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伤口的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4296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10188399.X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伤口的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敷料包括叠设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的接合界面包括化学键合;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分别包含:氮化硅颗粒;和若干生物相容性微丝纤维,所述氮化硅颗粒的至少部分被任意的所述生物相容性微纤维包裹;所述生物相容性微纤维包含:胶原蛋白;和壳聚糖或其衍生物。本申请敷料中的胶原蛋白、壳聚糖和氮化硅颗粒的有机结合,使敷料在体外表征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透气性,吸湿性和促修复性能。此外,本申请的敷料可以在减少炎症反应的同时,加强伤口处胶原蛋白的沉积,进而加速伤口愈合。

    一种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48908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327110.3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胶原与矿化胶原在乙酸中混合,得到纺丝液;所述胶原与所述矿化胶原的质量比≥20:5;2)对所述纺丝液进行气纺丝处理,得到纤维膜;3)对所述纤维膜进行交联处理,得到所述神经导管。该制备方法通过气纺丝技术制备得到矿化胶原神经导管,具有安全高效制备、纳米纤维直径可控、良好的力学支撑和离子缓释的优势,神经导管材料促进神经细胞的定向黏附和增殖作用。

    一种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4890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27110.3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胶原与矿化胶原在乙酸中混合,得到纺丝液;所述胶原与所述矿化胶原的质量比≥20:5;2)对所述纺丝液进行气纺丝处理,得到纤维膜;3)对所述纤维膜进行交联处理,得到所述神经导管。该制备方法通过气纺丝技术制备得到矿化胶原神经导管,具有安全高效制备、纳米纤维直径可控、良好的力学支撑和离子缓释的优势,神经导管材料促进神经细胞的定向黏附和增殖作用。

    一种复合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81999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55755.X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王秀梅 赵勇刚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神经导管,包括:活性元素掺杂的矿化胶原纳米纤维;所述矿化胶原纳米纤维中含有羟基磷灰石晶体;所述羟基磷灰石晶体晶格中的钙元素被含有所述活性元素的阳离子取代,和/或,所述羟基磷灰石晶体晶格中的磷酸根被含有所述活性元素的阴离子取代;本申请提供的神经导管通过引入掺杂元素,以掺杂元素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在矿化胶原纳米纤维中的羟基磷灰石晶格中的磷或钙,使得掺杂元素能够有效且可控地释放,相比不涉及掺杂元素的神经导管,能够有效地促进神经和血管等人体组织的再生。

    运动员力竭运动后快速恢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007436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25897.0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体育运动医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运动员力竭运动后快速恢复系统。该系统由远红外陶瓷微珠处理系统、使用平台及电控系统组成;远红外陶瓷微珠处理系统由主料箱、保温箱、多组气力提升机构以及微珠输送部分组成;使用平台由多个远红外陶瓷微珠承装器皿及桌椅部分组成;电控系统,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组成的控制系统,实现对远红外陶瓷微珠的收集、清洗、消毒输送、加热、保温、分配工作。该系统能够将远红外陶瓷微珠对运动员力竭运动后体能快速恢复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长时间使用本方法可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和力竭运动后体能的快速恢复能力。

    一种用于预防神经瘤的端帽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9925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054403.X

    申请日:2023-08-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神经瘤的端帽,由纳米纤维成膜后压制而成;所述纳米纤维由聚己内酯和矿化胶原的混合溶液制备得到。本发明在制备端帽的原料中添加了矿化胶原,可以大幅度提高端帽的力学性能,同时可以提高细胞在端帽内表面的粘附性,更好的预防创伤性痛性神经瘤的产生。而且神经端帽通过加压工艺制备从而具备良好的机械力学性能,并且其制备工艺流程化,操作简单,有望实现量产化,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活性元素掺杂的矿化胶原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13961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1353411.5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活性元素掺杂的矿化胶原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矿化胶原纳米纤维由胶原纤维和针状羟基磷灰石晶体组成;所述羟基磷灰石晶体晶格中的部分钙元素被含有所述活性元素的阳离子取代,和/或,所述羟基磷灰石晶体晶格中的部分磷酸根被含有所述活性元素的阴离子取代。本申请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得到的矿化胶原纳米纤维与高分子材料(胶原、PCL等)复合后得到的产品,可明显提升原始高分子材料的强度和刚度。此外,多种活性元素掺杂方案以满足骨修复过程中材料降解提供的抑制肿瘤、抗感染、免疫调节的细胞微环境。这为高分子骨修复材料的设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为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