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羧甲基茯苓多糖及其生产工艺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724091B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0910273267.7

    申请日:2009-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活性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工业化生产工艺,先将茯苓菌核进行超微粉碎,得到茯苓超微粉,然后用食用酒精常温浸提,过滤得滤饼;然后以醇水体积比为15~10∶1的水和乙醇混合物为介质,滤饼与氯乙酸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得到具有抗肿瘤活性羧甲基茯苓多糖。本发明所得的产物羧甲基茯苓多糖纯度高、水溶性良好、分子量和羧甲基取代度适中且具有明显抗肿瘤活性。所述的活性羧甲基茯苓多糖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或保健食品。本发明制备路线经济环保,适于工业化大生产。

    活性羧甲基茯苓多糖及其生产工艺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724091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73267.7

    申请日:2009-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活性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工业化生产工艺,先将茯苓菌核进行超微粉碎,得到茯苓超微粉,然后用食用酒精常温浸提,过滤得滤饼;然后以醇水体积比为15~10∶1的水和乙醇混合物为介质,滤饼与氯乙酸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得到具有抗肿瘤活性羧甲基茯苓多糖。本发明所得的产物羧甲基茯苓多糖纯度高、水溶性良好、分子量和羧甲基取代度适中且具有明显抗肿瘤活性。所述的活性羧甲基茯苓多糖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或保健食品。本发明制备路线经济环保,适于工业化大生产。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近红外二区荧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557973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0748816.2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近红外二区荧光化合物,所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近红外二区荧光化合物结构式如式(1)所示:其无毒,生物相容性好,易被生物体吸收和代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上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近红外二区荧光化合物制备得到的纳米颗粒和近红外荧光成像探针,其可用于在近红外二区1000~1700nm范围内的肿瘤血管成像、血管成像、淋巴节成像;并且,其在生物成像的实验中,可实现很好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近红外二区荧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合成路线简单,反应效率高,收率高,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前景。

    1500nm以上成像的有机荧光小分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557971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0749756.6

    申请日:2021-0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1500nm以上成像的有机荧光小分子化合物,所述1500nm以上成像的有机荧光小分子化合物结构式如式1所示:经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包载后,可用于近红外二区血管,血液类疾病成像等;其为具有最大发射波长超过1000nm的全新化合物,并且在1500nm以上具有较好的量子产率(QY=0.27%),无毒,生物相容性好,易被生物体吸收和代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近红外荧光成像探针,其在生物成像的实验中,可实现很好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茯苓三萜在制备保肝护肝药物上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429933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433742.X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茯苓三萜用于制备保肝护肝的药物或保健食品。本发明采用乙醇浸泡和乙酸乙酯萃取制备茯苓总三萜。选用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模型对茯苓总三萜的保肝作用做了初步研究,通过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表明茯苓三萜对受损肝脏有保护作用;另外从肝组织病理切片发现治疗组的肝纤维化病变得到改善,并且呈现剂量相关性。本发明证明了茯苓作为保肝功能的保健食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开发前景。

    交联茯苓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0379763C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610018145.X

    申请日:2006-01-1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联茯苓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交联茯苓多糖由下法制得:茯苓多糖与2-5倍茯苓多糖质量的水或醇混合得到混合液,调pH值9~11之间,加入茯苓多糖质量的0.1%-0.5%的环氧氯丙烷,在35-45℃交联反应6-10小时,然后中和、过滤、洗涤、冷冻干燥得到交联茯苓多糖。本发明所述的交联茯苓多糖流动性好,吸水性强,并具有较高的松密度和膨胀性,可作为优良的高效崩解剂。交联茯苓多糖在崩解过程中呈粉末状均匀分散,增加了片剂的崩解能力,提高了片剂的崩解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