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不等高大棚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99726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383777.3

    申请日:2019-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不等高大棚,属于设施园艺工程领域,包括沿纵向依次设置的多个棚架单元,沿纵向延伸并与多个棚架单元垂直连接的纵拉杆,沿纵向依次设置的用于支撑多个棚架单元的两排立柱,以及整体覆盖大跨度不等高大棚的棚膜;每个棚架单元均包括高桁架棚架单元和低桁架棚架单元,高、低桁架棚架单元均为桁架结构,均由一段直线段和弧形段构成;高桁架棚架单元的上端比低桁架棚架单元的上端在水平方向上覆盖一段距离。本发明的大棚具有大跨度、大空间,可实现棚内机械化操作;桁架、斜撑等结构提高了大棚的荷载能力、抗风雪能力和散热能力,棚内大空间既可以做到夏季避雨降温,又可以做到冬季保温,实现棚内作物周年栽培供应。

    一种豇豆漂浮育苗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22296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278388.4

    申请日:2019-04-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豇豆漂浮育苗方法,该育苗方法先在可控温的大棚内设置可移动的漂浮池,在漂浮池内配置营养液,在育苗盘内装入育苗基质,将种子进行预处理后播于育苗盘的孔穴中,其上覆盖稻壳灰,再将育苗盘轻轻漂浮于营养液中;再进行苗期管理,首先温度管理,根据当时的季节气候气温,通过电热线电源进行温度调节;其次湿度管理,每隔1-5天浸盘一次,直至移栽;再次病虫防治,通过烟雾剂对育苗大棚进行消毒;最后炼苗与移栽,移栽前1-3天开始炼苗,一般播种后4-15天,当第一对初生真叶平展时即可移栽;本发明的育苗方法有效避免了低温烂种,育苗场地比较灵活,种子发芽快、发病率低,最佳的养分配方使作物生长更健壮,出苗快,发病少。

    一种全钢架拱形插地棚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491865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0451740.5

    申请日:2019-04-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钢架拱形插地棚,属于设施园艺工程领域,包括沿纵向设置的多个拱形棚架单元,沿纵向延伸与多个拱形棚架单元连接的至少3道纵拉杆,整体覆盖全钢架拱形插地棚的棚膜;拱形棚架单元均包括一对由圆管一体弯折成形的弧形拱架,弧形拱架包括相连的弧形段和直线段且弧形段在顶端通过拱杆连接弯头固定连接形成两端可插入地面的倒U形结构;拱形棚架单元的跨度≥8m,肩高≥2m;两端棚头的拱形棚架单元和间隔4组拱形棚架单元的1组拱形棚架单元上设置扇形撑,扇形撑包括横梁、多个扇形撑斜柱和至少2个扇形撑立柱。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的提高拱形大棚的散热能力、荷载能力和抗风雪能力,能实现机械化操作,适合大范围推广运用。

    一种田间标识牌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625625U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20252788.3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田间标识牌,包括透明的牌体(1),所述牌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撑杆套(6),所述撑杆套(6)上开设有第一螺孔(7),所述牌体(1)内开设有用于放置标识纸的容置腔(2),所述牌体(1)为一边开口三边密封的矩形体,且所述牌体(1)的开口边与所述容置腔(2)连通,所述牌体(1)的背面还开设有移纸窗(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重复使用,标识纸安装方便,安装后的标识纸不易掉落,同时支撑杆的取材范围广。

    一种半地下式茶叶萎凋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866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304594.5

    申请日:2024-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地下式茶叶萎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植林:在茶叶加工厂附近的平坦处提前5年以上栽植马尾松,株行距为1.8米见方,建成总面积5亩以上的林地;S2.育林:马尾松定植3年以后修剪底部树枝,使下部树干2米以上,育成松林;S3.挖萎凋池:待上述步骤S2育成的松林郁闭度达到90%以上时,在树林的行间开挖萎凋池,挖池取出的土堆放在池的四周,底部整平;S4.搭荫棚;S5.缝制摊凉垫;S6.置摊凉垫;S7.萎凋;S8.取出。本发明的半地下式茶叶萎凋方法,它改进了茶叶萎凋方法,通过将萎凋场地设置在松树林中,荫蔽度好,保持了萎凋环境的天然性,而且要松花盛开季节,弥漫于空气中的松花粉自然漂落到茶叶上,提高茶叶的香味及营养品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