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60503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046621.3
申请日:2014-02-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R3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变磁场方向测量方法及系统,其中系统包括:第一旋转装置、第二旋转装置、第一测量线圈、第二测量线圈、旋转架、测量装置和控制器,第一旋转装置通过旋转架与第一测量线圈相连,用于旋转第一测量线圈;第二旋转装置与第二测量线圈相连,用于旋转第二测量线圈;测量装置分别与第一测量线圈和第二测量线圈相连,用于测量第一、第二测量线圈的感应电压;控制器,用于对第一、二旋转装置进行控制,并在测量装置所测量的感应电压为零时检测第一和第二测量线圈的转角以得到磁场方向。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通过测量两个测量线圈的感应电压为零时的转角得到磁方向,提高了测量精度且过程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03760503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46621.3
申请日:2014-02-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R3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变磁场方向测量方法及系统,其中系统包括:第一旋转装置、第二旋转装置、第一测量线圈、第二测量线圈、旋转架、测量装置和控制器,第一旋转装置通过旋转架与第一测量线圈相连,用于旋转第一测量线圈;第二旋转装置与第二测量线圈相连,用于旋转第二测量线圈;测量装置分别与第一测量线圈和第二测量线圈相连,用于测量第一、第二测量线圈的感应电压;控制器,用于对第一、二旋转装置进行控制,并在测量装置所测量的感应电压为零时检测第一和第二测量线圈的转角以得到磁场方向。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通过测量两个测量线圈的感应电压为零时的转角得到磁方向,提高了测量精度且过程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740314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1287238.2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22C38/5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3/02 , B22F10/64 , B22F10/28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80/00 , B33Y70/00 , C21D6/04 , C21D6/00 , C21D1/18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的超高强度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增材制造的超高强度钢,由以下组分构成:0.4质量%≤C≤0.43质量%,11.5质量%≤Ni≤12.5质量%,9.5质量%≤Co≤10.5质量%,1.45质量%≤Mo≤1.55质量%,0.95质量%≤Cr≤1.1质量%,0.95质量%≤W≤1.1质量%,0.3质量%≤V≤0.35质量%,0.04质量%≤Nb≤0.05质量%,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超高强度钢兼具高强度和高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0314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287238.2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22C38/5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3/02 , B22F10/64 , B22F10/28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80/00 , B33Y70/00 , C21D6/04 , C21D6/00 , C21D1/18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的超高强度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增材制造的超高强度钢,由以下组分构成:0.4质量%≤C≤0.43质量%,11.5质量%≤Ni≤12.5质量%,9.5质量%≤Co≤10.5质量%,1.45质量%≤Mo≤1.55质量%,0.95质量%≤Cr≤1.1质量%,0.95质量%≤W≤1.1质量%,0.3质量%≤V≤0.35质量%,0.04质量%≤Nb≤0.05质量%,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超高强度钢兼具高强度和高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4503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57853.8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4 , C22C38/22 , C22C38/44 , B22F1/00 , C22C33/02 , B22F10/28 , B22F10/64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70/00 , C21D6/04 , B22F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原位合金化技术的增材制造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该模具钢包括A粉末和B粉末;A粉末含碳0.35‑0.39%;氮0.01‑0.02%;硅0.9‑1.2%;锰0.1‑0.4%;铬5.2‑5.8%;钒0.9‑1.2%;钼1.2‑1.3%;硫0.001‑0.003%;磷0.005‑0.01%;氧0.01‑0.035%,其余为铁;B粉末含碳0.001‑0.008%;铬16‑18%;钼2‑2.5%;锰0.2‑0.7%;硅0.3‑0.5%;镍9.5‑11%;硫0.001‑0.003%;磷0.005‑0.01%;氧0.01‑0.035%,余为铁。该模具钢可实现强度、塑性和韧性的良好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03312050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310236863.4
申请日:2013-06-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有源式主动接受无线能量传输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a、发射端根据预设初始参数发射无线能量;b、接收端接收无线能量,确定发射端的参数;c、接收端计算并控制接收端的主动传输供压电路达到预设电压相位条件;d、接收端调整接收端的谐振电容的容值至接收端谐振电容目标容值;e、发射端感应负载,确定接收端的参数;f、发射端控制谐振电容的容值达到发射端谐振电容目标容值;以及g、当预设条件发生变化时,重复步骤b至步骤f,以实现动态控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调整无线能量传输的参数,改变接收端与发射端的位置关系以及无线能量传输的功率变化,得到最优电路参数,从而提高无线能量传输的功率和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4503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057853.8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4 , C22C38/22 , C22C38/44 , B22F1/00 , C22C33/02 , B22F10/28 , B22F10/64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70/00 , C21D6/04 , B22F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原位合金化技术的增材制造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该模具钢包括A粉末和B粉末;A粉末含碳0.35‑0.39%;氮0.01‑0.02%;硅0.9‑1.2%;锰0.1‑0.4%;铬5.2‑5.8%;钒0.9‑1.2%;钼1.2‑1.3%;硫0.001‑0.003%;磷0.005‑0.01%;氧0.01‑0.035%,其余为铁;B粉末含碳0.001‑0.008%;铬16‑18%;钼2‑2.5%;锰0.2‑0.7%;硅0.3‑0.5%;镍9.5‑11%;硫0.001‑0.003%;磷0.005‑0.01%;氧0.01‑0.035%,余为铁。该模具钢可实现强度、塑性和韧性的良好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03312050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36863.4
申请日:2013-06-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2J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有源式主动接受无线能量传输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a、发射端根据预设初始参数发射无线能量;b、接收端接收无线能量,确定发射端的参数;c、接收端计算并控制接收端的主动传输供压电路达到预设电压相位条件;d、接收端调整接收端的谐振电容的容值至接收端谐振电容目标容值;e、发射端感应负载,确定接收端的参数;f、发射端控制谐振电容的容值达到发射端谐振电容目标容值;以及g、当预设条件发生变化时,重复步骤b至步骤f,以实现动态控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调整无线能量传输的参数,改变接收端与发射端的位置关系以及无线能量传输的功率变化,得到最优电路参数,从而提高无线能量传输的功率和传输效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