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4146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24113.1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C12N15/11 , C12Q1/6895 , A01H5/1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学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公开了大麦籽粒黑色性状HvBlp基因及其相关分子标记及应用,所述的大麦HvBl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蛋白为SEQ ID NO:2所示。在灌浆初期利用BSMV‑VIGS技术将该基因在黑色品种大麦穗中沉默,发现所有沉默处理穗中种子颜色变浅,表明该基因参与调控大麦籽粒黑色素的生物合成。因此本发明在培育黑色大麦新品种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此外,基于该基因CDS和基因上游序列,本发明还提供了三对分子标记作为鉴定组合,可以用来对育种材料进行初期筛选,达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目的,加快育种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92770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886863.8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水稻粒型基因GS3和GW5特异分子标记的引物组及其应用,所述包括GS3‑1673引物对、GW5‑5364引物对和GW5‑5366引物对,其中,所述GS3‑1673引物对的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所述GW5‑5364引物对的序列如SEQ ID NO:4‑6所示,所述GW5‑5366引物对的序列如SEQ ID NO:7‑9所示。本发明针对粒型基因GS3和GW5的单倍型进行检测的引物组,能够在168份来源广泛的籼稻中准确鉴定粒型基因GS3和GW5的单倍型,可用于育种材料中的早期鉴定,筛选GS3和GW5的优势单倍型组合,提高育种选择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2770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886862.3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 C12Q1/68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水稻千粒重相关基因特异分子标记的引物组及其应用,所述引物组包括9组引物对,分别是包括:SNAC1‑3416引物对、qTGW3‑3538引物对、qTGW3‑35390引物对、qTGW3‑35391引物对、qTGW3‑35393引物对、GW5‑5364引物对、GW5‑5366引物对、AET1‑2659引物对和DHD1‑2889引物对。本发明提供的引物组能够在137份来源广泛的籼稻中准确鉴定SNAC1、qTGW3、GW5、AET1和DHD1基因的单倍型,可在育种材料中进行早期鉴定,筛选上述5个基因的优势单倍型组合,提高育种选择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84947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62888.0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甘薯集团杂交制种产量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种基地的选择;2)制种亲本的选择;3)移栽及栽后管理;4)去杂去病;5)打顶和搭架;6)种子的收获;7)种子的干燥和储藏。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1、设置隔离区,避免了其他非目标亲本杂交的可能,提高了制种质量。2、仅栽种一种类型的甘薯,提高了后代通过鉴定的概率。3、通过隔离试种和疫情的检测最大限度减低甘薯病虫害传播风险,有效避免了甘薯病虫害的传播。4、通过去除主蔓,获得更多侧蔓,提高开花量,保证坐果率。5、在制种田四周和中间种植蜜源植物,以利于吸引蜜蜂传粉,提高制种产量。本发明的制种方法为甘薯新品种培育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8753594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929653.6
申请日:2018-08-15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通量生物样品研磨装置及其研磨方法,该装置包括管柱体、管固定条、上盖、盖固定条以及加固器,所述管柱体为顶端开口、上粗下细的空心圆台结构,所述管柱体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管柱体并排设置且通过管固定条将八个管柱体进行连接,所述管固定条设置在管柱体的中部靠上位置,本发明可与配套的底座使用,单个底座即可一次操作8行×12列共96个离心管,因此,在通用研磨仪上一次操作可研磨样品192个,比传统利用单个1.5ml EP管操作效率提高3倍左右,八个管柱体通过管固定条进行连接固定,首先避免了离心操作中连管在离心力作用下断裂,其次加热后八个管柱体不变形,便于后续多通道移液器添加及吸取溶液。
-
公开(公告)号:CN107287147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514463.3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5/04 , A01H4/00 , C12N25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甘薯胚性愈伤组织增殖速度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植物材料的选取、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胚性细胞悬浮培养系的建立和胚性细胞悬浮培养速度的控制。通过实验证明:本发明的方法工艺流程简单,且胚性愈伤增殖速度可以控制,不仅弥补胚性愈伤的增殖速度跟实际需求不符的技术难题,并且随时可为甘薯的诱变育种和转基因提供大量的胚性愈伤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96108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38530.4
申请日:2023-01-26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 A01H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与玉米早花性状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Indel‑seq44及其应用。本发明获得了一个与玉米早花性状显著关联的Indels(insertion‑deletion,插入缺失)标记,位于B73 V4基因组C03染色体上第159550344位碱基上下游各150bp的序列位置,可解释23.52%的表型变异。根据该分子标记设计的Indels检测引物进行辅助选择,可以提高玉米早花单株的筛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99934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532161.1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作物分子遗传育种领域,涉及水稻抗稻瘟病Pik位点等位基因鉴别分子标记及其应用。申请人对Pik基因进行重测序,通过序列多态性分析发现Pik‑1起始密码子下游806位、901位和4210位核苷酸类型组成的身份代码,即3个SNP,可以有效识别Pik、Pike、Pi1、Pikm和Piks。本发明提供的分子标记可对Pik位点等位基因类型快速筛查,且只需要经过PCR和电泳检测即可获得准确结果,具有高通量、低成本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455089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10427252.8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遗传学领域,公开一种杂交水稻骨干亲本检测引物组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引物组合可以区分29份骨干亲本材料中的任意一个材料,且不需要测序,只需根据带型即可判断;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引物还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可用于生产上杂交稻种子纯度检测,只需要在室内提取样品DNA后利用分子标记检测完成,因此省时,省工,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907884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610517576.4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ta特异性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申请人通过将携带不同Pita等位基因的水稻品种测序及序列比对在Pita编码区内含子鉴定到一个Pita特异性位点并开发了一套鉴定该目标位点的分子标记引物,分别为:SF:GCAGGTTATAAGCTAGCTAT;SR:GCCAAATAGCCAATTCATA;RF:CAAGAGAGAGTATTTGCTTAGGAGT;RR:CCTATATCTCTTTAAAATATGTTTGGC。利用该引物对水稻种质资源DNA进行PCR扩增,可快速判断待测试水稻Pita的基因型,从而将携带抗性等位基因的材料应用于生产。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或者水稻种质资源Pita基因型鉴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