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23547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710152750.4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D307/92 , C07D307/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苯并/萘并呋喃酮芳基亚胺类化合物,以及在铜催化氧气氧化的情况下使用N-芳基甘氨酸衍生物与苯酚或者2-萘酚类化合物一锅法合成苯并/萘并呋喃酮芳基亚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官能团兼容性强(如烷基、烷氧基、苯基以及含硫含氮的基团均能适用)、反应条件简单、所得目标产物易分离、产率较高等特点。该方法避免了苯或者冰醋酸作为溶剂以及草酰氯作为酰化试剂的使用,解决了苯、冰醋酸对环境危害以及需要额外添加碱等问题,并且该一锅法制备以及氧气作为氧化剂的使用为该新型苯并/萘并呋喃酮芳基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更加经济环保的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03980306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174355.2
申请日:2014-04-2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选择性合成含不同取代官能团的次膦酸酯/亚膦酸酯/磷酸酯类衍生物的方法,其采用碱作为催化剂,以含P(O)-OH类化合物与卤代脂肪烃作为反应底物,反应体系加入了有机溶剂。该方法的优点:催化剂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安全可靠;所得目标产物的选择性接近100%,产率高达90%以上。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合成次膦酸/亚膦酸/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反应选择性差、反应步骤繁琐、产率低以及需要用到对环境有害试剂等不足,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对应的含不同取代官能团的次膦酸/亚膦酸/磷酸酯类衍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319526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310247668.1
申请日:2013-06-2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F9/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立体选择性合成具有磷手性中心的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的方法,其采用有机小分子作为催化剂,以含P-H键的(Rp)-手性次膦酸酯类化合物与酚作为反应底物,反应体系加入了有机溶剂。该方法的优点:催化剂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安全可靠;所得目标产物的立体选择性接近100%,产率高达90%以上。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合成含磷手性中心的有机膦化合物的立体对映选择性差、反应步骤繁琐、产率低等不足,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这种具有磷手性中心的含(R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788342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60379.7
申请日:2015-04-07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C255/50 , C07C255/54 , C07C255/52 , C07C25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芳香甲醇制备芳香腈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在氧气氛围下,使用铜试剂,以芳香甲醇和有机氰化试剂为原料,乙腈与有机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来合成芳香腈类化合物。该方法使用廉价易得的原料和铜试剂,反应在氧气氛围下进行,不使用配体、酸、碱、过氧化物、微波辐射等特殊反应条件;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产物的选择性和产率都很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55773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06066.X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D239/90 , C07D401/04 , C07D239/9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39/90 , C07D239/88 , C07D239/91 , C07D40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4(3H)-喹唑啉酮的绿色合成方法。本方法采用廉价易得的磷酸或亚磷酸为催化剂,反应体系使用水或有机溶剂/水为溶剂,以β-二酮酯类化合物和2-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为反应底物合成4(3H)-喹唑啉酮衍生物。该方法的优点:催化剂和原料廉价易得,反应在氮气或空气下均可进行,无需氧化剂、金属、无微波辐射等特殊反应条件;所得目标产物易分离、产率较高;反应条件温和,绿色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447580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809725.5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D239/9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39/9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2-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与β-二酮化合物为原料,以磷酸或亚磷酸为催化剂,来合成喹唑啉酮类化合物。该方法以廉价易得的无机酸为催化剂,反应在氮气或空气下均可进行,无需氧化剂、金属、无微波辐射等特殊反应条件;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产物的选择性和产率都很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031086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35642.X
申请日:2014-05-3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F9/40 , C07F9/59 , C07F9/6509 , C07F9/6533 , C07F9/65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亚磷酸酯与二卤甲烷、胺三种组分偶联制备α-氨基烷基膦酸酯化合物的方法。这种方法胺底物既可以为一级胺、二级胺,也可以使用三级胺。在使用不同取代基的三级胺作为胺底物时,可以通过选择性地切断C-N键来合成氨基上取代基不同的α-氨基烷基膦酸酯类化合物,所得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和产率都很高,易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408433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02165.X
申请日:2013-07-1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C211/28 , C07C209/62 , C07C209/60 , C07D295/023 , C07D295/03 , C07C211/35 , C07C211/29 , C07C225/16 , C07C221/00 , C07D213/38 , C07D333/20 , C07C215/42 , C07C213/02 , C07F7/10 , C07C21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金属催化剂催化末端炔、二卤甲烷和三级胺三组分偶联合成炔丙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廉价易得的原料为底物,突破了以往只能由一级胺和二级胺合成炔丙胺类化合物的局限,同时含有对一级胺和二级胺比较敏感的官能团的底物在本发明中有很好的适应性,不需要其它的氧化剂和添加剂。本发明在使用不同取代基的三级胺作为胺底物时可以通过C-N键的选择性断裂来合成炔丙胺类化合物。该方法的优点是:突破了以往只能用一级胺和二级胺的局限性;不需要额外的添加剂;反应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所得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和产率都很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012028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54888.4
申请日:2012-12-1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B41/06 , C07C45/36 , C07C47/54 , C07C47/55 , C07C47/542 , C07C201/12 , C07C205/44 , B01J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甲苯类化合物催化氧化制备芳香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溴化物或单质溴为引发剂,负载金属组分的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为催化剂,其中金属组分可以是钴、钒、铜、锆或铈等;以甲苯类化合物为底物,以氧气或空气为氧源,反应体系中加入了极性有机溶剂。该方法的优点是:催化剂制备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所得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和产率较高;催化剂分离简单。该方法解决了芳香醛传统制备工艺中环境污染严重、收率低等不足,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247827B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110113944.6
申请日:2011-05-04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D3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固体超强碱催化剂,其组成的摩尔分数为50%-80%的氧化镁和20%-50%的氧化锡,所述的纳米固体超强碱催化剂的晶型为立方体型,该立方体的边长在60nm-150nm之间。本发明并提供了该纳米固体超强碱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催化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纳米固体超强碱催化剂组成简单、催化活性高,制备简便易行,当将其应用于催化一锅法缩合反应时,催化剂用量小,对反应器无腐蚀,且反应条件温和,属于环境友好催化剂,反应结束后,催化剂通过离心分离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