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20546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80033562.X
申请日:2013-06-28
IPC: F01M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使多个油分离单元分别与粒径的大小无关而均等地收集窜漏气体中的油雾并有效地分离油雾,来作为整体高效地工作的油分离器。该油分离器具有用于分配窜漏气体的分配室、用于使窜漏气体流入至分配室的流入孔、相对于包含通过流入孔向分配室流入的窜漏气体的流通方向的轴中的通过流入孔的轴心的轴的至少一个平面相对称地配置的至少一组的油分离单元、以及使窜漏气体从分配室分别流通至各油分离单元的分支通路。
-
公开(公告)号:CN104487665B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380034468.6
申请日:2013-06-28
IPC: F01M1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3/04 , F01M13/00 , F01M13/02 , F01M13/021 , F01M13/022 , F01M2013/0066 , F01M2013/0422 , F01M2013/0427 , F01M2013/04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分离器,其与粒径的大小无关而高效地回收窜漏气体中的油雾。具备被供给内燃机的窜漏气体的供给空间,沿着气体供给方向配置有多个旋风分离器型的油分离单元,所述油分离单元具有被供给来自该供给空间的窜漏气体的圆筒状的圆筒箱部,越是配置在气体供给方向的上游侧则油分离单元的圆筒箱部的内径设定为越大。
-
公开(公告)号:CN104487665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80034468.6
申请日:2013-06-28
IPC: F01M1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3/04 , F01M13/00 , F01M13/02 , F01M13/021 , F01M13/022 , F01M2013/0066 , F01M2013/0422 , F01M2013/0427 , F01M2013/0438 , F01M2013/00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分离器,其与粒径的大小无关而高效地回收窜漏气体中的油雾。具备被供给内燃机的窜漏气体的供给空间,沿着气体供给方向配置有多个旋风分离器型的油分离单元,所述油分离单元具有被供给来自该供给空间的窜漏气体的圆筒状的圆筒箱部,越是配置在气体供给方向的上游侧则油分离单元的圆筒箱部的内径设定为越大。
-
公开(公告)号:CN11467076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1346330.2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16/03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管理装置、车辆、管理系统、方法以及记录了程序的记录介质。该管理装置具备:取得部,其取得在车辆中用户所使用的车载设备的设定信息、所述车辆的车型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的识别信息;转换部,其基于所述车型信息而将已经取得的所述设定信息转换为新的设定信息;提供部,其将通过所述转换部而被转换的所述新的设定信息提供给在新的所述车辆中与所述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所使用的车载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9941210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811521623.8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16/02 , B60R16/037 , G10L15/22 , G06K9/0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车载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方法、介质及说话应答方法。车载控制装置具备:导出部,根据输出对象的信息,导出表示针对存在于车辆内的多个乘员中的各个乘员希望传递输出对象的信息的程度的传递度;选择部,根据由导出部导出的每个乘员的传递度,从存在于车辆内的多个输出装置将输出对象的信息输出;以及控制部,进行用于使输出对象的信息从由选择部选择的输出装置输出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256098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051348.9
申请日:2013-02-16
IPC: F01M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3/023 , F01M2013/026 , F02M25/06 , F04D9/06 ,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喷射器,即使工作流体(空气)的压力上升也能够抑制工作流体的流量增大而抑制负压产生,抑制目标流体(窜漏气)的流量增大必要以上的量。喷射器(17)包括:减压室(31a),设于外侧管(31)的空气入口侧;喉管(31b),设于外侧管的空气出口侧;喷嘴(32),设于外侧管的空气入口侧,且顶端部配置在减压室中,用于喷射空气;吸入口(31c),设于减压室,用于将窜漏气吸入到减压室中。利用自喷嘴喷出的空气在减压室中产生负压,自吸入口吸入窜漏气,将该吸入气体与空气一起经由喉管排出。设于喷嘴的阀(36)包括阀座、阀芯、向离开阀座的方向按压阀芯的弹簧。阀芯形成为有底的空心,该空心朝向空气流的上游侧开口。
-
-
-
公开(公告)号:CN104066939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280068220.7
申请日:2012-01-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池田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3/00 , F01M11/10 , F01M13/023 , F01M2013/027 , F02D41/0007 , F02D41/22 , F02D2250/08 , F02M25/06 , Y02T10/144
Abstract: 当借助涡轮增压器(10)的动作使内燃机(1)的进气通路(3)内的压缩机叶轮(12)下游侧的部分的压力,变得比上游侧的部分的压力高时,在旁通管(19)内发生空气的流通,喷射器(20)吸引第1气体管(21)的内部的窜缸混合气。结果,自第1气体管(21)被吸引到喷射器(20)中的窜缸混合气经由旁通管(19)流到进气通路(3)内的压缩机叶轮(12)上游侧的部分。窜缸混合气回流装置具有使旁通管(19)和第1气体管(21)中的至少一方的与其他零件相连接的连接部分的脱离,与位于内燃机(1)附近的其他配管的脱离同时发生的构造。作为所述其他配管,使用该配管的脱离对可监视的内燃机运转状态产生影响的配管。
-
公开(公告)号:CN101532410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0910126296.0
申请日:2009-03-11
Applicant: 小岛冲压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3/04 , F01M2013/0066 , F01M2013/0427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油分离器,包括多个锥部,并具有简单的结构以及用于油雾的高捕集效率。油分离器(10)可包括沿一直线布置的多个锥部(31至34)以及用于泄漏气体的室(20),所述室邻近所述锥部所在的直线形成,并在所述锥部的上侧表面上设置,所述室(20)设有流入端口(22),所述流入端口位于所述锥部所在的直线之前,所述锥部的上侧外周壁在朝向所述室(20)的部分构成设有狭缝(51至54)的隔壁(41至44),所述狭缝形成泄漏气体进入所述锥部的入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