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混种花卉减少油菜吸收重金属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28916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811404035.6

    申请日:2018-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采用混种花卉减少油菜(Brass napus)吸收重金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种子繁殖油菜幼苗。(2)采集大斑叶兰、香花羊耳蒜和见血青3种兰科花卉幼苗。(3)在铅、镉和砷污染的撂荒稻田中选建样地,样地施肥和犁耕后,造耕作带。先在耕作带中混种大斑叶兰、香花羊耳蒜和见血青幼苗,几个月后收集花卉植株,整理样地,再造耕作带,然后轮种油菜。采用混种大斑叶兰、香花羊耳蒜和见血青3种兰科花卉,可以显著减少后茬油菜籽粒的铅、镉和砷含量,使油菜籽粒的铅、镉和砷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实现在中度污染稻田中安全生产油菜。本技术取材方便,操作简便,无生态风险。

    一种采用混种花卉减少油菜吸收重金属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2891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04035.6

    申请日:2018-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15 A01G22/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采用混种花卉减少油菜(Brass napus)吸收重金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种子繁殖油菜幼苗。(2)采集大斑叶兰、香花羊耳蒜和见血青3种兰科花卉幼苗。(3)在铅、镉和砷污染的撂荒稻田中选建样地,样地施肥和犁耕后,造耕作带。先在耕作带中混种大斑叶兰、香花羊耳蒜和见血青幼苗,几个月后收集花卉植株,整理样地,再造耕作带,然后轮种油菜。采用混种大斑叶兰、香花羊耳蒜和见血青3种兰科花卉,可以显著减少后茬油菜籽粒的铅、镉和砷含量,使油菜籽粒的铅、镉和砷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实现在中度污染稻田中安全生产油菜。本技术取材方便,操作简便,无生态风险。

    一种低积累镉中华猕猴桃的繁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7225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196256.4

    申请日:2021-02-22

    Abstract: 一种低积累镉中华猕猴桃的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用野生京梨猕猴桃Actinidia callosa var. henryi枝条作砧木。②用野生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枝条作接穗。③将接穗下端切削成斜口,砧木上端纵切,接穗斜口与砧木切口对接,用薄膜捆紧,得到中华猕猴桃嫁接苗。④采集野生京梨猕猴桃根部土壤,土壤中添加稻草制生物炭与油菜籽饼,制成复合土。⑤在耕地中添加复合土,然后插栽中华猕猴桃嫁接苗。用京梨猕猴桃作砧木制成的中华猕猴桃嫁接苗,难从镉污染土壤中吸收镉。

    一种在盐碱土中栽培蕙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15311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207276.7

    申请日:2021-0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盐碱土中栽培蕙兰的方法,包括步骤:(1)将木通果、猕猴桃果分别制成木通果粒、猕猴桃果粒,用猕猴桃枝、芭蕉茎杆分别制成猕猴桃枝屑、芭蕉茎屑,采集蕙兰根部土、水稻土和盐碱土,收集田螺壳。(2)水稻土中添加木通果粒、猕猴桃果粒、芭蕉茎屑和蕙兰根部土,混合配制成复合土,堆放一段时间。(3)盐碱土中加入复合土、猕猴桃枝屑和田螺壳,混合配制成栽培基质。(4)先在兰花塑料盆底部装填田螺壳,再装填栽培基质,移栽蕙兰苗,蕙兰能旺盛生长。本技术可促进蕙兰在盐碱土中生长修复生态,并且本发明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便。

    一种耐盐对萼猕猴桃苗的繁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49978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484354.X

    申请日:2020-12-16

    Abstract: 一种耐盐对萼猕猴桃苗的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采集健壮的对萼猕猴桃苗。②配制轻度盐化土和中度盐化土,加入鞘柄木生物炭进行改良。③制作楠竹筒。④每根对萼猕猴桃苗套1个楠竹筒。盆装无盐处理的风干土后栽培对萼猕猴桃苗,苗能健康生长后,在竹筒中装满改良轻度盐化土,竹筒内对萼猕猴桃茎长出细根后,就剪截获得耐低盐对萼猕猴桃苗。⑤每株耐低盐对萼猕猴桃苗套1个竹筒;盆装改良轻度盐化土后栽培耐低盐对萼猕猴桃苗,苗长到80cm以上时,在竹筒内装改良中度盐化土,竹筒内对萼猕猴桃茎长出细根后,就剪截获得耐中度盐对萼猕猴桃苗。耐中度盐对萼猕猴桃苗栽培在中度盐化土中时,其成活率高。

    一种盐碱土的生态改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85351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393219.4

    申请日:2020-12-03

    Abstract: 一种盐碱土生态改良方法,包括步骤:(1)用美洲商陆根、马尾松树皮、广玉兰蓇葖果、盐肤木果和山麦冬块根配制有机复合基质。(2)有机复合基质加水和乙酸浸泡配制酸化有机复合基质。(3)用果灰藓、虎尾藓、刺叶墙藓和泛生墙藓配制混合苔藓。(4)盐碱土溶于无菌水后过滤制备含耐盐碱微生物滤液。(5)用马尾松树蔸腐解成的松软土制成马尾松树蔸土;在马尾松树蔸土中加入酸化有机复合基质,制成混合土;混合土中加入含耐盐碱微生物滤液,在混合土表面接种混合苔藓,长出大量苔藓后,收集制成复合改良土。复合改良土富含耐盐碱性强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改良盐碱土,增加土壤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有利于植物生长。

    掌状叉蕨的孢子繁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13648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810028894.X

    申请日:2008-06-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掌状叉蕨(Tectaria subpedata(Harr.)Ching)的孢子繁殖方法,其特征是将掌状叉蕨的孢子在浓度为10~75mg/L的赤霉素水溶液中浸泡约5min后,播种到pH为6.3~6.4的土壤基质中,在温度为25~30℃,光照强度为2000~3000lx,光照时间11~13h/d,湿度60%~80%温室中,培养得到幼孢子体,待幼孢子体长出2~3个羽片后再移植到穴盘pH为6.3~6.4的土壤基质,同上述条件的温室中培养。本发明利用赤霉素能破除种子、块茎鳞茎等的休眠的特点,将其应用于掌状叉蕨的孢子繁殖,有效地缩短了掌状叉蕨孢子的繁殖周期,并使其幼孢子体成活率达到90%以上,有利于掌状叉蕨的大规模生产,为掌状叉蕨推向花卉市场提供了技术支持。

    变异鳞毛蕨的孢子繁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97635A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810029109.2

    申请日:2008-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快速繁殖变异鳞毛蕨(Dryopteris varia(L.)Ktunze)的孢子繁殖方法,其特征是将消毒过的变异鳞毛蕨孢子在孢子萌发培养基中培养至发育成片状原叶体,然后将原叶体依次在增殖培养基培养约30天,孢子体诱导培养基中培养约40天,孢子体继代培养基中培养约20天,待形成幼孢子体,长出2~3片幼孢子叶后转入孢子体生根培养基中培养约30天,待基部长出褐色带鳞片的细根就出瓶移植,炼苗后移栽至土壤基质培养。本发明投入少,设备简单,从孢子萌发到幼孢子体形成仅需110d左右,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变异鳞毛蕨种苗,幼孢子苗成活率可达90%,使变异鳞毛蕨能成为优良的观叶植物并发挥其药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