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式扭矩传递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10959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080041556.5

    申请日:2010-11-19

    Abstract: 在液力变矩器1中,作为涡轮4的流体出口的涡轮出口处的涡轮叶片41的安装角度小于作为该涡轮4的流体入口的涡轮入口处的涡轮叶片41的安装角度,在将与泵轮流路的中心线垂直的该泵轮流路的截面积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值设为基准面积Sref时,涡轮4的与涡轮流路的中心线垂直的该涡轮流路的截面积St满足|St-Sref|/Sref≤0.1,其中,所述泵轮流路是在泵轮3的泵轮壳30、相互相邻的泵轮叶片31及泵轮芯32间划出的流路,所述涡轮流路是在涡轮壳40、相互相邻的涡轮叶片41及涡轮芯42之间划定的流路。

    流体式扭矩传递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10959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080041556.5

    申请日:2010-11-19

    Abstract: 在液力变矩器(1)中,作为涡轮(4)的流体出口的涡轮出口处的涡轮叶片(41)的安装角度小于作为该涡轮(4)的流体入口的涡轮入口处的涡轮叶片(41)的安装角度,在将与泵轮流路的中心线垂直的该泵轮流路的截面积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值设为基准面积Sref时,涡轮(4)的与涡轮流路的中心线垂直的该涡轮流路的截面积St满足|St-Sref|/Sref≤0.1,其中,所述泵轮流路是在泵轮(3)的泵轮壳(30)、相互相邻的泵轮叶片(31)及泵轮芯(32)间划出的流路,所述涡轮流路是在涡轮壳(40)、相互相邻的涡轮叶片(41)及涡轮芯(42)之间划定的流路。

    流体式扭矩传递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10958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080041554.6

    申请日:2010-11-19

    Abstract: 在液力变矩器1中,作为涡轮4的流体出口的涡轮出口处的涡轮叶片41的安装角度小于作为涡轮4的流体入口的涡轮入口处的涡轮叶片41的安装角度,在涡轮出口处与涡轮叶片41的涡轮壳40侧的外轮廓线41co和涡轮芯42侧的内轮廓线41ci内切的内切圆ICo的半径ro大于在涡轮入口处与外轮廓线41co和内轮廓线41ci内切的内切圆ICi的半径ri,在涡轮出口侧,涡轮叶片41的外轮廓线41co与泵轮叶片31的泵轮壳30侧的外轮廓线31co相比,在旋转轴线AC的延伸方向上更凸出。

    离合器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62403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580012298.0

    申请日:2015-0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离合器装置。将中心片(51)与凸缘部件(53)结合,从而在中心片(51)的中间壁部(51c)与凸缘部件(53)之间形成第二油路(102)。在中心片(51)的圆筒部(51a)的外周面形成外螺纹部(513),将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部(201)的螺母部件(200)螺合于外螺纹部(513)。由此,将凸缘部件(53)向中间壁部(51c)按压从而将中心片(51)与凸缘部件(53)结合。由此,能够将中心片(51)与凸缘部件(53)结合而不产生松动。

    流体式扭矩传递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10958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080041554.6

    申请日:2010-11-19

    Abstract: 在液力变矩器(1)中,作为涡轮(4)的流体出口的涡轮出口处的涡轮叶片(41)的安装角度小于作为涡轮(4)的流体入口的涡轮入口处的涡轮叶片(41)的安装角度,在涡轮出口处与涡轮叶片(41)的涡轮壳(40)侧的外轮廓线(41co)和涡轮芯(42)侧的内轮廓线(41ci)内切的内切圆(ICo)的半径(ro)大于在涡轮入口处与外轮廓线(41co)和内轮廓线(41ci)内切的内切圆(ICi)的半径(ri),在涡轮出口侧,涡轮叶片(41)的外轮廓线(41co)与泵轮叶片(31)的泵轮壳(30)侧的外轮廓线(31co)相比,在旋转轴线(AC)的延伸方向上更凸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