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4949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0251385.7
申请日:2018-0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4 , B62D21/15 , B60J5/0458 , B60J5/0461 , B62D25/02 , B62D25/06
Abstract: 车辆的侧车身框架包括:碰撞载荷分散构件,其耦接到侧部外板的A柱,A柱被分成下部加强件、中间加强件和上部加强件,其中,碰撞载荷分散构件将由碰撞变形从轮胎传递的碰撞载荷分散到穿过中间加强件的车门载荷分散流动路径和穿过下部加强件的侧梁载荷分散流动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0964949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1810251385.7
申请日:2018-03-26
Abstract: 车辆的侧车身框架包括:碰撞载荷分散构件,其耦接到侧部外板的A柱,A柱被分成下部加强件、中间加强件和上部加强件,其中,碰撞载荷分散构件将由碰撞变形从轮胎传递的碰撞载荷分散到穿过中间加强件的车门载荷分散流动路径和穿过下部加强件的侧梁载荷分散流动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0922921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711237729.0
申请日:2017-11-30
IPC: B62D2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4 , B60R22/24 , B62D25/025 , B62D2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中柱结构,包括:中柱,其沿车身的长度方向布置在车身的中央部,并支撑车身;中柱外加强板,其作为中柱的基型框架支撑中柱;侧梁,在中柱的下侧,沿车身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中柱内板,其通过与侧梁的一部分和中柱外加强板的一部分交叠,而被联接到侧梁的一部分和中柱外加强板的一部分上,并且沿车身的宽度方向比中柱外加强板更靠内布置,其中侧梁和中柱外加强板形成为一体。
-
公开(公告)号:CN109229213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1711237729.0
申请日:2017-11-30
IPC: B62D2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中柱结构,包括:中柱,其沿车身的长度方向布置在车身的中央部,并支撑车身;中柱外加强板,其作为中柱的基型框架支撑中柱;侧梁,在中柱的下侧,沿车身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中柱内板,其通过与侧梁的一部分和中柱外加强板的一部分交叠,而被联接到侧梁的一部分和中柱外加强板的一部分上,并且沿车身的宽度方向比中柱外加强板更靠内布置,其中侧梁和中柱外加强板形成为一体。
-
公开(公告)号:CN11298393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010963918.1
申请日:2020-09-15
IPC: F16B5/02 , F16B39/282 , F16B37/0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可调节段差的车辆部件紧固结构,该结构包括:焊接螺母,固定到车辆地板;内部螺栓,设置在焊接螺母上方并且插入并固定到焊接螺母内部;以及组装螺栓,贯通插入内部螺栓并紧固到焊接螺母的一端,其中内部螺栓在高度方向上移动以调节段差。
-
公开(公告)号:CN11866560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1364132.8
申请日:2023-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前端模块框架。前端模块框架包括下构件和前保险杠梁,所述下构件在其相对两端设置有连接到车辆的前副框架的前端部分的下吸能盒,所述前保险杠梁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设置有连接到车辆的前纵梁的前端部分的前吸能盒,在冷却模块相对于车辆的纵向方向斜向倾斜的状态下,下构件的下吸能盒和前保险杠梁的前吸能盒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连接到冷却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304731407S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830087280.3
申请日:2018-03-09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汽车翼子板。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产品安装在车辆前部两侧,用于覆盖车轮壳体。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形状。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5.其它:本产品安装在汽车的左右两侧,本申请各视图表示的是其中一侧的翼子板,另一侧与其镜面对称。
-
-
-
-
-
-