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788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27804.4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作物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麦类快速加代体系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构建方法包括:S1、取麦类作物开花后的幼穗,剥出种子幼胚,进行消毒灭菌,之后将所述种子幼胚接种入诱导培养基中,进行暗培养以使种子幼胚萌发,随后在光照下培养至生长成胚苗;S2、将胚苗移栽至种植盆钵中,进行缓苗或春化处理;S3、将胚苗转移至人工气候室内培养至植株开花;其中,温度及光照条件为:幼苗期:20℃黑暗6h,25℃光照18h,交替进行;拔节期至成熟期:22℃黑暗6h,28℃光照18h,交替进行。本发明的构建方法大大缩短了麦类作物的繁殖时间和生长周期,同时保证了作物的正常发育和结实,极大提高了优良品种的选育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6041466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24113.1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C12N15/11 , C12Q1/6895 , A01H5/1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学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公开了大麦籽粒黑色性状HvBlp基因及其相关分子标记及应用,所述的大麦HvBl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蛋白为SEQ ID NO:2所示。在灌浆初期利用BSMV‑VIGS技术将该基因在黑色品种大麦穗中沉默,发现所有沉默处理穗中种子颜色变浅,表明该基因参与调控大麦籽粒黑色素的生物合成。因此本发明在培育黑色大麦新品种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此外,基于该基因CDS和基因上游序列,本发明还提供了三对分子标记作为鉴定组合,可以用来对育种材料进行初期筛选,达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目的,加快育种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04146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24113.1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C12N15/11 , C12Q1/6895 , A01H5/1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学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公开了大麦籽粒黑色性状HvBlp基因及其相关分子标记及应用,所述的大麦HvBl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蛋白为SEQ ID NO:2所示。在灌浆初期利用BSMV‑VIGS技术将该基因在黑色品种大麦穗中沉默,发现所有沉默处理穗中种子颜色变浅,表明该基因参与调控大麦籽粒黑色素的生物合成。因此本发明在培育黑色大麦新品种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此外,基于该基因CDS和基因上游序列,本发明还提供了三对分子标记作为鉴定组合,可以用来对育种材料进行初期筛选,达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目的,加快育种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