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87273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10971553.7
申请日:2020-09-16
IPC: H04B17/20 , H04B17/3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奇偶交叠信道化实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其包括:对ADC输出信号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加权后序列;将加权后序列进行分组;将各组数据划分奇偶两组和序列,并分别获得奇型加权叠加序列和偶型加权叠加序列;对奇型加权叠加序列进行相位校正,偶型加权叠加序列不作处理;对校正后的奇型加权叠加序列和偶型加权叠加序列分别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对傅里叶变换后的两组序列进行相位校正,获得奇偶信道化的输出。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奇偶信道交叠数字信道化结构的计算量,在较小的资源消耗下实现宽带跨信道信号的接收,提高非合作信号截获接收完整性,同时提高其参数测量精度。还能够实现不同信道划分方式的快速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0275133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67061.9
申请日:2019-06-27
IPC: G01S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虚拟到达时差的非共视脉冲信号无源定位方法,其步骤:利用时间基准相同的M个观测平台,接收辐射源u连续发射的脉冲信号,在每个观测平台处检测接收脉冲信号的上升沿,估计得到到达时间序列TOA;同时获取每一个到达时间所对应的各平台的位置信息;对将接收到的TOA序列进行平面变换,得到二维图像;同一个辐射源发射的TOA序列能形成一条连续的曲线,由于存在非共视情况,所以图像中曲线部分点丢失;对二维图像中的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曲线参数;估计得到丢失点的坐标,根据丢失点的坐标还原丢失脉冲的TOA;由丢失脉冲的TOA,估计得到虚拟到达时差;虚拟到达时差和到达时差联合用于定位,采用求解非线性方程的方法,解算得到辐射源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390337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10567049.8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舰船个体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无源探测定位结果提取目标形状上下文特征和背景形状上下文特征;提取无源探测定位结果对应的多观测点形状特征;根据舰船编队阵型图提取目标形状上下文特征和背景形状上下文特征;提取舰船编队阵型图对应的多观测点形状特征;进行特征匹配与编队阵型识别;根据阵型识别结果完成舰船个体识别与定位。与当前阵型和舰船识别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识别准确率高、受天气影响小、即使编队内有些舰船电磁静默,依然可以通过关联信息估计出其所在区域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390337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567049.8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舰船个体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无源探测定位结果提取目标形状上下文特征和背景形状上下文特征;提取无源探测定位结果对应的多观测点形状特征;根据舰船编队阵型图提取目标形状上下文特征和背景形状上下文特征;提取舰船编队阵型图对应的多观测点形状特征;进行特征匹配与编队阵型识别;根据阵型识别结果完成舰船个体识别与定位。与当前阵型和舰船识别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识别准确率高、受天气影响小、即使编队内有些舰船电磁静默,依然可以通过关联信息估计出其所在区域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27513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70836.8
申请日:2019-06-27
IPC: G01S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虚拟到达频差的非共视连续信号无源定位方法,其步骤:接收目标辐射源发射的连续信号;将观测时间窗口内收到的信号按照时间分成N小段,将多平台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匹配,判断是否共视;设定平台覆盖区域,在目标可能存在的区域划分参考点网格;对共视信号带入时延,构建代价函数得到观测点代价函数;对非共视信号进行载波恢复,得到单频信号;将所有收到的信号段两两配对,带入参考点对应的虚拟到达频率差,每组两端信号在时延维搜索得到参考点对应代价函数;将观测点代价函数和参考点对应代价函数相加,得到参考点对应的代价函数;计算所有的参考点对应的代价函数,通过搜索找到最大值,其所对应的参考点即为估计得到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275133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0567061.9
申请日:2019-06-27
IPC: G01S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虚拟到达时差的非共视脉冲信号无源定位方法,其步骤:利用时间基准相同的M个观测平台,接收辐射源u连续发射的脉冲信号,在每个观测平台处检测接收脉冲信号的上升沿,估计得到到达时间序列TOA;同时获取每一个到达时间所对应的各平台的位置信息;对将接收到的TOA序列进行平面变换,得到二维图像;同一个辐射源发射的TOA序列能形成一条连续的曲线,由于存在非共视情况,所以图像中曲线部分点丢失;对二维图像中的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曲线参数;估计得到丢失点的坐标,根据丢失点的坐标还原丢失脉冲的TOA;由丢失脉冲的TOA,估计得到虚拟到达时差;虚拟到达时差和到达时差联合用于定位,采用求解非线性方程的方法,解算得到辐射源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275134B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910570836.8
申请日:2019-06-27
IPC: G01S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虚拟到达频差的非共视连续信号无源定位方法,其步骤:接收目标辐射源发射的连续信号;将观测时间窗口内收到的信号按照时间分成N小段,将多平台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匹配,判断是否共视;设定平台覆盖区域,在目标可能存在的区域划分参考点网格;对共视信号带入时延,构建代价函数得到观测点代价函数;对非共视信号进行载波恢复,得到单频信号;将所有收到的信号段两两配对,带入参考点对应的虚拟到达频率差,每组两端信号在时延维搜索得到参考点对应代价函数;将观测点代价函数和参考点对应代价函数相加,得到参考点对应的代价函数;计算所有的参考点对应的代价函数,通过搜索找到最大值,其所对应的参考点即为估计得到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08727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71553.7
申请日:2020-09-16
IPC: H04B17/20 , H04B17/3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奇偶交叠信道化实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其包括:对ADC输出信号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加权后序列;将加权后序列进行分组;将各组数据划分奇偶两组和序列,并分别获得奇型加权叠加序列和偶型加权叠加序列;对奇型加权叠加序列进行相位校正,偶型加权叠加序列不作处理;对校正后的奇型加权叠加序列和偶型加权叠加序列分别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对傅里叶变换后的两组序列进行相位校正,获得奇偶信道化的输出。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奇偶信道交叠数字信道化结构的计算量,在较小的资源消耗下实现宽带跨信道信号的接收,提高非合作信号截获接收完整性,同时提高其参数测量精度。还能够实现不同信道划分方式的快速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993330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07819.3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跨度屋面原竹结构体系,包括混凝土底座和多组原竹骨架结构,每组原竹骨架结构包括多个主体杆件和多个次级杆件。通过相邻两组原竹骨架结构中的主体杆件交叉连接,次级杆件交叉连接,从而形成伞状结构,多个连接点形成载荷辐射点,使得屋面重力载荷向外辐射至主体杆件和次级杆件形成的三维空间网面上,将荷载均匀分散至整个结构体系;由于主体杆件和次级杆件连接于混凝土底座,从而将荷载汇聚于混凝土底座,使得荷载分配更为均匀,整体稳定性更高,有效降低局部应力集中的风险。利用竹材的抗弯和抗拉性能,在设计中减少了不必要的杆件数量和节点连接,降低了整体自重,布局清晰,节点较少。
-
公开(公告)号:CN11858817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34839.1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人科(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监测多发性骨髓瘤微小残留病的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医疗保健信息学领域。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高特异性和/或高敏感性地监测多发性骨髓瘤微小残留病。本发明提供了计算机装置,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S1、接收待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0个靶基因的TSS相对覆盖度数据;S2、将所述数据输入多发性骨髓瘤微小残留病监测模型;S3、通过所述模型输出多发性骨髓瘤微小残留病的概率值;再基于概率值得出待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MRD状况。本发明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微小残留病的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