有产品和方法只适于制备本征集电区窗口和单晶发射区较窄的器件的缺陷而设计。本发明局部氧化抬升外基区全自对准双极晶体管包括衬底、硅埋层集电区、硅外延层、硅集电极引出区、场区介质层、选择注入集电区、本征基区外延层、发射区-基区隔离介质区、多晶发射区、单晶发射区、抬升外基区、以及氧化硅隔离介质层。本发明局部氧化抬升外基区全自对准双极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缓解了对器件尺寸的限制,适于制备具有从窄到宽各种尺寸本征集电区窗口和单晶发射区的器件,在保持高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技术的应用领域和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3000677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35538.3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L29/73 , H01L29/08 , H01L21/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有隔离氧化层的侧向双极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现有器件中收集区面积过大的缺陷而设计。本发明带有隔离氧化层的侧向双极晶体管包括发射区、本征基区、收集区、发射区介质层、外基区、基区介质层以及衬底复合介质层。衬底复合介质层包括氧化硅层和氮化硅层。本征基区位于衬底复合介质层的上方,收集区位于衬底复合介质层的上方。本征基区的材料为硅、锗硅或锗硅碳。本发明带有隔离氧化层的侧向双极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地减小了收集区的面积,降低了器件的收集区寄生电容,有助于减少辐照对于器件的影响。工艺步骤简明,对设备等技术条件要求低,适于大规模的产线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