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2281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110267013.5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包括气腔和充放气管口,所述气腔内设置有能上下活动的活塞,活塞把气腔分隔出上部的低压腔与下部的高压腔,所述低压腔设置有能接通外界的低压连通口,所述活塞上设置有能接通低压腔与高压腔的高压连通口,所述充放气管口接通在所述高压腔的底部,充放气管口分别对外连接有用于充气的冷却压缩装置以及用于放气的加热膨胀装置。本发明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能解决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存在的膨胀机进气压力不稳定和节流损失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3956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065841.5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压膨胀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包括空气压缩支路、热循环回路、空气膨胀支路和空气调节支路,空气调节支路包括辅助回热换热器,辅助回热换热器的高温侧流道的两端分别与高温循环泵和低温蓄热器连接,辅助回热换热器的低温侧流道的进口端与储气装置连接,辅助回热换热器的低温侧流道的出口端分为两路且分别通过流量调节装置与高压空气膨胀机的进气口、低压空气膨胀机的进气口连接。本发明的滑压膨胀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在提升变工况换热效率的同时能够使整个机组的出力保持稳定,进而使整个系统的效率得到提升;换热设备的变工况运行能力要求较低,降低了系统技术难度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90959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720874.9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便于施工的重力式储气库结构,包括竖井、重力柱塞,竖井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限位件;重力柱塞活动插接在竖井中,重力柱塞包括第二柱塞和设置在第二柱塞上的第一柱塞,以通过第一限位件对第一柱塞进行限位卡固,使得第二柱塞穿过第一限位件向下移动与第一柱塞分离;第二柱塞外壁与竖井内壁之间连接有密封膜,密封膜设置在第二柱塞顶端靠近第一柱塞处,第二柱塞、密封膜和竖井位于密封膜下方空间之间围成密封的储气腔,以通过改变储气腔中的压力推动重力柱塞向上移动,在施工时,可以将第二柱塞吊装至竖井内就位后,可以直接将密封膜与竖井连接,不需要另外在竖井旁边布置副井进行密封膜的安装,施工更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481023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718852.9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压增强式重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和储能方法,其中储能系统包括密闭气腔、连通管路、串联的多级压缩机组、空气膨胀机组,密闭气腔中活动插接有重力柱塞,重力柱塞与密闭气腔之间密封连接,以通过重力柱塞将密闭气腔分为上部气腔和下部气腔;连通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上部气腔和下部气腔,连通管路上设置有阀门;串联的多级压缩机组通过储能管路连接下部气腔,用于向下部气腔中充气,串联的多级压缩机组的中间级吸气口连接上部气腔;空气膨胀机组通过释能管路连接下部气腔。可以实现储气装置在充放气过程中的恒压,保障空气压缩机出口压力及空气膨胀机进气压力的稳定,进而提升空气压缩机及膨胀机运行效率,提升系统储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69695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911012386.7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F28D2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能存储领域,提供了一种闭式蓄热系统、使用闭式蓄热系统进行的蓄热方法以及使用闭式蓄热系统进行的放热方法。闭式蓄热系统包括:由多个蓄热装置构成的蓄热阵列、缓冲装置、循环泵以及换热装置,其中,所有所述蓄热装置等高布置,所述缓冲装置的顶部位于所述蓄热阵列的底部水平位置以下,其中,所述缓冲装置的顶部与各所述蓄热装置上的连通阀分别连通;在所述缓冲装置的最大允许液位位置,所述缓冲装置与各所述蓄热装置上的排液阀分别连通;并且,所述缓冲装置的底部与各所述蓄热装置上的进液阀依次通过所述循环泵和所述换热装置分别连通。本发明至少能够实现提高蓄热系统设备利用率、降低投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550375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707824.5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装置。该装置包括强化块体和形成于山体的腔洞,强化块体堵塞在腔洞的洞口,腔洞内自强化块体至腔洞的洞底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分流器和第二分流器,第二分流器将腔洞位于第一分流器与腔洞洞底之间的空间分隔成蓄热腔和储气腔;蓄热腔临近强化块体设置,蓄热腔内填充有蓄热材料;强化块体横向贯穿开设有与第一分流器连通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上设有阀门。本发明不仅实现了热能存储和势能存储的一体化设计,大幅降低了整个装置的复杂程度,而且还降低了成本和占地面积。此外,本发明采用强化块体封堵在腔洞的洞口,既保证了腔洞的气密性和强度,又满足了高压储气安全和高效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379626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208994.1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系统及运行方法,包括:压缩机通过冷却器的高温侧与储气库连通,储气库通过主回热器的低温侧与主膨胀机连通,冷却器的低温侧的冷端和热端分别与蓄冷器和蓄热器连通,主回热器的高温侧的冷端和热端分别与蓄冷器和蓄热器连通,辅膨胀机通过联轴器与主膨胀机的轴系联结或脱开,辅回热器的低温侧的两端分别与储气库和辅膨胀机连通,辅回热器的高温侧的两端分别与蓄热器和蓄冷器连通。该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系统可使主膨胀机长时间处于无外部能耗的盘车备用状态,使得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可快速响应发电调度,且可进行高效的调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736909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811399227.2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领域,提供了一种多能联供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该系统包括多级压缩机、多级冷却器、多级膨胀机、多级回热器、高压供热器和低压供热器;相邻的各级压缩机通过级间冷却器连通,末级压缩机通过高压供热器与储气室的进口连通;储气室的出口通过初级回热器与初级膨胀机的进口连通,相邻的各级膨胀机通过级间回热器连通;级间冷却器的低温侧进、出口分别与蓄冷器和蓄热器连通;级间回热器和初级回热器的高温侧进口均与蓄热器连通,级间回热器的高温侧出口通过低压供热器与蓄冷器连通,初级回热器的高温侧出口与蓄冷器连通。本发明不仅能实现冷、热、电、气联供,而且还能实现不同品位热能的阶梯利用、满足负荷的动态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879777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810827648.4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领域,提供了一种多能耦合系统。该系统包括交流电系统、直流电系统、热系统、冷系统和压缩空气系统;交流电系统包括交流电网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直流电系统包括直流电网和电力存储单元,直流电网通过双向逆变器与交流电网连接;热系统包括热网、环境集热单元、蓄热单元和热力发电单元;冷系统包括冷网、制冷单元和蓄冷单元,制冷单元分别与交流电网和热网连接;压缩空气系统包括压缩气网、压缩机组、膨胀机组以及与压缩气网连接的储气单元,压缩机组分别与交流电网、储气单元和热网连接,膨胀机组分别与储气单元、热网和交流电网连接。本发明低碳环保、鲁棒性强,能满足孤立区域或微能源网对冷、热、电和气多样化的供能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952862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10827661.X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领域,提供了一种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组、高温换热器、中温换热器、储气室、调节阀、中温回热器、高温回热器和膨胀机组;高温换热器的低温侧、高温储热器、第一阀门、高温回热器的高温侧、高温储冷器和第二阀门首尾依次连接;中温换热器的低温侧、中温储热器、第三阀门、中温回热器的高温侧、中温储冷器和第四阀门首尾依次连接;压缩机组油箱内的加热管进口通过高温阀与高温储冷器连通、出口与中间储冷器连通,中间储冷器与连接高温储冷器和第二阀门的管道连通;膨胀机组油箱内的加热管进口通过中温阀与中温储热器连通、出口与中温储冷器连通。本发明可实现储能和释能阶段的快速响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