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的冷却结构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20918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280029771.2

    申请日:2012-06-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9/19 H02K1/32 H02K220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电机(10)的冷却结构,所述旋转电机包括旋转轴(16)、转子(18)、和包括线圈端部(22)的定子(20),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冷却剂通路(38),所述冷却剂通路被包括在旋转轴(16)中,并且冷却剂流过所述冷却剂通路;和被包括在冷却剂通路(38)中的喷出孔(42)。喷出孔(42)被包括在冷却剂通路(38)中。喷出孔(42)的开口部位于旋转轴(16)的外周面上和线圈端部(22)的在轴向方向上的外侧。喷出孔(42)喷出冷却剂,使得冷却剂被分流到线圈端部(22)的内周面(C1、C2)和线圈端部(22)的在轴向方向上的端面(A1,A2)。

    定子的冷却构造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30363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080053789.7

    申请日:2010-1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24 H02K9/19

    Abstract: 提供能以希望的分配比例向多个制冷剂排出用开口分配制冷剂的定子的冷却构造。将形成有制冷剂分配路径的制冷剂分配部件(4)设于线圈末端部(3)的制冷剂供给对象部位的上方,制冷剂分配部件(4)具备至少一个使制冷剂分配路径分支的制冷剂分配室(70),且具备多个形成有制冷剂排出用开口(60)的制冷剂排出室(80),制冷剂分配路径形成为在从制冷剂分配室(70)分支后不再汇合,形成于包围一个制冷剂分配室(70)的分隔壁、分别与不同的下游侧的室连通的多条室间连通路(50)形成为底面部的高度相互相等,且根据位于各条室间连通路(50)的下游的所有制冷剂排出用开口(60)的开口截面积的和之比设定不同的室间连通路(50)彼此的开口宽度之比。

    旋转电机的冷却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20918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280029771.2

    申请日:2012-06-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9/19 H02K1/32 H02K220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电机(10)的冷却结构,所述旋转电机包括旋转轴(16)、转子(18)、和包括线圈端部(22)的定子(20),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冷却剂通路(38),所述冷却剂通路被包括在旋转轴(16)中,并且冷却剂流过所述冷却剂通路;和被包括在冷却剂通路(38)中的喷出孔(42)。喷出孔(42)被包括在冷却剂通路(38)中。喷出孔(42)的开口部位于旋转轴(16)的外周面上和线圈端部(22)的在轴向方向上的外侧。喷出孔(42)喷出冷却剂,使得冷却剂被分流到线圈端部(22)的内周面(C1、C2)和线圈端部(22)的在轴向方向上的端面(A1,A2)。

    定子的冷却构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30363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080053789.7

    申请日:2010-1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24 H02K9/19

    Abstract: 提供能以希望的分配比例向多个制冷剂排出用开口分配制冷剂的定子的冷却构造。将形成有制冷剂分配路径的制冷剂分配部件(4)设于线圈末端部(3)的制冷剂供给对象部位的上方,制冷剂分配部件(4)具备至少一个使制冷剂分配路径分支的制冷剂分配室(70),且具备多个形成有制冷剂排出用开口(60)的制冷剂排出室(80),制冷剂分配路径形成为在从制冷剂分配室(70)分支后不再汇合,形成于包围一个制冷剂分配室(70)的分隔壁、分别与不同的下游侧的室连通的多条室间连通路(50)形成为底面部的高度相互相等,且根据位于各条室间连通路(50)的下游的所有制冷剂排出用开口(60)的开口截面积的和之比设定不同的室间连通路(50)彼此的开口宽度之比。

    定子
    5.
    发明公开
    定子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2292899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080005340.3

    申请日:2010-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定子,其轴心被配置为大致水平且能抑制定子铁心的温度在轴向、周向上不均匀。固定用突条部(40)以遍及定子铁心(21)的圆筒状的主体部(30)的整个轴向区域相对主体外周面(31)朝径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在主体部周向的一部分,将满足下述条件的固定用突条部作为对象突条部(41),即:突条外周面(42)的最上部位于通过主体外周面的最上部的水平面以下的高度并且突条外周面的最上部和与主体外周面间的边界部不一致。该定子具备形成有封堵壁部(51)的封堵构件(50),该封堵壁部具有通过突条外周面的最上部的水平面以上的高度,将由突条外周面、主体外周面、封堵壁部围起的凹部作为存留冷却剂的冷却剂存积用凹部(60)。

    定子
    7.
    发明授权
    定子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2292899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080005340.3

    申请日:2010-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定子,其轴心被配置为大致水平且能抑制定子铁心的温度在轴向、周向上不均匀。固定用突条部(40)以遍及定子铁心(21)的圆筒状的主体部(30)的整个轴向区域相对主体外周面(31)朝径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在主体部周向的一部分,将满足下述条件的固定用突条部作为对象突条部(41),即:突条外周面(42)的最上部位于通过主体外周面的最上部的水平面以下的高度并且突条外周面的最上部和与主体外周面间的边界部不一致。该定子具备形成有封堵壁部(51)的封堵构件(50),该封堵壁部具有通过突条外周面的最上部的水平面以上的高度,将由突条外周面、主体外周面、封堵壁部围起的凹部作为存留冷却剂的冷却剂存积用凹部(6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